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辟蹊径学古诗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zi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起根据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编选了48首古诗。语文新课标也要求小学生能背诵、积累70首古诗。这些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名篇佳作。由于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内容高度浓缩、内涵极其丰富,加之古今汉语有一定差异,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地了解诗意、领略诗境、体会诗情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人对“读”也有经典诠释——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可见读是学生理解古诗的重要手段。只有读,学生才能品味诗的韵味,才能加深对诗的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产生共鸣,从而熟记甚至运用。因此,应将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代讲,解意入境。
  本文拟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的教学为例,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解诗意、品诗境、悟诗情。
  一、轻“拢”慢“捻”,读懂跳动的雨
  1.个性朗读,激趣
  伽达默尔曾说:“不是语言寓于人,而是人寓于语言。”阅读因人而异,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出充裕的时间,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朗读中质疑、感悟直至理解文本。
  教学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课始我播放的王菲的《但愿人长久》,让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苏轼的资料,相机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读读诗题,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一般在这样的个性读题时,学生的关注点是不相同的。
  有的学生抓住时间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质疑:六月二十七日是怎样的一天?诗人为什么在这一天写下这首诗?
  有的学生关注地点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质疑:望湖楼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儿有什么让诗人诗兴大发?
  更多的学生扣住题眼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质疑:诗人是在喝醉了酒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吗?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把自己对诗题的独特体验通过朗读展示出来,并在朗读中质疑,在质疑中思索,在思索中产生阅读期待。教师这种尊重学生个性的做法,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心理与阅读产生契合,为高效课堂打开了一扇窗。
  2.放手自读,读通
  教学这首诗,我采用的是课内学生自学的方法,课上给足学生自学的时间,交流时则视学生自学的情况来确定教学的深度,充分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在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后,我便出示学习目标:
  我来读:请放声、自由读这首诗,认为读正确、读通顺了就举手。
  这一环节,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放得开,让学生自主选择读的方法、读的重点,摇头晃脑地读,“ 不求甚解 ” 地读,读到朗朗上口。在反反复复的读中,部分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猜测,大概推测诗的内容,这一点不作要求,属于“意外收获”。但一定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了,诗句读通顺了。
  3.合作研读,读懂
  这一环节是理解诗意的关键环节,教者出示设计的主导式问题:
  我从_____一词(句)感受到,这是一场_____的雨。(小提示:第一空用诗中的句子或词语来回答,第二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四人小组反复地读这首诗,合作讨论,完成这一道填空题。
  学生围绕这一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来回巡视。对那些阅读能力较弱的小组,教师可以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讨论,以师者的智慧进行引领、点拨。
  正是紧扣这一问题,学生反复地品读、投入地讨论,读懂了这场来去匆匆的雷阵雨——
  生1:我从“白雨跳珠”一词感受到,这是一场很大的雨,雨点都像珍珠那么大。
  生2:我从“乱入船”这个词语中感受到这场雨很急。
  师:“乱”字还可以用哪些字代替?(溅、飞、跳、钻……)
  师:在心里和苏轼商量一下,愿不愿把“乱”字换成我们刚才想到的这些字?为什么?
  生1:不换,因为“乱”字写出了雨珠有的是飞入船的,有的是跳进来的,有的是一下子钻进来的。“乱”字包括了这些方面的内容。
  生2:“乱”字让我想到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里射到诸葛亮船上的那些箭。 这些雨珠就像那些箭一样“嗖嗖嗖”地胡乱地打进船里。所以,我也不同意换。
  (教师相机指导读好这一句)
  生1:这是一场来得快去得也快的雨。从“卷地风来忽吹散”一句可以看出来。忽然来了一阵风,吹散乌云,雨就停了。
  生2:从“黑云翻墨未遮山”一句可以看出雨来得很快,乌云还没有完全把山峰遮住,雨就下起来了。
  ……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诗人在《望湖楼醉书》里就写了一场夏日里雨点很大很急、来得快去得快的雨,这样的雨在夏天叫——
  生1:雷阵雨。
  生2:(情不自禁地)噢,我知道了题目中的“六月二十七日”就是告诉我们这是夏天,夏天才有雷阵雨。
  师:你真是学习高手。(相机擦掉题目下方的一个“?”)
  师:同学们,这雷阵雨最普通不过了,但在诗人运用“翻墨”与“跳珠”的精彩比喻、“黑云”、“白雨”的色彩对比,将这场雷阵雨写得多好啊,仿佛就下在我们的窗外。让我们再自由读读这首诗,让这场雨就下在你身边、下在你心里。
  此时学生或闭眼吟诗,或与同桌一起读,或摇头晃脑地诵读。此时的读,充满着想象。学生在想象中感受着,在感受中领悟着,体验着不可言喻的情感,读懂诗意便也水到渠成。
  二、重“抺”复“挑”,沟通激荡的情
  1.外援助读,读深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古诗言简意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要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投入朗读,尽情发挥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建构出形象生动的画面,体会诗人澎湃的情感。如果仅仅依靠文字、想象而入情入境,往往比较单调、空泛,难以达成目标。为此,我们可借助背景音乐、图像再现、视频剪辑等手段来创设与所诵读古诗文相应的情境,营造一个富有情感共鸣的空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所诵读作品的氛围,更充分地亲近古诗,体会古诗的情感,直达作品核心。   在学生理解诗意后,我便展开如下教学。
  师:(用音乐创设情境)现在让我们在心里默默地读读诗,看看书上的插图。让自己化身成为苏轼,回到900多年前,你来到西湖边上的望湖楼,在窗边找到一个绝佳的位置,欣赏西湖美景。你品着小酒,十分惬意。然而,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天色忽然暗下来,你往窗外一看,看到了什么?(出示“乌云翻滚”图,指名说,并读读第一句)你再听,听到了什么?(播放雷声、暴雨声,指名说,并读读第二句)
  师: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云吹得无影无踪,云住雨收,再去看湖水——水天一色,美不胜收。(出示“雨后西湖”图,指名读三四句)
  师:这一场不期而至的疾雨让你诗兴大发,向店家索要纸笔,一气呵成,写下这首千古名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指多名学生读。
  配乐读,齐读。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借助音乐的渲染,依靠直观可感的画面,简单补充了诗人当时的际遇,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雷雨声在流淌;在诗画的对照中,学生的心灵奔向更为广阔的空间,渐入佳境,越读越动情。
  2.智慧引读,读透
  古诗擅长借景抒情,对学生来说,感受具体的景物比较容易,难的是如何理解诗意。因此,我们要帮助他们建构古诗中的情境,引导体会诗人的情意。学生对古诗的赏析,应当源于他们自己主动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师的强行灌输。于是,只有“读”是最具实效的。
  师:在这一场不期而至的疾雨中,你见到了乌云翻滚,气势恢弘;听到了哗哗的雨声;呼吸着雨后无比清新的空气,欣赏着望湖楼下平静开阔的西湖。你被震撼了,被谁震撼了?
  生:神奇的大自然。
  师:于是你诗兴大发,脱口吟诵——(指名读)。
  师:大自然多么神奇啊!大家从他的朗诵中听到诗人怎样的心声?
  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师:就请你带着赞美之情读一读。(学生读)
  师:这深深的赞美之情概括成一个字,就是——
  生:醉。
  师:是啊。这“醉”是指喝了点小酒微醉了,更是指——
  生:陶醉在大自然的神奇之中。
  师:不错,诗人被这场来去匆匆的雨给陶醉了。(相机擦去题目下的“?”)请你沉醉雨中,读诗——
  (指名读)
  师:回想雨前空中乌云密布,再看现在天空如洗、水面如镜,诗人想到当时自己被贬杭州,但他坚信自己依然拥有光明的前途。虽然人生就像这天气一样,变幻无常,但诗人始终洒脱豪迈、乐观向上。于是,苏轼诗兴大发,举杯一饮而尽,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大声吟诵——(指名读)
  师:听了他的朗诵,大家觉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生:洒脱、豪迈。
  师:说得好,读得一定更好。你也读读。(学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出对大自然的赞美、读出诗人的洒脱、诗人的深情。
  教育专家崔允漷说:“教学有没有实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一堂成功的古诗阅读课,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的内心与诗人内心情感产生碰撞,从而心潮澎湃,情感激荡,无法平息。这时,学生再读古诗,饱含激情,别有韵味。不少学生通过语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急缓,把诗中包含的意、趣、情、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从而使古诗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课堂上的诗韵也更加浓郁了。
  当然,除此之外教师的范读以及链接文本的拓展阅读也不可或缺。如果教师只是讲应该怎样读,而不亲自范读,学生是很难读好的。但教师的范读,只能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感悟诗意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范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按自己的方式去读诗。另外,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后,我精选出《饮湖上初晴后雨 》等古诗,让学生欣赏朗读,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诵读古诗、积累古诗的热情。
  总之,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若能“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产生联想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欣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的前提下,在读中感受真情,在读中感悟细节的“平淡”,提高体验与感悟能力,渗透“抓住关键细节”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爱的熏陶,培养关注细节,用心体验爱的意识。  难点:体会语言行动神态等细节的“平淡”,读中提高体验与感悟能力。    设计理念: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考察小学生语文素养和书面语言综合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材料作文”是小学语文作文能力考察中一个新的命题方向和考察形式。这种形式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概括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且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感知力和观察力。反思近几年来的材料作文教学,始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习作轻修改、重课堂轻规划、重作文轻观察的错误现象。材料作文教学流于课堂形式、囿于思想僵化,使材料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当老师出示这句话时,“飘落”一词缓缓地从上而下,轻轻落到句子中。  “孩子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老师亲切的话语在耳畔响起。  孩子们眼疾手快,“‘飘落’两个字是从上面飘落下来的。”来不及等老师叫,孩子们已脱口而出。  “看得真仔细,你知道哪些东西是从上面飘落下来的?”老师把孩子们的思维引到了广阔的大自然。  “雨点儿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树叶从空中飘落下来。
小学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打好两项基础:一是要正确理解并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二是学会做人。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激励他们,使他们明是非,辨美丑,知善恶。  一、感悟真情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叩击着学生的心弦,能激起他们感情的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必须沉进去,披文入情,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天,说说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就像是两个熟悉许久的“老友”,薄俊生老师用他独特的男中音无声无息地拉开了课堂教学的序幕。不知不觉间,80分钟过去了;不知不觉间,目标达成了。就像是一杯淡淡的茶水,耐人寻味,启人深思。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聊”),这个字认识吗?  师:谁来给这个字找个“朋友”。  生:聊天。  师:聊天就是几个人之间的闲谈,聊
《孔繁森》这篇课文以人物名字“孔繁森”作为标题,描写了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期间抚养孤儿、为孤儿交学费献血这两件动人事迹,赞扬了孔繁森关心爱护藏族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然而要一个8岁的二年级孩子来感受孔繁森的无私与伟大,光靠空洞的说教难以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我们紧扣文本中情感的一个聚焦点、一个动情点、一处空白点、一条情感线,拨动起学生的情弦,让他们在课堂上入情、动情、抒情。  一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却“流派迭出纷纭而莫衷一是,方法层出不穷而徒劳无功”。当下,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作文教学,理论上确立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概念,教师主观上想找回失落的学生主体意识,但如何为之,亟待在实践中探讨。笔者以为,作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记性”,引导学生的“悟性”,追求学生的“灵性”,这是开启今天小学作文教学的一张金卡,是新课程实施
所谓深度阅读,就是教师既关注内容本身,又关注形式表达;学生既有情感的体验,更有文字运用的规范。下面就结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沉香救母(二)》的片段来谈谈我对深度阅读的认识和思考。  一、依据学生认知特点,确定语言训练切入点  低年级的学生缺少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局限在对局部字词的关注,这是由孩子本身现有的知识水平决定的。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味串讲的现象,不论年级、不论内容本身,只要在故事与
目前提倡整本阅读古典名著,—线教师想出许多操作方法,收效似乎不彰,主要原因是,满足于追随作品情节,学生主体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体性一般是自发的,在经典作品面前处于被动状态,或者说是处于沉睡状态,教师的任务是将其唤醒,提升起来。化被动为主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带着问题推进阅读深度。前辈权威对《三国演义》种种否定性的评价是尖锐的,如“歪曲历史”,又如“丑化曹操”,再如“照搬史料”“艺术想象力匮乏”,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可能都有同感,很害怕上习作指导课,怎么上?上什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写?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有一次,观摩一位教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课《我的美味我最爱》,给了我很多的启迪。原来习作指导是可以这样上的,可以有丰富的内涵,可以有合理的延拓,可以彰显文化因子,可以与人文有效的链接。  一、猜谜语近美味,未成曲调先有情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上课的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