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此,在一定的外部条件具备情况下,如校舍、设备、教师、资金投入、教育方针和政策等,校长就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校长应该改变学校发展的内在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学校管理理念,成为新型的领导者。
关键词:现代学校;管理理念;领导者
现代学校管理理念,我们经常在书中看到并从学者们口中所听到,与工作实践中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如果继续沿用多年来的陈旧套路,在报告会上把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当成空洞的口号,危害性会更大。
现代学校管理理念的建构,不仅要与当代教育理念具有内在性和一致性,也有与学校实际相符合的实践性,更要有易于被广大师生接受的独特性、鲜明性和可操作性。介于多年来学校的管理经验,笔者所在的学校对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树立家长、教师、学生三个“第一”的观念。
师资与经费,无疑是影响学校办学的两大突出问题。在当年计划经济的环境下,资金是上级拨的,教职工是上级派的,上级对学校的支持力度是学校办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上级领导在学校教职工的心目中的重要形象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教育的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广大群众对适龄子女入学的需求看,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就近入学原则指导下的相对较差或不先进的学校,而另择他校。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家长为孩子择校的欲望更加强烈。从学校自身的发展角度看,薄弱学校面临生源不足、招生困难、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求发展、上台阶,通过办学竞争力吸纳社会力量对教育的经费资助就成了发展薄弱学校的唯一出路。因此,在教育经费问题上,视家长为第一也是不可避免的。学校的生存与否大都取决于社会,主要是家长的信任。也因为有了信任,家长才肯把孩子交给学校,学生多学校声势也就大了。在物质基础具备的情况下,学校的发展指日可待。因此在管理者眼中,家长第一的理念必须强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高明而意识超前的校长,理应树立教师第一的管理理念。试问学校的工作大部分是教师做,学校发展要上台阶,如果没有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成吗?学校要创名牌、争名校,如果没有名师成吗?校长真正树立教师第一的管理理念,就会不遗余力地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为教师队伍的稳定苦心经营。管理之根本就是经营人心,只有团结人心、调动人心、净化人心,全校教师才会万众一心。
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教师理应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跟学生交谈,把学生真正摆在优先的位置进行班级管理和教学,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家长的信赖,这样才能有利于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真正做到家长、教师、学生这三个“第一”,委实不易。而在以人为本原则的指导之下,随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转变,全心全意去做,也不是难事。如今商业、企业不都称顾客为上帝吗?
二、引导学校积极变革、引导教师研究创新。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追求,不同类型的学校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一些学校习惯于在有关方面的指导甚至指挥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有些学校试图创造出很多自己的包装活力,以所谓的特色来支撑学校的社会地位。学校的追求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向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你真正进入变革和研究状态,学校就有能力影响决策者。只有使他们进入变革和研究的状态,才能通过共同努力发展教育。
这两个指导目标似乎含糊不清,但实际上是明确的。进入研究状态的教师将有能力反思教育,并对学术感兴趣,而不是在学校中追求微不足道的地位,有可能促使学校进入变革状态。学校只有进入变革的状态,才能永远不满足过去取得的成绩,不断追求接近教育本质的目标。不断创造许多真实和新的东西。因此,这两个指导目标是大气的表达,这种气氛是不同学校不同程度的缺陷。
三、领导视己为人,则认己为牛;领导视己为牛,则认己为人。
士为知己者死这句千古流传的名言充分说明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是现代人的发明。但多年来,能否在管理过程中将教师视为人?个人之间的理解也不同。不仅有着时代不同的差别,更有人的个体之间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别。
如果领导者把教师当人看,就会在与教师见面的时候,校长会先问候老师;就会在教师生病的时候亲自上门慰问;在教师过生日的时候送上一份祝福;在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主动的关心;在教师成功的时候与其共同分享喜悦;在教师失误的时候及时给予宽容的帮助。
把教师当人看,我们还必须在机制中保护老师,让老师觉得他是主人而不是仆人。比如教师有没有选择自己工作的自由,有没有对自己工作进行自我评价的权利,有没有自己发展的广阔空间,甚至有没有参与学校决策的权利。
否则,就是把教师当牛看。当一位教师觉得自己在工作中不是一个真正的人,而是一头被人利用的老牛时,就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甚至对自己的工作消极懈怠。一旦发现自己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或其他职位,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
因此,如果校长可以公开这种公牛理论,那么由此产生的人格力量就不容小觑了。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付出代价,不可能每个校长都敢用这种公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创建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和適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大凡校长,可能比普通老师高明一点,否则你怎么会当校长呢?有人认为,优秀教师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更要依靠领导全力培养。就像一棵幼苗茁壮成长,是因为它有更多的阳光、雨露和营养。难怪经常听说不少有才能的教师心理不平衡,抱怨领导没有给予充分发展的机会。
适合教师,意味着是适合全体教师。只要教师自己有为自身发展的积极努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当然,发展必须是层次性的,但至少让教师认为他们所获得的条件是充分的。
创建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实现从命令服从型向自我创造型的转变。同时,要敢于改变不适合教师发展的旧管理理念,即校长不应坚持大多数教师所反对的,而应大力推动实现大多数教师共同的要求。同时,有必要探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机制,使教师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和评价自身发展水平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管理模式。
创建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体系,对实施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无法设想,在一个服从型的管理氛围下,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吗?
现行考试制度,制约着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了使教育适应学生的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但并不是没有存在的空间。至少,我们可以在课程的设计和教育模式中做出努力,让学生们感到师生平等。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在学校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是令人难忘的,学生会觉得学校是自己的精神家园。
五、注重发展,促进学校管理个性化发展。
五站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发展历史的老校。百年的学校有着百年的传统,这种传统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积淀,而且具有丰富的经验积累,这种经历往往与经验的色彩凝聚在一起。如果领导者在学校办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这种经验,将缺乏清晰的时代感和进取的观点,学校工作往往处于停滞和被动的状态。因此,学校重新审视近百年发展的历史轨迹,以现代发展观理论确立学校规范具有特色,教师发展具有特艺,学生成长具有特长的工作总目标,积极实施教育名牌产品战略。在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科和项目领域,如入心德育,智慧数学,快乐阅读,活力科技,多彩艺术,五星体育等,我们将着重构建一个特色的校园文化。坚持个性化的道路发展,积极推进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各级人民的创造力和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学校管理理念是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来实现的。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管理行为,将直接决定着学校管理理念在学校中的落实。因此,学校的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充分认识到现代学校管理理念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管理创新去应对变化,建立新型的学校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服务理念,尊重广大师生,发现自身的优势,激励他们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关键词:现代学校;管理理念;领导者
现代学校管理理念,我们经常在书中看到并从学者们口中所听到,与工作实践中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如果继续沿用多年来的陈旧套路,在报告会上把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当成空洞的口号,危害性会更大。
现代学校管理理念的建构,不仅要与当代教育理念具有内在性和一致性,也有与学校实际相符合的实践性,更要有易于被广大师生接受的独特性、鲜明性和可操作性。介于多年来学校的管理经验,笔者所在的学校对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树立家长、教师、学生三个“第一”的观念。
师资与经费,无疑是影响学校办学的两大突出问题。在当年计划经济的环境下,资金是上级拨的,教职工是上级派的,上级对学校的支持力度是学校办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上级领导在学校教职工的心目中的重要形象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教育的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广大群众对适龄子女入学的需求看,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就近入学原则指导下的相对较差或不先进的学校,而另择他校。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家长为孩子择校的欲望更加强烈。从学校自身的发展角度看,薄弱学校面临生源不足、招生困难、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求发展、上台阶,通过办学竞争力吸纳社会力量对教育的经费资助就成了发展薄弱学校的唯一出路。因此,在教育经费问题上,视家长为第一也是不可避免的。学校的生存与否大都取决于社会,主要是家长的信任。也因为有了信任,家长才肯把孩子交给学校,学生多学校声势也就大了。在物质基础具备的情况下,学校的发展指日可待。因此在管理者眼中,家长第一的理念必须强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高明而意识超前的校长,理应树立教师第一的管理理念。试问学校的工作大部分是教师做,学校发展要上台阶,如果没有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成吗?学校要创名牌、争名校,如果没有名师成吗?校长真正树立教师第一的管理理念,就会不遗余力地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为教师队伍的稳定苦心经营。管理之根本就是经营人心,只有团结人心、调动人心、净化人心,全校教师才会万众一心。
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教师理应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跟学生交谈,把学生真正摆在优先的位置进行班级管理和教学,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家长的信赖,这样才能有利于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真正做到家长、教师、学生这三个“第一”,委实不易。而在以人为本原则的指导之下,随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转变,全心全意去做,也不是难事。如今商业、企业不都称顾客为上帝吗?
二、引导学校积极变革、引导教师研究创新。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追求,不同类型的学校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一些学校习惯于在有关方面的指导甚至指挥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有些学校试图创造出很多自己的包装活力,以所谓的特色来支撑学校的社会地位。学校的追求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向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你真正进入变革和研究状态,学校就有能力影响决策者。只有使他们进入变革和研究的状态,才能通过共同努力发展教育。
这两个指导目标似乎含糊不清,但实际上是明确的。进入研究状态的教师将有能力反思教育,并对学术感兴趣,而不是在学校中追求微不足道的地位,有可能促使学校进入变革状态。学校只有进入变革的状态,才能永远不满足过去取得的成绩,不断追求接近教育本质的目标。不断创造许多真实和新的东西。因此,这两个指导目标是大气的表达,这种气氛是不同学校不同程度的缺陷。
三、领导视己为人,则认己为牛;领导视己为牛,则认己为人。
士为知己者死这句千古流传的名言充分说明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是现代人的发明。但多年来,能否在管理过程中将教师视为人?个人之间的理解也不同。不仅有着时代不同的差别,更有人的个体之间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别。
如果领导者把教师当人看,就会在与教师见面的时候,校长会先问候老师;就会在教师生病的时候亲自上门慰问;在教师过生日的时候送上一份祝福;在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主动的关心;在教师成功的时候与其共同分享喜悦;在教师失误的时候及时给予宽容的帮助。
把教师当人看,我们还必须在机制中保护老师,让老师觉得他是主人而不是仆人。比如教师有没有选择自己工作的自由,有没有对自己工作进行自我评价的权利,有没有自己发展的广阔空间,甚至有没有参与学校决策的权利。
否则,就是把教师当牛看。当一位教师觉得自己在工作中不是一个真正的人,而是一头被人利用的老牛时,就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甚至对自己的工作消极懈怠。一旦发现自己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或其他职位,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
因此,如果校长可以公开这种公牛理论,那么由此产生的人格力量就不容小觑了。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付出代价,不可能每个校长都敢用这种公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创建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和適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大凡校长,可能比普通老师高明一点,否则你怎么会当校长呢?有人认为,优秀教师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更要依靠领导全力培养。就像一棵幼苗茁壮成长,是因为它有更多的阳光、雨露和营养。难怪经常听说不少有才能的教师心理不平衡,抱怨领导没有给予充分发展的机会。
适合教师,意味着是适合全体教师。只要教师自己有为自身发展的积极努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当然,发展必须是层次性的,但至少让教师认为他们所获得的条件是充分的。
创建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实现从命令服从型向自我创造型的转变。同时,要敢于改变不适合教师发展的旧管理理念,即校长不应坚持大多数教师所反对的,而应大力推动实现大多数教师共同的要求。同时,有必要探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机制,使教师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和评价自身发展水平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管理模式。
创建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体系,对实施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无法设想,在一个服从型的管理氛围下,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吗?
现行考试制度,制约着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了使教育适应学生的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但并不是没有存在的空间。至少,我们可以在课程的设计和教育模式中做出努力,让学生们感到师生平等。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在学校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是令人难忘的,学生会觉得学校是自己的精神家园。
五、注重发展,促进学校管理个性化发展。
五站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发展历史的老校。百年的学校有着百年的传统,这种传统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积淀,而且具有丰富的经验积累,这种经历往往与经验的色彩凝聚在一起。如果领导者在学校办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这种经验,将缺乏清晰的时代感和进取的观点,学校工作往往处于停滞和被动的状态。因此,学校重新审视近百年发展的历史轨迹,以现代发展观理论确立学校规范具有特色,教师发展具有特艺,学生成长具有特长的工作总目标,积极实施教育名牌产品战略。在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科和项目领域,如入心德育,智慧数学,快乐阅读,活力科技,多彩艺术,五星体育等,我们将着重构建一个特色的校园文化。坚持个性化的道路发展,积极推进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各级人民的创造力和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学校管理理念是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来实现的。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管理行为,将直接决定着学校管理理念在学校中的落实。因此,学校的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充分认识到现代学校管理理念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管理创新去应对变化,建立新型的学校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服务理念,尊重广大师生,发现自身的优势,激励他们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