科技史中的“洛钟东应”现象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3537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出自《汉书·东方朔传》,意思是互相呼应。在科技史中,这种现象俯拾皆是。剅剅
  
  科学创造——“这边唱来那边和”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中国古书《周髀算经》的作者陈子发现了“陈子定理”——“勾股定理”的“妈妈”。似乎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也发现了勾股定理——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1584年,中国明代数学家朱载堉在世界上最早提出音乐、数学中的“十二平均律”。略后,出生于比利时布鲁日(当时属荷兰)的数学家斯蒂文,也提出异曲同工的理论。
  数学中著名的“贾宪三角形”或“杨辉三角形”,是11世纪和13世纪的中国数学家贾宪和杨辉发现的。几乎同时,大约在1020年前后活跃在巴格达的数学家阿尔·卡拉吉也得到了这类三角形。而一些西方国家则把它称为“帕斯卡三角形”——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17世纪发现了它。
  1582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头。这一年,罗马教皇格雷哥里十三世采纳了医学家利里奥斯和天文学家克拉维乌斯的建议,把当年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并将“儒略历”即“旧历”的四年一闰改为400年97闰。这样,就有了现在全世界通用的“格雷哥里历”即“公历”——也叫“新历”或“西历”。不过,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君。在这位教皇之前3个世纪,中国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等人,就在1280年制定了《授时历》。授时历确定一年为365.2425天,仅和回归年相差0.0003天即26秒。
  1074年,中国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浙东察访雁荡山的时候,发现了流水浸蚀后形成的特殊地貌,并由此概括出了流水浸蚀岩石的一般规律性。700多年后的18世纪末,英国地质学家赫顿在“那边和”——在他所著的《地球的理论》一书中,也记载了他的类似发现。
  
  技术发明——并非“风景这边独好”
  
  1852年,法国科学家傅科制成了一个能显示地球转动的陀螺仪。由于有万向支架的支撑,陀螺仪可以让陀螺的转轴指向任意方向。“巧合”的是,现代陀螺仪中的万向支架的构造原理,竟与中国古书《西京杂记》中记载的“被中香炉”不谋而合!被中香炉是一种既在被窝中能取暖而不倾倒引起火灾的“火笼”。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汉唐的古都西安发现了好几个被中香炉。
  中国唐朝的《西阻杂俎》记载了用植物找矿的现象:“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无独有偶,约1600年,英国人托马斯·查洛纳爵士和他的堂兄查洛纳,在英国约克郡吉斯马勒的贝尔曼银行以前的地产上,看见栎树叶的色调、树枝、树干、树液和根等的异常情况,发现了第一个铝矿。这一发现,记载于约克郡大教堂的一份手稿之中。
  在11世纪,中国的发明家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仅仅过了300年,德国发明家古腾堡就独立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并且完成了毕昇没有做完的“功课”——加上印刷机完成了,一直用到20世纪的“自动印刷”系统。此前,朝鲜人也发明了金属活字。
  
  洛钟东应——原因与启迪
  
  为什么在科技史中,会有那么多的“洛钟东应”呢?
  首先,科技发展的动力之一,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既然如此,全人类在这种需要之下,必然“中外同辉”。
  其次,科技发展的动力,并不全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例如,像歌德巴赫猜想、非欧几何这样“纯科学”的“洋货”,就始终没有在中国“制造”出来。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在对待基础科学的态度上,不同地域的科技、文明观念是有差异的。由此,我们得到的启迪之二是,必须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
  第三,牛顿力学、微积分这样的近代科学成果,抽水马桶、蒸汽机等技术发明,始终没有在中国“洛钟东应”——我们是“西天取经”学来的。类似,造纸术、马鞍、铧犁等技术发明,也一直没在西方“洛钟‘西’应”——“洋人”们是通过“西传”得到的。这种虽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是却没有“应”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同地域的科技、文明观念也不尽一致;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由此,我们得到的启迪之三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闭关锁国,作茧自缚;应走出国门,和世界交流。只有这样,自己也才能“破茧化蝶”,才能加快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事实上,正如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所说:“科学没有国界,科学的成果是全人类的财富。”
  以上三点,展现出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起源的多种途径。
  第四,正如居里夫妇的女婿弗雷德里希·约里奥·居里说,“真理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证的。”“洛钟东应”证实了这句名言。由此,我们得到的启迪之四是,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夜郎自大,惟我独尊,自称“世界中心”,拒绝向先进民族学习;否则“先行者”就会变成了“落伍人”,在咄咄逼人的国际环境中处于下风。
  [责任编辑]蒲 晖
其他文献
自我防御机制,是心理动力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地用到这种机制,但因为它存在于意识之外,总是悄悄地来、无声无息地起着作用,所以人们理解起来总觉得隔膜。其实,在许多熟悉的文学形象身上,我们都能发现自我防御机制的痕迹,其中最好的读本莫过于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    本我、超我和自我    简单来说,自我防御机制就是一种解决自我与超我日常冲突的心理策略。  本我,信奉“快乐
期刊
蝴蝶,花的灵魂,大自然的舞蹈家,生命美丽而短暂。如今,国际上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活蝴蝶园的兴起,让人们欣赏到了这份美丽。活蝴蝶园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环保工作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优劣的尺度。活蝴蝶园在作为旅游胜地的同时,也正在承担起环保教育的使命,大批游客和学校的学生在此受到了有益的科普和环保教育。今天,就请您与我们一同去饱览世界各地著名活蝴蝶园的迷人风景吧。    马来西亚:蝴蝶藏在原始森林    在
期刊
美空军F-35联合攻击战斗机是一种以对地攻击为主的隐形多用途战斗机,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负责研制,英国等其他多个国家参与开发。这种单座单引擎战斗机的研发已有10年之久,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斗机开发项目,美军希望用它取代包括F-16和A-10等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多种现役机型,成为21世纪美军及盟军的王牌主力战机。    全能型战斗机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集隐身、敏捷、高速为一体
期刊
欧洲和西亚人类化石记录上的尼安德特人特征出现在距今大约40万年前,消失在约3万年前。尼安德特人是已灭绝的与人类关系最近的近亲,只要DNA技术进步了,实现识别现代人特有的基因变异的目标就离我们更近了。  现在,研究人员鉴定了一块距今3.8万年的尼安德特人骨头,它最初是1980年在克罗地亚的温迪亚洞穴中被发现的,保存得很好,足以从中提取100万个以上的碱基对。将它的DNA与黑猩猩和人的基因组进行对比,
期刊
“衣冠禽兽”本褒义  郭灿金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丈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善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舞,八品绣黄鹂,九品缘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
期刊
“鹦鹉学舌”    哺乳类是高等的脊椎动物,舌头也很发达。哺乳类的舌富于肌肉,随着舌的发音更加复杂化,舌能在口腔内灵活地活动。舌背黏膜上具有一系列乳头,乳头内有味觉感受器,又称味蕾。因此,哺乳类的舌主要功能为味觉,另外还有吸吮、舔食、搅拌食物和帮助吞咽等功能。  舌还是动物和人类进行发音和语言交流的重要辅助器官,人类的语音是发音器官各部分协同动作产生的,其中舌体的伸缩运动和舌尖的上下运动、左右摆动
期刊
事实证明,作为自然界高等智能动物的人类并非万能,人类的许多创造和设计灵感来自自然界的其它生物。100年前飞机的诞生来自于人类幻想能像鸟类那样翱翔于蓝天的灵感,汽车诞生后,为了改善其外型,提高其性能,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设计师们就曾借助潜水艇潜到加勒比海中,观察鱼儿游过舷窗时留下的优美曲线寻找设计灵感。当时风靡一时的福特雷鸟敞篷轿车的设计灵感说不定就是来自某一种深海鲨鱼。随后出现的
期刊
墓志铭:体色最绚丽多彩的灵长类动物灭绝时间:1882年在中国境内灭绝    白臀叶猴又叫黄面叶猴、海南叶猴、毛臀叶猴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猴科、白臀叶猴属,因为头骨的差异较大,所以与我国广西等地分布的黑叶猴、白头叶猴等不同属。它的雄兽体形略大于雌兽,体长大约为61-76厘米,尾长约为56-76厘米,体重7-10千克,是体色最绚丽多彩的灵长目动物之一。长长的尾巴为白色,尾巴外围呈三角形的臀盘也是白的,
期刊
和太阳相比,我们的地球小得简直不值一提。整个太阳系99.87%的质量归太阳所有,它是地球质量的33.34万倍,酷暑难捱的灼人热浪,使几十亿人犹如钻进炉膛一般。岂不知,整个地球只获得的了太阳辐射总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假如太阳稍不留神多给地球几十亿分之一的热量,就会将数十亿人致于死地。  直到60年前科学家才弄明白为太阳提供能量的究竟是什么。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氢原子聚变后形成的氦。太阳核实际上就
期刊
美国和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首个从视觉上能实现“二维隐形”技术的试验装置。科学家认为,这一成果表明真正的视觉隐形装置将很快问世。这个用于原理示范的装置直径不过7.5厘米左右,是由一层层薄玻璃纤维盘起来的环形结构组成,而环片上整齐排满了微小的“C”形铜片。这一装置的理论基础是,用特殊的介质引导光波(或其他电磁波)“绕过”物体,那么光线就似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挡,在观察者看来,物体就似乎变得“不存在”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