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自我 锦上添花

来源 :名车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田、广汽、沃尔沃,这是“中年辈”的三个品牌,而这个先后顺序的划分,则是他们对于新能源市场的态度从保守到激进的过渡。
  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创造一个全新的子品牌是勇敢迈出的一步。已经在市场闯荡出一番名堂的他们,如果换用一个新的名字,也就意味着对于消费者的品牌宣传需要从头做起。丰田为这辆纯电动车起名C-HR EV,保守程度甚至不输豪华品牌“三巨头”,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丰田掌门人丰田章男对于纯电动车的部分否定。而AION的全名则是广汽埃安,其实也就是最早的广汽新能源换了一个名号,正如许多年前国内品牌掀起子品牌热时的广汽传祺一样,广汽埃安也同样随了广汽的姓氏。在我看来,这是有别于丰田的、更愿意投身纯电动车的态度,也是不愿意让消费者忽视广汽招牌的谨慎。而这种谨慎,是Polestar极星完全抛弃的。其实Polestar真正定名为Polestar是在2005年,它的前身叫做Flash Engineering,是一支车队,也是一家汽车改装厂商,诞生于1996年。硬要说历史的话,其实Polestar甚至要比同为“中年”的广汽埃安的母公司广汽的历史还要久_些。大多数车迷认知中的Polestar则是沃尔沃的高性能子品牌。如今加上“极星”二字,或许对于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长得和沃尔沃有些相像但是似乎并没有任何关联的新品牌。
  只是從品牌的角度来看,“中年辈”的三家传统车企,对于电动化的决策和传统豪强BBA的思路是不同的,在电动化进程方面所迈出的步伐也是不一致的。

创新


  创新,是新势力们绕不过去的话题,也是摆在传统品牌面前的考验。
  在C-HR EV身上,你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丰田味道。出自TNGA架构的它,和普通燃油版C-HR EV的区别并不大,从外观上来看,除了包围的一些变化、尾部排气管的消失,仅仅是多了一些“EV”标识和一些蓝色的元素,还有另一侧的“油箱盖”,就是它的全部革新。这辆C-HR EV也是本次9辆电动车中,和现有其他车型相比变化最小的一款车。坐进车内,除了挡把下方多了一个强制动力回收的B挡之外,也没有其他创新的部分。新势力标配的高清大屏、智能车机、手机互联等等或是新鲜或是实用的功能全都没有配备。如果你对C-HR不了解,也没具备一双火眼金睛,你绝不会对这辆C HR EV有任何创新方面的好奇。不过,鉴于丰田的燃油车在科技功能上相对缓慢的创新步伐,我们也不能对C-HR EV有太多的苛求。

  转到另一边,广汽埃安虽然名字没有摆脱广汽的掌控,但是在外观和内饰的风格上还是有着比较多自己的风格,而埃安的设计风格在我们这次试驾的AION Y上,则是达到了个性的峰值。这是一辆车长只有4.4米出头的紧凑型SUV,但是在整体的造型设计上,我认为它更像是一辆小型的MPV,甚至是拉长的K CAR。整个车头车尾的长度都很短,发动机舱盖更是小巧可爱,车头的延伸则是让AION Y的仪表部分和前挡风玻璃的距离格外遥远,四个轮子都被放置在了车身的四角。比较方正的外观下,是大胆的色彩运用和许多棱角的组合,让这辆小车看起来可可爱爱的同时,更是突出了非常鲜明的个性。这种强烈的个性表达,是AION之前S、LX、V这些车型都没有的,而这大胆的设计在这样一辆小车上,却是异常地和谐。
  AION Y内部的创新,不是和家族大哥们统一的旋钮式换挡装置,也不是类似的仪表中控设计,而是整个空间的利用与通透的氛围感。AION Y 4410毫米的车长,却拥有2750毫米的超长轴距,遗传自埃安家族的空间表现,让它拥有了三拳多的腿部空间,而我上一次乘坐如此宽敞的后排,还是在GLS 600迈巴赫上。中间平整的地台,可以让后排乘客的坐姿无限度地“放飞自我”。而整辆车四周几乎都是玻璃的设计,让宽敞的小车有着十分通透的车内氛围感。最绝的是,AION Y在座椅的设计上有着别样的小心思:AION Y的前排可以通过摘除头枕并完全放倒的方式,和后排座椅完全相连,形成一张可以完全伸直双腿的“大床”。这绝对是汽车影院的观影利器以及自驾放松的绝佳场所。至于使用频率?好的设计从来都是锦上添花,虽然可能不经常用到,但是绝对实用又有意思的功能,却是所谓“创新”最缺乏的东西。这么多年的造车经验,使得广汽还是比部分新势力更懂得,“创新”二字并不应该为了有而有。

  另一位以全新身份挤入电动车市场的“老人”,从名字就开始了自我“革命”。Polestar或者极星都不是它的品牌名称,它的全名叫做Polestar极星,也是如今国内市场里为数不多的以英文字母开头的非全英文品牌。而它走的路,也与丰田和埃安完全不同,Polestar极星是绝对的运动取向,且车型定位是自高而低的布局。
  这辆Polestar 2是Polestar极星的第二款车,也是它们的第一辆纯电动车。虽然Polestar极星在电动化这一步似乎迈得很大,但是在Polestar 2身上,我们还是能够看到设计师有意无意强调的一些沃尔沃元素,特别是大灯与尾灯。而尾灯的贯穿连接、格栅的矩形排列、无边框后视镜都是在努力树立自己的设计风格,扔掉一些沃尔沃的影子。对于一个“全新”的品牌来说,这些与沃尔沃有些相似的设计,我不知道是喜是忧。
  当然无论是为了吸引普通消费者还是为了强调自身的血统,Polestar的做法都无可厚非。就在你即将发出感叹,遗憾Polestar极星似乎过于一板一眼的时候,车尾部分出现在了你的面前。这是一辆非沃尔沃式的掀背车,这是Polestar极星,这是Polestar 2。侧面线条绝对是我们倍感耳目一新之处,甚至这个不算低的悬架高度在隐隐撩拨你对于Polestar定位的猜测,这实在是太像一辆轿跑SUV了。就颜值而言,Polestar 1是标杆,就个性化而言,显然Polestar 2做得更好。在这个电动车百花齐放的年代,Polestar 2对于掀背车的尝试,说不定就能另辟蹊径。
  但是当你坐进车内,你又能发现Polestar 2与另外两款车极为不同的一点——它没有启动按键。启动按键,这个似乎是所有汽车标配的装置,随着电气化的到来,随着新势力们的诞生,似乎也一并随着燃油发动机的消亡而消亡了。于是,一辆车有没有启动按键,成为了我判断这是不是新势力产物的标志之一。

  只是这一次,我好像被打脸了。Polestar 2在这三款车中,做出的新尝试是最多、最彻底的。甚至在“车机”这个国产品牌有着绝对优势的地方,Polestar 2也更胜一筹。它的中控屏不仅观感最好,反应速度与操作设定都是最好的。整体的UI设计说不上多么好看,但是和整车内饰的“简约性冷淡风”比较搭配。而织物、木纹这些装饰的运用,或许少了一些豪华感,但是精致感和透露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都是它身上很明显的特色。

不说续航就是耍流氓


  电动车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续航里程。而在续航里程的测试中,这三辆车的表现可谓是欧亨利式的结尾——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先说结論:耗电量最大、实际续航里程最短的,是电池容量最大但是搭载了双电机的Polestar 2。而耗电量最低、实际续航里程最长的,则是电池容量最小,而且被大家习惯性称之为“油改电”的C-HREV。
  Polestar 2作为唯一搭载了双电机的车型,在续航表现上不敌另外两位我毫不意外,毕竟另外两辆车的马力、扭矩相加也没有这辆Polestar首发版高。除了动力强,在对续航影响至关重要的车重上,Polestar 2也比第二重的C-HR EV重了多达352公斤。除此之外,在NEDC表显续航里程和我们实际行驶的里程的比值方面,Polestar 2的表现也不算太好,实际行驶里程只能跑到表显的74%。
  在性能与功耗的选择上,向来是矛盾的,只不过我们从不会接受不了一辆只能跑200公里就要加油的超跑,而充电这个步骤,放大了这个矛盾,让我们对性能和能耗有着近乎吹毛求疵的要求。
  我们也往往会从新势力们对于动力的数值竞赛中看到,电动车堆起料来,比燃油车要容易太多了。
  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传统车企旗下的燃油车型,对动力并没有特别强的追求,AION Y和C-HR EV就是这一类车型的代表。也正是因为动力数据的相对保守,它们的功耗表现都还不错。
  AION Y的电耗和表显的数值相对接近,74公里的测试路段中,有10%的高架、40%的高速和50%的地面道路,AION Y最终交出了表显续航下降89公里的答卷。83%的实际可行驶里程,也让我们能够比较放心地按照表显的里程来规划行程。
  最出乎意料的还是C-HR EV。我们知道丰田的车向来省油,但丰田的电动车竟然也如此省电。作为一辆出自燃油平台的电动车,车重也不是最轻的。但是,实际的测试中,我们不仅获得了百公里13.139kwh的超低能耗,最终得出的实际续航里程甚至比官方给出的400公里还要多,达到了413公里。这样的表现实在是太让人放心了。
  其实,我一直不认为大家所谓的“续航焦虑”的焦虑点是续航,我觉得充电的速率和便利性才是真正让电动车用户焦虑的部分。大城市快充站点多,但是车位紧张,油车占位现象普遍;小城市充电站点少,且慢充桩为主;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数量稳定,但是功率高低全靠运气。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充电体验会显得尤其重要。
  C-HR EV在这一环节的表现也是非常好,究其原因有两点。较低的能耗使得它所需求的电能就比较少,而恰好我们拿到的这辆试驾车在充电设定上有一些小问题,最多只能充到75%,也就避开了最后比较缓慢的涓流充电的过程。Polestar 2和AION Y的充电速度都不太理想,但Polestar 2的充电功率其实还比较可观,在80%左右电量的时候能够达到70kw左右的功率,只是在最后涓流充电的部分耗时比较久。而AION Y的充电逻辑则有些不同,它的涓流充电占比不大,全程的充电速率比较稳定,但是在多个充电桩上测试之后,它的最大充电功率也只能达到30kw。所以在充电这个环节,AION Y需要你付出更多一些耐心。

电车无弱旅


  来到驾驶层面,由于电池低重心的物理优势,电动车普遍都有着不错的驾驶感。C-HR EV出自丰田的TNGA架构,在先天还不错的基因下,电池组的加入让它相比汽油版本有了更多驾驶方面的提升。甚至我认为这是一辆驾驶乐趣还不错的丰田。整体转向手感和底盘的调校都比较紧致,而204马力、300牛·米则赋予了它更爽快、直接的加速感,这是电动化带来的很直接的变化。
  AION Y则让你越开越爱。受制于成本,AION Y使用的是后扭力梁悬架的配置,或许你开上它的第一感受会有一些落差。但是这也仅限于我们这样频繁地转换车辆的场景。在我驾驶这辆车两三天超过200公里之后,你会渐渐发现这种趋于中庸的悬架调校对于AION Y这样一台以大空间为卖点的小车来说是符合它的调性的,更何况,车内巨大的空间也是用这部分悬架的空间换来的。和同价位的燃油车比较的话,AION Y由于需要支撑更大的车身重量的缘故,整体悬架会显得比较硬,路面坑洼导致的小弹跳也就相对较多一些。

  最运动的“中年选手”必然是Polestar 2了,这是根植于Polestar品牌基因中的血统,所以即便是放眼全部的新能源品牌,你也很难看到一个品牌如此执着于车辆的运动化设定。Polestar 2开起来一点都不像是一辆沃尔沃,巡航时的厚重感会让你感觉它少了一丝运动气息,但是韧性十足的悬架,在超车变道时给你的充足信心,让你不自觉地想要加速、超车,去不断挑逗悬架和你的回馈沟通。前后双电机带来的408马力、660牛·米的澎湃动力,让它用时4.7秒即可破百。2.1吨的车重,也并没有带来任何笨重的感觉。只是这个完全运动的设定,也让Polestar的驾驶模式比较单一,仅能调节动能回收的强度和单踏板模式的强度,对于动力输出来说,并没有相对缓和的节能模式,更不用说像特斯拉的赛道模式那样自由调节动力分配了。只是于我個人而言,我觉得Polestar 2的转向设定还不够运动,很多时候有一种车确实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去了,但是方向盘的回馈让你感觉缺乏一些沟通,显得指向不够精准,尽管这“不精准”更多的是Polestar 2对你的一种迷惑。

身世造就性格?


  试完了这三款车之后,就如早期的猜测那样,它们的性格比德系三强更加鲜明,但又不如初生势力那般百花齐放。分别脱胎于日系、欧系与国产的它们其实也有着源于身世的鲜明个性,只不过或许是“家教”使然,电动化之后的它们没有更多独立的标签。与其他几款车相比,我们能更多看到一些务实。回到标题的那个问号,“人生得意是中年”?我觉得这是它们的理想,并愿意为之奋斗,而现在的它们,或许依旧有些保守,距离“得意”二字,还有一些进步的空间。

电动车数据表

其他文献
对于蔚来品牌,我更为熟悉的是ES8,令人陶醉的行驶质感、磅礴大气的车身、至臻奢华的内饰和用料以及智能的NOMI人机系统……这些都使我坚定地将其定义为“50万元以内最具性价比的电动SUV”。然而,就续航里程这样一个对所有电动车都具有决定意义的指标来说,在ES8身上它却成为了“木桶理论”中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基于此,我曾经对蔚来ES8做出了如此评价:对至臻豪华和厚道用料的过度追求不可避免地拖累了其续航里
期刊
在位于斯图加特祖文豪森的保时捷博物馆有这么一项服务,来访者可以预约后开着属于博物館的保时捷经典车在博物馆附近进行驾驶体验,这项服务叫做“保时捷经典车之旅(Porsche Heritage Experience)”。对于即将参观博物馆或者已经参观完的粉丝们,保时捷经典车之旅可以让这次“朝圣之旅”变得更加具有参与感。当时在保时捷博物馆看到这项活动的时候,我曾经感慨:如果在国内也有机会驾驶保时捷经典车,
期刊
对小鹏P7的最初好感来源于陈列在虹桥机场T2航站楼的一台展车,每一次出差它都会跳进我的眼帘。不知是职业习惯还是对美焕新鲜事物的天然好奇心,每每经过它时,我都会和众多候机的乘客一起,围绕着玻璃罩流连驻足。  不可否认,论颜值的出众,不管是普通消费者还是汽车媒体人,均对小鹏P7不吝赞美之词。尤其从侧颜看时,它更会让你怦然心动:遒劲且雄健,儒雅且饱满,恰巧拿捏住了夸张与平庸之间的微妙界限。  我很少用“
期刊
许多人对于AMG的印象还停留在W204的C63上,我承认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强化了AMG品牌在车迷心中的形象:大排量自吸、轮胎撕裂者、德国肌肉车。我有幸借朋友的这辆车试驾过,当你把油门踩到底的时候,那种推背感和发动机的咆哮声拥有独特的质感,是其他竞品无法匹敌的;但个性太为强烈的另一面,许多人认为这只是一辆肆意燃烧汽油,只会烧胎,没有什么内涵的车。这些年,AMG一直在改善这一点。  首先便是拓寬产品线
期刊
从昆明长水机场起飞约一个小时后,飞机掠过苍茫的高黎贡山脉,剪开缭绕的云团,结束了汹涌气流导致的频繁剧烈颠簸,有惊无险地降落在群山拱卫的腾冲驼峰机场。  这次昆明飞腾冲的航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路线与当年的“驼峰航线”重合——这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为抗击日本法西斯开辟的一条主要空中通道,也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壮举。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描述驼
期刊
毋庸置疑,“老中青”三代电动车中,最富个性与风头、最能够引领话题与流量,同时也最能感受到时代巨变的便是“新势力”——这是羽翼渐丰、春山可望的世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这个阵营中的头部佼佼者所招致的青睐已经超过了传统豪华品牌。  同时,“新势力”也一定是三类电动车中最让人感到割裂的一类,接触它之前,源于认生的抵触,大部分都会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但一旦接触以后,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也就由此打开。  有时,一切
期刊
日产GT-R(X)2050 Concept  美国日产推出了一台号称“今年最具魅力”的概念车“GT-R(X)2050”。以2050年自动驾驶为概念设计的车辆,驾驶者需要趴在四个轮子中间,并且不会用到四肢,而是通过脑電波驾驶。  设计这台概念车的韩国设计师名叫Jaebum JB Choi,从今年1月开始来到Nissan Design America(NDA)实习。他在实习期间,不仅参与了日产的两个项
期刊
新款一汽-大眾CC家族上市  12月7日,新款一汽-大众CC家族上市,售价区间24.99万-29.99万元。新车共推出溜背轿跑版和猎装版,两款可供选择为中期改款车型,外观和内饰亦升级为大众最新一代的设计语言,整体造型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动力则继续搭载EA888 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壳牌“超凡精养”服务品牌在沪发布  12月18日,壳牌在上海发布全新服务品牌——壳牌“超凡精养”。新服务品牌以
期刊
赛道之子,重返巅峰  保时捷的族谱,几乎是所有汽车品牌中最庞杂、混乱的。但你又不得不承认,这里诞生过数不清的传奇车型。在今天的保时捷718分支中,有Boxster和Cayman两员大将。这是履历大相径庭的两台车,但是如果你试着对它们逐本溯源的话,会发现线索都指向了当年的传奇——保时捷550Spyder。  放眼整个小排量性能车阵营,诞生于1953年的保时捷550,是一台威名显赫的现象级神车。它是专
期刊
2020年就像鬼屋一样,不知道下一步是惊喜还是惊吓。所有的计划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被打破,谁也无法判断下一秒钟会传来什么样的消息。  就这样,迟到了5个月的北京车展定于9月26日拉开大幕。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车展全部需要实名制,且没有实体票;为了分流,观众需要提前选择上午场还是下午场。这样的预防也实属无奈之举,但对于喜欢汽车的人群还算是一个好消息。其实,我都想建议厂家来个露天车展了。  言归正传,作为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