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追问的有效性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_s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不当,课堂效率很低,影响了课堂质量。本文试图从教学方法入手,充分利用课堂追问这一教学方式,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并在提高课堂追问有效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希望能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追问;有效性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要使用一些教学方法或教学方式。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我个人认为,问题教学法是一种较为常见也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而课堂追问作为问题教学法和课堂提问的一种方式,更有其他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所谓课堂追问,通常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所作的再一次或更多次的提问,是一种为使学生更好地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问题式教学方法。课堂追问可以建立在教师所提问题或预设问题的基础之上,也可以建立在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所产生疑问的基础上,它是在对话教学模式中产生的一种在原有问题基础上再次提问的教学方法。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我认为,有效追问占有着独特的位置,效果也是最佳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追问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有效激活学生思维,把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推向深处,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思维的乐趣,交锋的快感,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最终目的。
  课堂追问不同于一般性提问,因为它是对原有问题的再一次提问或更多次的提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未知性,不能靠预设,也很难预知,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丰厚的知识底蕴,能够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课堂状况随机应变,灵活掌握。
  关于有效追问,我认为,有效追问是相对无效追问来说的,无效追问总的来说,要么问题流于简单化,要么偏难化,要么模糊化,总之,无效追问效果不佳,达不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那么,如何提高课堂追问的有效性,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了解追问学生的真实状况
  不同的学生,由于认知程度不同,知识的掌握和接受方面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追问过程中,一定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程度进行追问,不能盲目追问,这样,才能提高追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提问要难易适度
  问题有难易之分,提问太容易,等于白问;太难,学生答不上来,则不如不问。追问一定要符合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相对应的追问,否则,学生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训练。
  三、追问方法要得当
  追问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是否适当,要使课堂教学中的追问成功,就得讲究一定的方法,遵循思维规律,一般来说,问题的层次要从简单到复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问题。
  四、追问内容要适量
  贪多必失,追问的内容并非多多益善,且不可像连珠炮似的问个不停,要让学生接受得了,消化得了。适量的追问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反之,如果追问内容太多,学生答不出来,很容易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五、把握好追问时机
  追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是由追问的灵活性所决定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追问的时机非常重要。超前则没到火候,滞后则又冷却了。追问应当是在教师抛出问题后或在学生回答完上一个问题之后,学生在似有答案又无答案之时追问为宜。
  下面,我以我在课堂教学中的追问为例,简要谈一下在提高追问有效性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记得我在讲授著名学者余秋雨的《道士塔》一文中,有一个学生说道:“看到敦煌文物被强盗洗劫,我心中充满了恨。”我意识到追问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不失时机地问道:“恨谁?”学生答:“恨道士、法国人、俄国人、日本人,恨一切抢劫敦煌文物的强盗,更恨无能的统治者。”我又紧接着问道:“为什么恨?”学生答道:“因为这些强盗,抢了我们的国宝,践踏了我们的尊严。”学生答完之后,我又连问了两个问题,“恨能解决问题吗?”“除了恨,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学生一一作了回答。通过上述追问,我感觉,学生的思维被我的追问不断推向深处,学生对问题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讲授新闻通讯《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我同样运用了追问。课前我预先设置了一个问题:既然文章题目是《别了,不列颠尼亚》,那么,究竟送别的是什么?难道别的仅仅是一艘皇家游轮吗?”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适时抛出了这个问题,学生思考之后回答道:“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送别的是英国一个半世纪以来在我国的殖民统治,还有我国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的历史。”紧接着,我追问道:“有去就有来,那么,我们迎来的又是什么?难道仅仅只是一座城市吗?”学生给出了更为丰富的回答:有的说,迎来了尊严;有的说,迎来了崭新的明天;有的说,迎来了国家的富强;还有的说,迎来了全新的自我。此次追问,在我看来,问题设置难易适度,符合由浅入深、有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和思维规律,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当前,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课堂追问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我们的每一位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勤于反思,勇于实践,不断完善课堂追问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追问的有效性,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其他文献
本文以实施新课程、践行新课标为背景,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依照阅读对话理论,通过实践表明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化对话的可操作性,从而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借助注释、工具书读懂文意,积累文言词语;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表演课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章开卷有益的主旨,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难点
期刊
摘要:方程是重要的解题工具,利用构造方程解决有关问题,可简化过程,一种好的方法会使你的解题事半功倍,通过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方程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关键词:巧构方程;促使转化;思想方法;创新思维。  一元二次方程在初中数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应用广泛的数学解题工具,它在代数变形、解不等式、几何等中随处可现它的身影。某些数学问题,若挖掘其内在的联系,抓住题目的结构特点,巧妙地
期刊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作到对教材的高度熟悉、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生的真挚感情,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本文阐述了教师要把教学的主动权始终控制在手中。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教师的顺利教学提供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但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发展等因素,大大增加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阵地,语文课程继承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乃国之根本,为了更好的培养适合新时代的创新性人才,教育也要随着国家发展实行改革
精益思想和员工关系管理的关系rn精益思想是追求企业经营投入和经济产出的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其核心是消除一切浪费和不断改善. 员工关系包括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和员工与员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