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氏家族:将拨金漆画发扬光大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445670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艺失传 亟待恢复重现


  据史料记载,漆画中的拨金工艺最早被发现于宋代出土的漆器上。作为中国漆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珍稀种类,拨金漆画以拨刀代笔,拨出了花鸟鱼虫,拨出了表里山河,拨出了一个个富丽堂皇、吉祥如意的美好世界。它是黄河流域人民基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然而,岁月总是残酷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项珍贵的漆画制作工艺曾一度失传。宋代之后,拨金漆画因材料昂贵、工艺复杂逐渐失去了市场,而从事这项技艺的手工匠人们也被迫纷纷转行,至明清以后渐渐失传。由于史料缺乏、实物难觅,拨金漆画的恢复和传承面临极大困境。
  如今,这一技艺重现人间,带着历史的厚重和时光的洗涤再次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而这一切离不开工艺美术大师勾世杰多年的潜心钻研和匠心传承。

潜心钻研 复兴古老技艺


  勾世杰是山西省新绛县义泉村人,父亲是一名老中医。自小生长在医药世家的他没有继承父亲的事业,而是在机缘巧合中爱上了画画。勾世杰回忆道:“我幼年时父亲在兰州行医,医馆的旁边是一家裱画行,我经常过去玩,一来二去就喜欢上了画画。14岁完小毕业后,我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拜薛仙基大师为师,专攻绘画。”
勾世杰在制作拨金漆画

  薛仙基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漆艺大师,他本是宫廷匠人,清廷没落后流落到民间。薛仙基无儿无女,收勾世杰为徒后,待若亲子,更将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在接受师父教导的过程中,勾世杰第一次接触到了拨金工艺,自此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
勾克勤在创作《关圣大帝》

  “我是一名画匠,拨金漆画是华夏民族的宝贵财富,我有义务和责任恢复它。”了解到拨金技艺早已失传、恢复困难的现状后,勾世杰暗暗立下了挖掘和复兴拨金漆画的志向。
  志向确立了,便要付诸行动,然而想要恢复已失传数百年的技艺谈何容易。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勾世杰说:“我从师傅那里得到拨金漆画的线索后很兴奋,但苦于没有实物可以观摩,只能自己慢慢琢磨。”
  1954年薛仙基大师去世,勾世杰在悲痛之余不忘师傅的遗愿,继续钻研拨金技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帮新绛县一户人家修复柜子时发现,这个出自明代的柜子竟采用了拨金手法。由于拨金工艺早已失传,能在家乡见到用这一工艺制作出的实物对于勾世杰来说实属难得。拨金工艺所呈现出的立体美、层次美更加坚定了勾世杰的决心,他寻找线索、购买材料,准备进行试验。
  试验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用真金箔,此外还需要购置木料、大漆和桐油。金箔价格昂贵,长期反复试验必然耗资巨大。那个年代,普通家庭吃饭都成问题,更别提承担这项额外的支出了。当时勾世杰在平陆剧团做布景设计师,收入不太稳定,为了购买金箔和其他材料,他省吃俭用,克服了很多困难。
  20世纪70年代,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勾世杰终于成功挖掘出了拨金漆画工艺,并在探索中形成了勾氏特有的漆艺绘制方法。此后,他潜心创作拨金漆画,作品获得多项奖励,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他本人则陆续获得“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文化书画界艺术顾问”“山西省工艺美术师”等称号。

家族传承 延续工匠精神


  一项工艺的延续靠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基于留存民族瑰宝的考量,勾世杰的一双儿女勾克勤和勾素勤自愿放弃学业跟着父亲学习拨金漆画制作,致力于将这项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兄妹俩不仅继承了父亲勾世杰的绘画天赋,而且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从处理木料到上漆、砂磨、推光、贴金、拨金……他们跟着父亲一步一步地学习、练习,如今都已成长为优秀的工艺师。
  拨金漆画的精髓在于拨金。“等在木胎上贴上金箔、刷上漆后,漆便遮盖了金箔。这时候需趁着大漆未完全干透的时机,以拨刀代笔拨制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这也是最考验画工水平的地方,如果拨深了容易把薄如蝉翼的金箔拨掉,拨浅了效果出不来,拨金工艺的美感就无法展现,必须恰到好处。”为了熟练掌握这一技能,勾克勤、勾素勤兄妹俩仅这一道工序就练了近10年。
  谈到拨金漆画的制作经验,勾素勤有点儿不知从何说起,她坦言:“经验都是一天天积累下来的,要让我正儿八经谈经验,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是有一点必须牢记,那就是心中有画。”其实,技艺就是在每日的实际操作中不知不觉练就的,这个内化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渐渐丰盈自己的过程。
勾世杰与子女探討拨金技艺

  “拨金漆画技艺关键是看实际操作,比如随着季节的变化,制作时的一些细节也要根据情况有所变化,不能总是按照一个规则和程式来走。”当记者询问哪个步骤最为关键时,勾素勤认真地说:“拨金漆画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而且整个工艺流程是连续的,一环扣一环,哪个环节出错都不行。”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允许有半点失误,正是凭借这样的工匠精神,这项传统技艺才得以承续、发展。以匠心传承技艺,这或许就是勾素勤老师质朴话语中所要传达的内涵。

大胆创新 产品远销海外


  拨金漆画影响力的提升不仅依赖于工匠对技艺的研究和掌握,而且还要注重相关产品的推广与普及。为了进一步弘扬拨金漆画,勾氏家族于1987年创办了新绛县世杰拨金漆画研究所。研究所占地面积408平方米,现有长期工16人,临时工20余人,由传承人勾世杰任所长。   传承拨金技艺必须让拨金漆画走下高阁,走进寻常百姓家,在保持艺术性的基础上增强实用性。现在,拨金漆画已经被创造性地融入平柜、屏风等家庭装饰,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近年来,研究所明确分工、培养匠人,年产量达40余件套,年产值80余万元,实现了效率、效益双提高,产量、产值双增长。更难能可贵的是,勾氏兄妹在父亲的指导下大胆创新画风和技艺,创作出了许多独具风格的作品,产品远销东南亚,为中华文化增光添彩。
  提到未来的发展,勾素勤对记者说:“2019年计划做一些小产品,如客厅装饰画、小屏风摆件之类的,使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更加多元,让拨金漆画在更多的载体上发光发亮。”
  目前,新绛拨金漆画已被列入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勾家在大城市工作的第三代人勾一楷、勾如等也有了回家传承这一民族技藝的想法。我们期待,在勾家下一代人的传承与创新中,拨金漆画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传承人档案


  勾世杰 生于1937年,拨金漆画复兴者,山西省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少年时师从薛仙基,经过多年努力,成功恢复了漆画艺术中的拨金绝技。勾世杰以能漆善画著称,创作出多幅拨金漆画精品。1972年,作品《稻香千里》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20世纪80年代,他在坚持创作的同时,传授子女拨金漆画技艺。如今,他们父子三人已创作出《太行山上》《汾河两岸尽朝晖》《报春图》《凤凰牡丹图》《梅兰竹菊》等书写壮美山河、具有生活气息的作品,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广泛赞誉及漆画界的一致好评。

  勾克勤 生于1969年,自1980年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绘画、书法,主攻山水、人物画。高中毕业后,进修于美术学院,后跟随父亲专职从事拨金漆画的研究与创作,30多年来坚持不懈。在父亲的指导下,与勾素勤共同创作了拨金漆画《朱家角繁华图》,在上海展出。
  勾克勤曾荣获“山西民间工艺美术家精英”称号。2018年5月,作品《关圣大帝》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同年10月,与勾素勤共同创作的《平安富贵图》入选第二届运城市漆画作品展。

  勾素勤 生于1971年,自幼受到父亲的艺术熏陶,酷爱绘画,在校时曾获绘画一等奖。1985年开始随父亲学习传统漆艺绘画,逐步掌握了拨金、描金、贴金、彩绘工艺流程,并在学习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研究、继续探索。
  勾素勤曾荣获“山西民间工艺美术家精英”称号,与勾克勤共同创作的《太行人家》荣获第二届运城市漆画作品展最佳作品奖。

传承谱系


  第一代 陈德仁,山西永济人。
  第二代 薛仙基,生于1903年,卒于1978年,山西永济人。
  第三代 勾世杰,生于1937年,山西新绛县三泉镇义泉村人,至今已从事拨金漆画研究与制作60余年。
  第四代 勾克勤,勾世杰之子,生于1969年,从事拨金漆画研究与制作30余年;
  勾素勤,勾世杰之女,生于1971年,从事拨金漆画研究与制作30余年。
  第五代 勾一楷,生于1996年,山西新绛人;
  史蕊琦,生于1987年,河北秦皇岛人;
  张浩,生于1991年,山西新绛义泉村人;
  张耀庭,生于1987年,山西新绛人;
  勾如,生于1992年,山西新绛人。
其他文献
如果在半小时有氧运动中掌握好强弱节奏,那么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在高强度运动的间隔中加入平缓的恢复时间。同样是半小时的有氧运动,这种节奏有强弱的运动要比节奏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间直觉模糊关系和区间直觉模糊数的粗糙集模型。首先,介绍了区间直觉模糊集,区间直觉模糊关系和区间直觉模糊数等概念。然后,利用区间直觉模糊关系和区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中小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基本情况的调查,提出了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期有效的新机制的具体方案,即建立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课紧密相连运作体系,建立学生开展
大漆艺术穿越历史而来  我囯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国家,是大漆髹饰技艺的发祥地,《韩非子·十过篇》即有“虞舜做食器,流漆墨其上。禹做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的描述。春秋战国时期,漆器由于光亮洁净,具有轻便、隔热、耐腐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替代了青铜器。汉的夹纻,唐的堆漆、金银平脱,宋的素髹与雕漆,清的脱胎,悠悠八千载,大漆艺术穿越历史而来,为中国人的生活增添了千文万华的精彩。  漆画是以天然大漆为
期刊
惯用语在汉语的教学交往中起到着独特的作用,并且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这给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带来较多的麻烦,如何更好的开展惯用语的教学,提高留学生使用惯用语的质量,成为了我们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