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润:古典诗歌教学何为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s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检测学情,生成切入点①
  1.春天的什么时候?
  师:请大家结合全诗(指向PPT),了解题目中5种事物所涉及的基本信息。第一个字是“春”,我的提问是:“大致是春天的什么时候?”
  生:大概是晚春。
  师:你的证据是?
  生:可怜春半不还家。
  师:她说是暮春,有没有同学补充?
  生:我也认为是暮春。
  师:原因呢?
  生:江水流春去欲尽。
  师:有没有不同看法?(一男生举手)
  生:我觉得是初春之后,还没有到晚春。“滟滟随波千万里,江流宛转绕芳甸”,“芳甸”的意思是“開满花草的郊外”。开满花草,就意味着是在初春之后。我个人认为还没有到晚春。
  师:这个注释里面有没有?
  众(齐声):有。
  师:现在我们有两种观点了:一种说法是晚春、暮春,还有一种说法是早春往后,那大概是什么时候?诗里面有没有明确讲是春天的什么时候?
  众(小声):没有。
  师:没有吗?第一个同学用一个句子来证明观点,这个证据是真实的,证据是“可怜春半不还家”,什么时候?春天有三个月,“春半”,二分之一,那就是这个同学讲的早春往后,有没有到暮春啊?
  众:没有。
  师:当然,主人公担心春欲尽,但是有没有尽啊?
  众:还没有。
  2.长江的哪一段?
  师:好,第一个问题我们解决了。(指向PPT)第二个问题,题目“江”,大致是长江的哪一段?18号同学。
  生:应该是中间那一段吧。
  师:中段、中游,证据是什么呢?(生沉默)好的,你请坐。她是说中游,凭感觉,谁来补充?
  生:我觉得应该是下游。
  师:下游。为什么?
  生:因为诗中有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师:那就是大江连着什么?
  生:海。
  师:“春江潮水连海平”,跟海洋相连的,太有才了!这是根据原文来判断的,这就是我们说的“读书有智慧”。能够从原文中看出这个信息,很好。你认同她的看法吗?
  生:认同。
  3.花期大概何时?
  师:那就不给你机会了,你马上还有机会的。第三个问题,题目中“花”,花期大概如何?25号同学。
  两位同学认为是晚期。理由如下:①“月照花林皆似霰”,月光照到鲜花上就像开放了,开满了;②“昨夜闲潭梦落花”,说明花快要凋谢了。
  教者引导学生审视:“梦”落花不代表真落了,这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虑。花期应该是茂盛期,鲜花盛开,春光美好。
  4.一个月中的何时之月?
  师:第四个问题,题目中“月”,大致是一月中的何时之月?20号同学。
  生:我觉得应该是晚春时候的月。
  师:我问的是一个月中的何时之月?
  生:哦,中旬。
  师:证据是什么?(生沉默)如果是中旬的,月亮应该是怎样,诗中有什么地方写到?
  生:皎皎空中孤月轮。
  师:“孤月轮”是怎么样的?如轮,车轮,所以它是满月吧?(生齐点头)其实诗里还有一个重要地方能够判定,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海上明月共潮生”,一满月就来潮了。
  师:哦,潮水上涨了,月满之时,你解释得很好。
  5.经历的夜晚长不长?
  师:再看最后一个问题,题目中“夜”,大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夜晚?经历的时间长不长?请40号同学。
  生:挺长的。
  师:怎么看出来?
  生:因为作者写“江水流春春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然后月亮已经从月梢到月落。
  师:哦,从月梢到月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今夜有人难眠,今夜无眠,是不是?
  6.作者着力写的是什么?
  师:春、江、花、月、夜,哪个是作者着力写的?
  众(齐):月。
  师:其实,除了“月”,还有个更重要的对象,是谁?
  众(小声):人。
  师:几个人?
  众:两个。
  师:哪两个?
  众:游子、思妇。
  师:通过讨论,我们对全诗有了整体把握,概括起来,写的是在春江花月之夜,一位多愁善感的游子和思妇的情感故事,对不对?(生点头)下面,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朗读一下,体味这一份情感。(生齐读)为大家点赞,因为你们朗读得太整齐了,而且音很准,特别是xié、xiá,“斜”放在最后读xiá,为什么呢?因为要押韵。你们读得很对,进一步证明你们预习得非常充分。这首诗,老师是非常喜欢的;前人呢,也表示了他们的欣赏之情。比如有人说张若虚“孤篇横绝,竟成大家”——张若虚一生就留下两首诗,这一首最长、最好。现代诗人闻一多也作了高度评价,这个大家手中材料有,我们一起念出来。
  众: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评〓析]信马由缰的闲聊,其实有着严谨的设计。了解五个意象的基本信息,看似含蓄地了解宫体诗的特点(用5个意象组合春天的画面,表现宫廷的意念和趣味),其实是为体悟张若虚对宫体诗的超越而蓄势:
  1.以月为核心意象,组成一个意象群落,形成一个无远弗届的澄明、柔和、清寂之境——迥异于宫体诗《春江花月夜》的意象零散或交错。
  2.以清丽、自然、整体的平民相思代替秾丽、矫情、碎片化的贵族趣味。
  3.以情致的流动深化代替原先宫体诗的视觉滑行,情感单一。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柔性检测既可拉进师生的心理距离(教者是跨省借班上课),也可充分了解学情,生成教学的切入点,还可以渗透文本细读之法,进行美的积淀,思维的磨砺,真是一片化机。   不过,对月亮这一核心意象的确定缺少分析(如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但只有月字在全诗中达“十五见”②,且天、空、霰、雾、楼、帘等意象都是衬托月的;月光清澈所衍生的空间辽远;月光与思念之情的异形同构等),后来的美句欣赏,以及对宫体诗的超越也没有对月亮意象的统摄力、表现力进行点染,所以课眼不够鲜明,整体教学的“魂”凝聚力不是很强。
  缘于此,当学生从“月梢到月落”见出夜晚之长时,教者也没及时引领学生趁机梳理出“生→照→斜→落”这一条写景线。
  说本诗写了一个游子和思妇间的情感故事,欠妥。本诗虽然有淡淡的叙事,淡淡的说理,但都是为表达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服务的。
  二、欣赏佳句,玩绎景、理、情
  師: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确实写得很好,但美中还有更美的,好中还有更好的,不妨借用闻一多的表述方式,“好句中的好句,顶峰上的顶峰”。下面,大家现场寻找“顶峰级”的句子。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多句,并且说明理由。
  生:我划出的句子是“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它写出月光的清澈,写出鸿雁不能为思妇传递信息。这里用了侧面描写。
  师:用了一个词语,很专业的,“侧面描写”。这里有没有直接写思妇的情感啊?
  生:没有。
  师:没有直接写,但这位同学能够感受到背后有情的存在。什么情呢?(师生共答)思妇思念游子的情感。这种情感通过侧面描写显得非常真切。我们继续交流,希望大家找到这样的句子,能够很自信地举起自己的手,高高地举起,希望更多的手能举起来。有没有其他同学愿意交流呢?(两位同学举手)这样吧,给坐在后面的同学先说。
  生:我觉得“海上明月共潮生”是顶峰级的句子。春江的潮水像海一样辽阔,水面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这里交代了诗歌的意象,显得非常壮阔。
  师:他用了“意象”一词,还用了一个词“壮阔”。有没有“壮阔”的感觉?你来念一下,是不是壮阔的感觉。(生有感情地朗读)除了壮阔,还有什么感觉吗?
  生:大气磅礴。
  师:这个跟壮阔还是相关的。还有什么感觉?能不能再挖掘挖掘?(生沉默)其他同学能不能补充一下?(一女生举手)
  生:我觉得这一句写出了明月与潮水的活泼的生命。
  师:活泼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一个“生”字,体现出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师:假如没用这个字而用其他的字,有没有这种感觉?比如从低处升到高处,太阳升起来,通常用升起来的“升”字。张若虚有没有用这个“升”字?
  众(齐):没有。
  师:这个“生”,什么写法?
  众:拟人。
  师:用了拟人手法,写出潮水的活泼。除了潮水的活泼,还有什么活泼啊?
  众:月亮。
  师:潮水和月亮共生,共同嬉戏,显现出活泼的生命力。这个“生”字用得好。我们读书还要善于联想,在其他的文本里面,有没有也出现过“生”字来表现这种活泼的生命力?
  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师:这个诗是哪个朝代的?
  生:唐代。
  师:唐代还有一位诗人,写日写月,也用了“生”。什么句子?
  众:日照香炉生紫烟。
  师:对。还有写月亮的,张九龄的句子。
  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师:诗人写诗,经常把上升的“升”改成生命的“生”,写出了事物蓬勃的生机。
  生:我觉得“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也很美。“徘徊”两字,一是写出了浮云的游动,二是借着月光,表现出了对思妇的那种怜悯之情。
  师:“徘徊”用了什么修辞?
  生:拟人。
  师:从思妇的角度,月亮徘徊来啊徘徊去,你感觉月亮为什么不停地徘徊来徘徊去?
  生:思妇也在楼上徘徊。
  师:今夜无眠吧?可以感觉到一个人内心的寂静。月光徘徊,然后对这个月光是什么态度啊,下一句怎么写的?(师生齐读)“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她对月光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众(小声):卷,拂。
  师:要把月光卷走,要把月光拂去。为什么要把月光卷走,把月亮拂走?
  生:因为有月光的话,思妇会更加思念游子。她觉得如果月光不在的话,可能游子就会回来了。
  师:她迁怒于月光——哼,都怪你,惹我生气,惹我思念,我要把你消灭,把你赶走!她生气、怨恨,其实怪不怪月光?
  生:不怪。
  师:其实怪游子,也怪她自己吧。明明是自己本身就忧伤而怪罪月光,这是一种反常心理吧?古人把这种现象叫做“无理而妙”。就像我们头发白了,到头来不怪自己的基因不好,不怪自己劳累过度,而怪镜子,把镜子砸碎,对不对?明明是自己心情不好,看到地上的落叶,就说:就是你,惹我生气,这位同学解读得很好。
  接下来,师生一起赏析了如下诗句:
  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皎皎的月光,让人觉得有一种淡淡的温暖,但后面的“孤月轮”说明:哪怕是那么明亮的月光,那么美丽的月亮,他都会感到孤独。所以,这两句话就是整个诗连接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一个转折。
  教者趁势让该生朗读了“转折”前的8句诗,并让学生尝试用几个词概括这8句诗中,春江、潮水、明月、花、林、芳甸、流霜、白沙所构成的画面的特点,或者说创设了什么氛围,先前概括的词如“壮阔”“大气”“充满深情”“明媚”等除外。一生概括出“清明”,教者特地点出:明不是像大城市的霓虹灯的明亮,清是清水的清,是很幽寂的,清明的一种景象。
  见学生没有新见,教者和学生开始讨论写景中的表现手法。除了先前所说的拟人,还有比喻——如“月照花林皆似霰”;侧面描写——如“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没有写月亮,可是月亮的特点呈现出来了。   紧接着,又讨论了景物描写的作用。有学生小声说出“借景抒情”,教者不满足于此,引领学生进一步体味:借的是什么景,抒的是什么情?学生顿悟是乐景反衬游子、思妇的离情,悲伤,忧伤或者说“哀情”。教者就此点睛:鉴赏诗歌往往要回答,写了哪些景,用了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对情感的表达是什么作用。
  2.“青枫浦上不胜愁,何处相思明月楼”。“引用”用得好,“青枫浦上”暗用了楚辞《招魂》里的诗句,“明月楼”暗用了曹植《七哀诗》。
  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这里,教者与学生对话中有三处点拨:
  ①这是四句诗,不是两句。诗歌鉴赏跟白话文不一样,诗歌鉴赏不认字数多少,停顿一次就是一句,哪怕用的是逗号、顿号。
  ②学生说四句诗运用了对偶,蕴含了人类循坏、事物不变的哲理。教者建议学生具体地分析一下,于是发现了“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整体”(代代)生命永恒的矛盾。“整体”一词是教者启悟学生由“代代”一词中悟得。
  ③启悟:这种对人生短暂和永恒关系的表达,其他作者也涉及过的。就看我们课本吧,《赤壁赋》有没有学过?学生齐说“有”,一学生很流利地背诵起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生齐鼓掌)
  师:背得很好。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你们的校徽,校徽上有棵榕树,榕树上面还有一个白色的鸽子,旁边解说这象征着自由飞翔的生命。今天,你们穿的校服,也是白色的,我想起了白色的鸽子,你们在这课堂上飞翔,自由地飞翔,我今天看到了这种精神。好的,还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众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这两句)。苏轼是这么看待“短暂”和“无穷”。张若虚在这里,一方面写了人生短暂、宇宙的无穷,使人生感到非常的渺小,感到忧伤,但是他说“人生代代无穷已”,这种对人生的看法又充满了一种什么精神?
  众:乐观。
  师:对,乐观、欣慰,用一个成语说,叫“哀而不伤”。这是张若虚对其他作家人生看法的一种超越。这是诗中的一个亮点,这里的句子确实是“顶峰中的顶峰”!
  [评析]由闻一多的评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引入佳句赏析,既新鲜扑面,又浑然天成。佳句赏析虽然是学生的随机生成,显得野性十足,但因为有“漂亮的景”“独特的理”“真实的情”内在统摄,还有学法的贯穿——鉴赏诗歌通常要回答,写了哪些景,用了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对情感的表达是什么作用,所以整个教学看似“不择地而出”,却又纲举目张。
  6处佳句赏析基本围绕修辞、结构、表现手法展开,且能钻探诗中独特的理与情,注意多方会通,不仅守住了语文的体性,上出了诗歌的类性,开掘了文本的篇性,而且还在文本与文本的打通,感性与理性的互动,熟悉与陌生的相乘中自然生成美感,十分可贵。
  不过,本诗类性和篇性的审美开掘,依然有很大的空间。比如月光的澄明对其他意象的统摄,澄明衍生出来的空间上的无远弗届,月亮的不断徘徊、落下的漫长与游子思妇思念之情的悱恻、漫长同构,梦落花其实也折射了思妇青春容貌凋落的担心与焦虑,值得引导学生进一步开掘。
  面对前后排学生同时举手发言,一般应前者为先,因为前者无法后顾,能“独立”举手发言,勇气、自信可嘉,更值得扶持。将“青枫浦”“明月楼”中的用典说成“引用”,这种轻率不该发生。
  三、卒教显志,体悟超越点
  师:通过同学们的分享、交流、讨论,我们达成一个共识:诗中的景是很漂亮的,理是很独特的,情也是很真实、自然的。最后,老师想现场了解一下同学们这堂课的收获。“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出自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乍一看,同学们可能不了解,这首诗怎么会是宫体诗呢?再看前面的注释1,这首诗选自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旧题,说明这个题是不是他创作的?
  众:不是。
  师:宋齐梁陈,陈朝是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的国君创作的《春江花月夜》是宫体诗。宫体诗,往往写得比较奢靡,赏花弄月,显得非常俗气;主人公呢,往往显得很矫情。到了张若虚的笔下,同样写“春江花月夜”,他赎清了宫体诗的罪过。怎么赎清的?谁能结合前面大家一起探讨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宫体诗,只要我们像张若虚这样写,就能够突破宫体诗的框架而达到新的境界,谁来探究一下?
  生: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江月夜的美丽画图,总结了一个更深沉更辽阔更宁静的境界。跟以往的宫体诗有一个差别,摆脱了那种世俗和俗气。
  师:很好。有没有其他同学补充?
  生:宫体诗是指那些奢靡、俗气的诗,而张若虚换了一个角度来写,他把它转换成了对景的描写和对情的表现以及手法的丰富多样。
  师:是的,景、情都超越了宫体诗通常的写法。比如说“景”,他的景写得壮阔、大气、充满生机;比如说“理”,不仅仅是为人生短暂而悲哀,他把通常的悲哀超越到一种欣慰、欢乐的境界。“人生代代——”,我们一起读一下。
  众: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师:再从“情”来看,比较真实,比较自然,矫不矫情啊?
  众:不。
  师: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张若虚绝对是赎清了宫体诗的罪过。今天这堂课,贺高的同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谢谢同学们,下课!
  [评〓析]探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如何实现对宫体诗的救赎,这是从文学史的高度审视文本的篇性,非常大气。让学生结合前面探讨的内容思考,而非生拉硬拽一些概念,进行缥缈地填充,更是接地气的做法,将生成思想很好地落到了实处。学生能从境界的大气,风格的不俗,以及景色描写、情感表现、手法丰富等方面总结,足以证明这一点。
  不过,景、理、情角度的总结,还不是很到位。比如,将人生短暂的悲哀超越到一种欣慰的境界,并非本詩的超越之处——李白的《宴从弟桃李园序》,苏轼的《赤壁赋》其实都有这种特色,本诗的超越之处在于:不在人生苦短上衍生,而是由此转向了更为深眷的思念,这是迥异于宫体诗秾丽、矫揉的贵族情趣的。   [总〓评]李仁甫老师是“生成语文”的倡导者,特别注重以学定教,智慧生成。他为贺州高级中学学生所上的《春江花月夜》,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在我看来,李老师提倡的“生成”不仅指与预设相对的临时生成,还指语文课堂上主体间对话中的永恒生成;不仅指语文学习化知成智过程中的自由生成,还指学养积淀,走向言语表现的必然生成;不仅指或同化或顺应过程中的知识生成、能力生成、学养生成,还指学法生成、智慧生成,以及最高层次的言语个性生命的生成。在这样一种多元复合的生成中,教师顺势而化的“增润”(enrichments)能力和智慧便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是教学相长的一个重要前提,要想出色地增润,必须学会倾听、对话、建构,不停地自生长。
  一、增润,最理想的教学生成
  增润属于通达学习(mastery learning)。通达学习理论由美国学者布劳姆(Benjamin Bloom)提出。布劳姆认为,绝大部分(百分之九十五)学生,只要得到适切的教学,可以做到学业优秀,充满自信,因为学生的学习差异主要成因是环境因素引致③。适切的教学自需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程序,对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和增润,对能力稍逊的学生提供纠正和补救指导。
  其实,从本质上说,奖励、纠正、指导均属于增润,都是为了使学生实现知识、能力、学养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全面丰富,而这也是生成的要义。增润讲究的是针对性丰富,基于学情的扶掖和点睛,与道家的化育思想,还有昆体良的俯就思想(正如紧口瓶子不能容纳一下子大量流进的液体,却能为慢慢地甚至一滴一滴地灌进的液体所填满一样,我们也必须仔细考察学生的接受能力④)不谋而合。因此,增润堪称最理想的生成。
  在李老师的这堂课上,对学生适切的鼓励、辅导、纠正、点化可谓无处不在,却又润心无声。比如,当学生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中判断江处于下游,他盛赞学生“读书有智慧”“能够从原文中看出这个信息”,甚至连校徽上的白鸽图案都能成为他鼓励的养料——体现学生自由飞翔的精神,这堪称学法、灵魂的双重增润。
  与学生对话,他常不怕麻烦地重复学生的结论,并能从中抽繹出最具生成性的元素,加以丰富、深化和提升,如对“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生”字从修辞、意蕴、表现力等方面不断刷新学生的赏析,并和其他诗人的诗作会通;让学生结合先前的讨论,从文学史的高度再度审视张若虚对宫体诗的超越,这些及时雨般的增润,是很能促进学生审美体验与认知的拔节的。
  二、古典诗歌教学,何处增润
  那么,对于古典诗歌,特别是向盛唐成熟诗歌过渡的宫体诗,教学时该在何处增润呢?李老师的做法是:
  在诗歌的类性处增润。宫体诗的类性特征:内容上,反映宫廷生活,男女私情;风格上,秾丽华彩,伤于轻艳;用词上,注重声律,辞藻靡丽。李老师知识铺垫时,说宫体诗写得比较奢靡,赏花弄月,非常俗气,主人公往往是小宝贝、小女人,显得很矫情,着眼的正是类性。但是,他也不忘宫体诗的优长——问学生五种意象中,哪个是作者着力的,其实涉及了宫体诗的形式统一问题;当学生欣赏“青枫浦上不胜愁,何处相思明月楼”中的引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中的对偶时——宫体诗追求的形式特征,他肯定学生“讲得很好”。只不过,增润了然无痕罢了。
  当然,李老师类性处的增润也有疏漏。学生认为“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是顶峰中的句子,用侧面描写写出了月光的清澈,写出了思妇的思念之情,他是给予赞赏的。殊不知,“鱼龙潜跃水成文”和身在楼台的女性的相思没有任何联系,是为了对仗而对仗却偏离诗歌意脉的败笔。
  在诗歌的篇性处增润。比如,对“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中极化情感的赏析与打通,十分精彩;对张若虚超越宫体诗之处的点染和总结,十分自觉。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诗句中传递的哲理和哀而不伤情感肯定,更是篇性视域下的审美观照——尽管这种定性有些偏颇。
  在情思的新颖处增润。这一点,在对“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等诗句的赏析中,尤为明晰。温暖、孤独、大气、明媚、清明,这些增润扣住了矛盾,因而诗人丰富、细腻、独特的内心世界水落石出。
  三、古典诗歌教学,如何增润
  古典诗歌教学,明晓了在何处增润,接下来就该考虑如何增润了。这方面,李老师的做法更饶启示。
  一是增润在点子上。意象、节奏、修辞、表现手法的探秘,无一不是语文体性视角下的审美舒展,类性感悟,篇性开掘均做得极为自觉。即使是涉及游子、思妇的相思情感,个体生命短暂与整体生命永恒的关系思考,也努力朝独特性方面走。所以,无论是古典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还是熟悉与陌生相乘的教学美感的把握,对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关系的处理,分寸感都把握得比较到位。
  二是增润得是时候。在学生愤悱时增润——月亮为什么不停地徘徊来徘徊去?在学生错知时增润——“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年年望相似”不是两句,而是四句……在学生粗知时增润——明月和潮水活泼的生命怎么看出来的?不用“生”字,是否还会有这种感觉?这个“生”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还有哪些诗人写日写月也用到了“生”字?在学生感知混沌时增润——学生自由赏析了5大意象,6处佳句后,他小结道:“我们先概括了跟月亮有关的写景的诗句;中间呢,我们重点欣赏了哲理性的句子;下面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将原本模糊的意脉“月下之景——月下之思——月下之情”一下子拎出来了!相机而教,触处生春,加之关键处的点评,语言约而达,微而臧,教学的柳暗花明之感特别显豁。相较于某名师的“非指导性”教学(学生说写的是初春景色,不指点;学生说五种景物在头脑里成大杂烩了,也不指点),李老师的增润不知要严谨、智慧多少倍!
  三是增润宜多角度。有历史的角度——探索张若虚对宫体诗的超越;有现实的角度——思妇“卷”“拂”动作中的极化情感与头发白砸镜子,对落叶生气中极化情感的会通;有空间的角度,与《赤壁赋》《望庐山瀑布》等篇章的群文阅读,开阔与渊深齐飞,精致与灵动一色,有浓郁的语文味。
  或许是时间、内容、生成语境所限,对文本结尾句内蕴矛盾(归人乘月,是很美好的期待,“不知”却是无从期待)所形成的空白结构,李老师并未增润,这令我们对他的下一次教学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①教例的大小标题,均为评者所加,对冗余的文字有所删减。
  ②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63页。
  ③霍秉坤主编.《教学方法与设计》.香港: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71页。
  ④刘新科、栗洪武主编.《中外教育名著选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26页。
  [作者通联:大理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知识分子应该去改造这个社会!  ——(美)诺曼·波德霍雷茨  语文教师首先不仅是一份职业,而是一种责任方式,他首先应该配得上知识分子这样的称号!  1968年,法国哲学家福柯悲哀的宣称,“知识分子”从此将销声匿迹,只剩下在各个专业领域忙碌的“专门家”。1986年美国哲学家弗雷德里克·詹姆斯感叹道:在第三世界中,知识分子往往带有政治性,在这些国家中,“知识分子”这个特定的人群在逐渐消失,如同某些物种
一、思考与设想  接到公开课任务,讲授《〈论语〉选读》(选修)。首先想到的便是如何打破这两千多年的时空隔阂,让《论语》简古迂徐的文辞焕发出其本来就有的生动光彩。  教师若逐条串讲,逐句分析,辅以各类资料的征引,则一切指向均是知识的平面传达,整堂课看似丰富,实则零碎,易给学生留下残章断句、琐碎说教印象。课上索然寡味,课后混沌一片。《论语》世界成了一个古朴的坐标系,其间端坐着一位由一系列标签组成的“圣
广场上,一位身穿新大衣的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身后跟着一位红头发的巡警,旁边站着一位被咬了手指的首饰匠和一条瑟瑟发抖的小狗,身边包围着一群时而哈哈大笑的看客。这些组成了一个独特的、可悲的世界。  契诃夫把小说故事情节设置得极其简单,却在一波三折的叙述中充满了令人可笑的场景,读来如身临其境。对这样的小说进行解读,首要是清楚它如何和其它记叙类文章区分开来,其次要把握这是契诃夫的小说,而非莫泊桑或其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当下部分高中生套用李白的名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发出的慨叹。在长期的高中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了太多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之作,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潜心几个星期,形成了几套“作文方案”,美其名曰“万能作文”。这种对作文的虚构、装饰,这种“匠心独运”的虚编生造,与本真的、本然的个性作文渐行渐远。  一、在“体验”中丰富“个性化作文”的意义  高中生应该拥有了丰富的生活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为了强调、突出事物的形象和特征,往往会把被描写的客观事物加以夸大或缩小。从表面上看,夸张好像不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时甚至还违反逻辑;可事实上,人们并不会去追究经过夸张了的事物是否与事实相符,他们只会因为经过夸张处理后所描绘的形象非常生动、所反映的特征格外鲜明、所包含的道理异常深刻而觉得“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刘勰《文心雕龙·夸饰》)。也就是说,作者虽然有过甚之词,但对于所要
《云南的歌会》节选自沈从文先生1963年3月所写的一组文学性散文《过节和观灯》,历年来被选入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然而各版本的教材和教学用书,大多基于散文承载的内容“民俗”“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展开研讨,设计练习,而忽视了文学性散文的特征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文学性散文是现代散文的一个主要分支,对于文学性散文的文体特征,当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介乎文学与实用文章之间”,具有写实性,即有“外在
《楚天都市报》2014年12月16日《高考大纲出炉 语数英都有调整》一文写道:“省教育考试院介绍,明年我省的高考命题难度保持稳定,试题将在源于教材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过去两年湖北有关高考命题的报道,都有类似于“源于教材”的话,因此我认为备考2015年的高考作文,最好的方略莫过于“两个非常”,即非常认真地学习人教版5本“必修” 的《语文》教材(如果能连11本“选修”的也一样学
一、导入与检测  师: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好语言关。这篇文章共490余字,注解有60多处,大家预习时应该能读懂课文。读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掌握它们的常用意义。  本文在语言上有一个特点,就是词性活用现象很丰富。下面老师就重点检测一下大家在这方面的掌握情况。  投影演示检测题,重点检测并落实本文中出现较多的“词性活用”现象,如“病”“名”“实”“蕃”“筑”“子”“爪”“硕茂”“早
小说是典型的叙事文学,当前的小说教学一般都是处理好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将教学目的聚焦于追求小说文本所指涉的客观世界和“思想内容”,即主题,如《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是苏教版必修2的“遭遇战争”板块中的课文,其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叙述,对很多学生而言内容有些难懂,因此很多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侧重从反战和平的思想角度来考虑,而对小说文本形式关注不够,在一定意义上使得小说教学脱离了形式,而脱离了形式
近年来,随着陈思和、孙绍振等专家的大声疾呼,相关著作的连续出版,“文本细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界里的一个热词。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任性“细读”,甚至错误“细读”的现象一直存在。孙绍振先生说,细读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此来改变语文课堂上“缺乏微观基础的空话、套话、大话、胡话乃至黑话”的顽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践,难以依赖“审美鉴赏”,也难以依赖“文化传承”,更多的只能依赖“思维发展”,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