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后师生的书面对话谈起

来源 :福建中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与掌握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学生的基本内容.评价要注重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思想方法的把握,避免片面强调机械记忆、模仿以及复杂技巧.”自然这种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基本目标是与每天的课堂学习密切相关的,而学习的效果也构成了评价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线教师该怎样把上述理念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呢?下面就解析几何学习中的一个环节来谈谈对其认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大纲高考的试卷结构已稳定,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实行课程改革后,由于知识内容的增加,考查的思想和方法等侧重点的变化,原来的试题结构已经难以适应新背景下的高考试题命制.为此,本文就高考课标卷试题结构阐述笔者的思考,供研讨.  首先关注解答题.大纲卷中,解答题均以三角、立体几何、应用问题(多为概率问题)、数列、解析几何、函数为主考知识点命制,恰好考查了六大知识主干.由于课标课程增加了算法,统计等内容,而减
几何中,作图与画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图规定只准用直尺和圆规为工具;画图则不受工具限制,除了直尺、圆规外,还可以用三角尺、刻度尺、量角器等.然而,在北师大版的数学教科书中却存在着混淆这两个概念的现象,在此提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