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二十七世孙墨盒考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r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伊始,幸得好友惠讓一铜墨盒,考知为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第二十七代世孙、清光绪翰林、安徽候补道台陆善格大人翰墨所用,不亦乐乎!
  陆善格,字宝臣(1848―1919),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二十七代孙,祖居浙江绍兴,清康熙年间迁入辽宁锦州。光绪二年(1876)中举,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先后任知县、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职安徽后,因才高过人、政绩卓著,被同为锦州乡籍的安徽巡抚恩铭赏识,保奏其为安徽候补道台。1907年恩铭被刺身亡后,陆善格退居锦州广行善事,并主编了《锦县志略》,深得社会赞誉。1919年,陆善格逝于锦州,终年72岁。
  如此大名鼎鼎翰林墨盒证据何在? 此墨盒正中錾刻晚清流行的吉金文字墨盒,上款“宝臣观察大人雅玩”,下款“皖江属吏联持赠”,盒底铭“成兴”。初观此盒三个焦点词映入脑海。第一个焦点词“观察大人”,此为清代道台的雅称,官职在巡抚与知府之间,大抵相当于当今的副省长。第二个焦点词“皖江”地名,在清代皖江为安徽省会安庆,至于“属吏联”个见应该拆分为“属吏“联”,“属吏”理解为赠盒人对上级观察大人的谦称,而“联”应为本人的单字名,如此以视亲近之简称。至于确否还有待商榷,但这并不影响考证线索,陆善格恰好担任过安徽候补道台,有皖江对应观察大人足矣。第三个焦点词字“宝臣”的人名,古人有尊称字的习惯。如此名字称呼、职务、地点三位一体,可谓一盒多证,环环相扣,除此无他耳!再从盒型、底铭“成兴”之间不带横,及盒面金文风格和布局看,此盒符合光绪晚期特征。
  手握宝盒何其畅哉!此时此刻,我脑海里浮现了一幅金戈铁马的场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示儿》的绝笔遗嘱。几百年后,他的二十七代世孙陆善格继承祖先的遗志,退居锦州后仍被人交口称赞,且看当地父老曾经赠联一副贴于其宅门:“文章焕冕冠凌水,家法端严比象山。”
其他文献
摘要:电影《别告诉她》很真实的体现了一部分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印象中的中国;“影片中的中国,是主人公被打断消失的童年,是‘海外移民’大背景下,需要被消化被认可的‘中国本源’。”体现了两个国家的文化冲突;体现了一个家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交融;体现了一个在美生活华人看到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中美文化,  这部电影中最大的文化差异导演选择用影片刚开始讲的那个笑话来隐喻,宠物猫死了,丈夫直接告诉回家的妻
期刊
摘要:论文研究首先在文献整理、田野调查等基础上完成了凉山州木里县屋脚乡彝族民歌、故事、克智等口头经典的文本与语音收集,其次参考语言信息处理、多媒体、数据库等技术路线开展语料素材的整理与建库,最后借助网页编程与语料库技术,完成木里县屋脚乡彝族口传经典资源库的建设,以在线资源库的形式展现彝族口传经典,为保护、展示、弘扬民族语言传统口传文化的研究与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木里县屋脚乡;
期刊
作家七芊说:如果有选择,你可以只做你喜欢的事,那样遇到的也是你喜欢的人。因于收藏之好,笔者结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朋友,乐事之一便是虽远隔千山万水、却在微信上或文字或语音的开心畅聊。这些师友多是涉猎广泛之人,除刻铜外大多还收藏古钱币、古砚、印章、竹刻、瓷器、玉器、书画、古籍等等,可谓癖好多多,故我辈亦常常感叹:其时许多时候不是我们主动选择了一个收藏门类,而是被突然出现的某类新奇藏品引领入门,并由此一发
期刊
引子  庚子新春,突如其来的疫情迫使几乎所有人不得不放下既有的工作安排,进入禁足避疫模式。笔者虽然每日按规定到学校值班,但是校园封闭,博物馆闭馆,毕竟少了许多琐事。守着偌大而空寂的博物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惟有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线上教学工作,并积极组织员工力所能及地开展线上活动。除此而外,凭空多出些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于是,在脑海中盘亘数年之久、却始终无缘付诸行动的一项工作,终于提上日程,成
期刊
铜墨盒图案的制作工艺以手刻为主,采用腐蚀工艺相对较少。本人前些年陆续收到几方腐蚀工艺铜墨盒,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 图案凸起,即阳腐蚀工艺;  2. 题材为文字、书法;  3. 内容为古文名篇,而且是全篇(不是节录)。  这个题材、内容比较冷门,存世量也少,到目前为止本人还未见到过类似的(藏友们如有类似藏品,欢迎联系交流)。由于文字凸起不明显,又经历了百年岁月沧桑,其貌不扬,远看还可能被当作
期刊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远古而伟大的文明,在它们的遗迹或博物馆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用来记录文明的符号被称作文字。在中国久远的历史中,文字渐渐地开始超出了符号的功能,成为一种通过线条运动和空间来表现心灵的艺术,中国人称之为书法。  西晋末期的八王之乱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动荡岁月,野蛮异族的入侵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礼崩乐坏,北方故土成了不堪回首的人间地狱,于是文人仕族举家南迁,开始了颠沛流离、
期刊
2019年10月,南通刻铜雅集后不久,我有幸收藏到一方林纾亲笔画稿墨盒,题款“行过西泠有一枝,竹暗人家静,拔可属,畏庐写。”墨盒的构图是根据姜白石的《卜算子·咏梅》词意创作而成。画面意境清幽,文气弥漫:一枝梅花孤零零地从茂密的竹林中伸出来,一位高士正柱杖晚归。当时我并不知道上款“拔可”为何许人,只知道拔可是林纾的晚辈。时间到了农历2020年正月,因疫情爆发,居家无事,于是就想着去考证墨盒的上款人“
期刊
我人生中幸运的一件大事是拜张幼丞先生为师。向老师学习刻铜艺术,目的很单纯,就是学习刻铜技艺,并没过多的想拜师的事情。有一次,周继烈老师和我聊天,问我是否已经拜师。我说还没有,老师身体很硬朗,不急。周老师说:“这件事,你一定要急,先把手头的事情放一放,先办这事,即使不摆仪式,拜师帖一定要写,我做证人。”在周老师的积极帮助下,2016年正式拜师。  拜师帖释文  学生陈洪超,河北省冀州市人,酷爱刻铜,
期刊
咱要说的这套物件啊,那是清末时期北京琉璃厂名店宝晋斋制作的一套高级文房用具,到如今已历经百年,它就安安静静地待在我的柜子里,依旧宝光不熄。长物有情当以志!今儿个就说说我和它的故事。  其实一直想写点什么,说是懒人癌严重,实则是不善用文字表达罢了。近日与京城茹冰女史交流刻铜收藏心得,在她强烈建议下,我终于鼓起那股久违的勤快劲头拿起笔来。饭一口一口地吃,事一件一件地说。  说起这套文具的两位主人,那就
期刊
我与墨盒结下“深缘”是在十多年前。工作之余,喜欢搞点文房收藏。一次在浏览收藏类网站“盛世收藏”网中,偶然发现论坛里正在进行一场即兴铜墨盒拍卖活动,上拍的共有十来方各式墨盒,其中有一方非常小巧的“迷你型”的墨盒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方只有火柴盒大的小墨盒,盒面刻有上百个小如芝麻的文字。这样的墨盒,不用说是当今,就是在百年前也是稀罕之物,也绝非一般工匠之所为!由于当时网络传播范围有限,即便参与拍卖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