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外阅读对写作水平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o7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更主要是获得丰富的语言积累
  学生在写作时常常遇到腹中空空,搜肠刮肚也写不出几个字来的情况,就是因为贫乏阅读,贫乏积累。要克服这一点,除了生活的积累外,还要大量阅读,广泛涉猎,要有意识地吸收与消化传统文化中的精萃营养,去领悟体会深刻的思考与灿烂的智慧;去体味伟大的胸襟与纯真的情感……包括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越博越广越好。这样写作才会有材料,材料必须积累,在写作时引经据典,顺手拈来,加以变化,恰当运用,不但能解燃眉之急还能锦上添花。如有个学生写到人遇到挫折、失败时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时引用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可悲伤,不要心急。”来阐明文章的观点、看法。可以设想,一个没有读过,不懂得积累普希金的诗句的人,一时是难以寻觅到这样的佳句的。古人讲究“厚积薄发”,语文教学的传统做法的重要一条是多读多写,这也是很科学实用的,新课标提出的积累各种素材,加强背诵的要求。有的语文老师常常把古诗词背诵、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名言警句等做法,其目的就是为了积累词汇、积累语言材料。积累词汇、语言材料关键是阅读要广,可以是生活经验的材料,也可以是形象材料,或者是思维、情感的材料,重要的是在于知识的积淀,一个词在多篇文章中见过,见得多,自然就熟了。材料储存在大脑中,将成为学生的库存,库存多了,也就构成了语文素养,这样就有利于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写起文章来,各类材料便会从笔底如泉涌般流出。
  2.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
  在学生的习作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多数学生的作文无情可抒、无志可言,学生不懂得去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学生的作文材料大多来源于生活,生活的多姿多彩本身就蕴藏着十分丰富生动的写作材料,但大多数的学生缺乏情感,缺乏情感体验。他们不会留意春华秋实,不会注意月圆月缺,不会细细品尝成功与失败的滋味……学生的感表不够细致丰富,缺乏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古人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情怀,也有“落红不是无情物”的情感。正是有感于物,才会有那么多的千古绝唱流传于世。而我们感情却如此的精浅,这更引起重视的是,应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学陶冶情操,所谓情操、情感正是写作的灵魂,它决定了一篇习作的思想情感、立意等。我们日常教学中常常会为学生的作文立意不高、不新而烦恼,关键是作者本人并未真正挖掘生活的真、善、美,没有体味其精髓,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即人文素养较低,没有美好的情感,就不会有立意高的文字。为提高人文素养,就应该课外多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巴金先生说:“我们有一个非常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而我们的语文书中,其中也有不少的经典名篇,文质兼美,古今中外,涉及广泛,不仅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使我们得到精神的熏陶和思想的启发。将读和写结合起来,能丰富学生的写作内涵,增强表现力。吕叔湘先生说:“阅读本领学会了,自己写文章就不难了。”
  3.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在写作中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一篇习作由初一写到初三,不断地反复使用,或者是千人一面,内容相同、相似。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的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但现实却制约着学生的思维,学生的阅读量少,缺乏想象力、创造性,导致写作水平不高。所以就应鼓励学生要多读书、多思考,能够“立体感知”外面界的事物,写作功底扎实,写作时就会浮想联翩,内容丰富。
  4.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写作风格
  在学生的习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的不同写作特点。而不同的写作风格往往是因为个人的阅读倾向的不同决定的。喜爱浏览报刊,注意新闻时事的便善于发表议论,抨击时弊;喜爱读婉约派的词、唯美主义的诗歌的,写景状物便柔美细腻;喜爱阅读人生百态,关注百姓生活的,善于写有生活气息的文章……对于这些良好的写作倾向,教师应引导其向更深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图书、报刊、网络等途径获取资料,让学生深入生活、社会,勤于观察,知识才会丰富,材料才会聚少成多,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学与用相结合,让学生写作多风格,追求个性发展。
  总之,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达到一定的量时,便有写作质的飞跃。
  
  收稿日期:2009-12-0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单片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提出了单片机实验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路。教师只有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统一。  【关键词】单片机;实验;教学改革  MCU College of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  Liu YuanyingHu AihuaZhao Baoqi
期刊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教师的基本教学目标之一。在现代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制多媒体教具,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善于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乐观有趣,实现最优化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
期刊
就现在的教育现实来说,提起学生抄作业,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对此是痛心疾首,因为他误导了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教育信息,以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方法等手段等。  为何又允许学生抄作业呢?  理由一:成全自尊心  有哪位孩子不想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占一席之地呢?恐怕没有,他们明知自己的学习境况,但也不想老师把自己放弃,更不想把过多的批评放在自己身上,这是有强
期刊
【摘要】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发挥着巨大作用,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便将产生不可预料的教学意义。笔者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针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解决多元问题以完成学习任务与研究性学习、搭建平台为各学科教学服务、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与决策、筛选与过滤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创建和谐环境实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等方面,进行了探究,但愿有益于我们的教学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信息素养;多元问题;和
期刊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指导学生能把自已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但目前小学生对作文普遍缺乏兴趣,畏难情绪特别严重,写出来的文章思路狭窄、内容单薄,语言枯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笔者就这个问题,对小学生作文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1.原因分析  1.1学生内存太少;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
期刊
当班主任的确辛苦,上学期正好赶上我们学校创建省规范,班主任的事更是忙上加忙,不用说别的,只是开会,一周起码也得开几节。除了上课,教室还要办学习园地、艺术园地,校园要办文化专栏,宿舍里要建设宿舍文化,还有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学习、纪律等等,忙得是焦头烂额,当时烦死了当班主任。一学期下来,累是累得够呛,可回头看看干净整洁得教室和宿舍,浓浓的教室文化和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和我融洽的师生关系,班里比较令人满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重要面向全体。而学困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特殊得群体。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工作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学困;转化;原因;对策,  On the Mathematics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tudents  Lu
期刊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考复习的效益,创造新的丰收,我就高考前数学备考策略,谈几点意见,以期抛砖引玉。    1.影响高考成绩的因素    结论:  调节竞技状态、强化答题素质,提高解答综合题的能力是第二、三轮复习的重要目标。  2.高考三轮复习目标的设计    ●正确理解是灵活运用、综合应用、深化拓展的基础。  ●目标的有序性是教育科学化的前提,只有分步侧重才能达到能力的“全面”和“深化”。  ●不
期刊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教学中:从生活情境中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从学生的生活背景中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探索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领悟数学;从学生喜欢的课外活动中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应用数学;从作业与课后练习中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拓展数学。  【关键词】学生;实践;活动  Math practice activit
期刊
每一位学生都蕴藏着无穷的潜力,学困生也不例外,只要教师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用爱心打动孩子的心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1.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育人环境的形成对学困生的转化至关重要,学困生在一个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班集体中生活和学习,耳闻目睹了优等生的品行,必将潜移默化的收到熏陶和感染。因此,每当我接受一个新班,我都会对全体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