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受到最合适的教育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广大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普遍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引导,盲目追求“提前学习”“超前教育”,不仅让幼儿“伤”在了起跑线上,也严重干扰了幼儿园的办园方向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所以,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受到最合适的教育,成就每一个学生——适性扬长,终身学习,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终极追求,也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景、共同追求。2016年12月中旬,我们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名校长、幼儿园名园长培养对象,一行25人踏上台湾学习之路,考察了国立台北大学、台中教育大学、国立台北大学附属幼儿园、台北市立育航幼儿园等等。这是我第二次到台湾学习,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尊重生命,爱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这句话很多人会视为一句口号,但在台湾,它就是渗透在环境中,彰显在行动上,内化为文化的核心价值。无论是大学、小学或者幼儿园,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学校,以及任何公共场所的化妆间(厕所)中每一个便池旁边,都有紧急求助键,确保每一个人在紧急时候伸手就可以及时获得救助。在关键的位置,设置了安全逃生的绳索或救生用具等,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接受了紧急求生的课程训练,从幼儿园开始做起,每个幼儿以游戏的方式习得这种技能。便池的设计很环保,蹲位或坐厕,按压式或脚踏式,都有水量大小的区分,安装的水龙头多是感应式带花洒头的出水口,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便池门口贴的不是人生哲理或者什么幽默二则,而是很朴实的一句:“当您扔下垃圾之前,要想想为之辛苦劳动的环卫工人。”这一句让使用者不忍心弄脏环境,知道环卫工人的劳动价值,也让环卫工人觉得很暖心,因为他的工作被尊重,他的辛劳被理解,他是被关心的。所以,我们走在学校、公共场所、大街小巷,目之所及都是整洁的。
  台湾的厕所很人性化,用色彩区分男女,让刚懂事的孩子或者目不识丁的老人凭生活经验就能准确无误地走进去。女厕所的门、标识或者饰物都是粉红色的或者花色的,厕纸是抽取式的,垃圾桶是脚踏的,同时配有强力的抽气扇或风扇,清洁用具、洗涤剂都有分类摆放,颜色区分,“五常法”执行到位(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我们在台北大学上课,教室既是课堂也是饭堂,上完课我们就在教室里用餐。便当是用纸盒做的,菜式种类很多,营养搭配均衡,分量刚刚好。吃完后,我们见到有清晰的标注:厨余、垃圾、餐具、饭盒,便按要求一一分类摆放好。在这过程中,我见到台湾的老师拿起已经用过的筷子,夹起已经用过的纸巾,擦拭着饭盒残余的汤汁,然后把饭盒放平,一个叠一个地放好,再用橡皮筋扎好,分类放到垃圾桶。我忍不住说:“老师,您太辛苦了。”她轻描淡写地说:“习惯了,我们从小就要求这样做,这样才方便环卫工人的操作。”
  学校的厨工哼着歌很认真地洗碗,我们一位教授忍不住问:“阿姨,您每天要洗几千个碗,但为什么每天还能保持那么好的状态呢?”阿姨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做这个工作非常非常的重要,如果我没有把碗洗干净,孩子吃了会肚子痛,爸爸妈妈不和乐就会吵架,家庭不和乐社会就动荡,您知道吗?”在她看来,这个工作不是在洗碗,而是促进世界和平。教育是人影响人的过程,不只来自学校、课堂,更多的是来自生活、大社会、人文环境。所以,每个人不要小看自己,每个人都是教育者而同时是被教育者。让孩子接受最合适的教育,就是让他浸润在这种和谐又充满了乐趣和挑战的环境中。
  本土情,中国心
  多元文化汇聚的台湾,学校里同样聚集了多元文化。我们听到了普通话、闽南话、客家话,也见到了中英文对照的标语,还发现客家话谚语到处可见。没错,是客家话谚语。在台湾,立足于本土文化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他们说客家话,唱客家歌,甚至把客家方言放入流行歌曲,传播客家话谚语,充满了乐趣,这样的本土文化教育方式,孩子们乐于接受。
  冬至那天,我们在大学上课,一位园长授课。课间休息时,她说:“俗语有云‘冬大过年’,我们一起在台北过冬至,吃汤圆。我家先生准备了午点给大家,他正在运送甜汤圆过来的途中。”说实话,我们在外学习遇到过很多节日,但从来没有遇过讲师准备丰盛精神大餐的同时,讲师的先生还为我们准备节日食品且亲自送过来。我们认真听讲时,他一碗一碗地盛好汤圆放到我们面前。这一系列的举动,只为我们在异乡能感受到节目的气氛,家庭的温暖,让我们一行人感动得不得了。这让我不禁想起,到台湾当天,台湾带队老师在桃园机场接我们,她轻轻地一个一个问:“您是鄭静妮校长吗?”我回答后,她微笑地说:“静妮校长,生日快乐!”这真是莫大的惊喜。我们上大巴后,她拿出特地为我准备的迷你蛋糕及咖啡,动员全车人为我送上生日祝福,唱生日歌。这就是人情味,这就是人文关怀。我们教育孩子时,也要多了解他们,多为他们花心思。
  家园互助,适性扬长,终身学习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总有自己的盲点,如果两者结合起来,再走进孩子的世界,那么盲点就会被消除了。台湾的幼儿园尊重幼儿的特殊性,保证孩子的阅读时间,通过童书阅读让孩子了解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幼儿园以孩子的发展为中心调整各种课程,不断建构新的一天课程,包括:例行性活动,多元的学习活动(差异化教学、团队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教育),全园性的活动。全园性活动有理性与感性的教学,包括:节日纪念、大型庆典、亲子运动会、表演展演等。家长作为家长义工自愿参与其中,更能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
  对孩子作息的调整、认识未来学校、学习陪伴与支持、阅读能力的培养、倾听孩子学习点滴、让孩子生活自理,家长责无旁贷。家长每月或每周带孩子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儒家重视家庭伦常的重要文化价值,如亲子关系和手足关系。孩子与他人的关系应该是彼此间能够关怀、尊重与相互接纳;从家庭进一步扩大至“共同生活的一群人”,即“社区”概念,使之能够关怀、尊重、接纳他人,然后自发、互动、共好,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小公民。
  所以,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不能够脱离社会,相反地,关心社会、走向社会、参与社会,让孩子学会融入家庭,融入社会,陪伴孩子体验生活,正是我们家园互助、成就孩子,一定要做的事情。而要成就每一个孩子,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父母和老师首先应是终身学习者。教育不只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心智模式和系统思维。如果我们能让孩子从小形成良好的心智模式、系统思维,对学习始终保持深厚的兴趣,孩子才能成为终身的学习者、智者。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大多数教学环节中替代了学生阅读,只做到了“授之以鱼”而没有“授之以渔”。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小学语文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
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情感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师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重视丰富和发展学生健康,使之更丰富多彩,更美好。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他们身心素质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了解文章背景,感悟情感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一处景物,一份心情,一种情感都体现着语文学科的语言魅力。积极引领学生
期刊
【摘 要】生猪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是伴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生猪疾病的发生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伴随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在生猪的养殖业中,猪易患上不同特征的疾病或者易感疾病。本文就生猪疾病防治談几点措施。  【关键词】生猪养殖业;疾病防治;发病特点;流行现状;防治措施  根据相关资料报道,在猪的死因中,因患病致死的约占80%以上,而在猪的所
开放性作文是将作文溶入生活,多形式、多角度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真正让学生做到自主作文,使作文成为用语言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的智力活动。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作文,要写
期刊
从向日葵身上获取灵感的科学家们研制出向日葵形太阳能集中器。他们表示这种集中器将让太阳能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这种新型太阳能集中器利用数个反射镜将阳光聚焦到转换器芯
一个人的情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教学重在读,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就是要求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自主参与到朗读实践中,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不断焕发多彩的魅力。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替代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凝聚着灵感、飞扬着激情、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文字,
期刊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不等式问题贯穿整个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不等式不仅是一类常见类型,更是一种解题工具.很多学生看见不等式题目就无从下手,所以从必修的集合开始就对不等式敬而远之,特别是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