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实验教学环节。实验教学环节的训练与锻炼,能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新的时期,开放型实验教学是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在时间、空间、方法、模式、内容、设备等方面全方位开放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职业教育实验教学应该也必须引入开放型环节,而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和职业教育的有效结合,也必然会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在职业教育中开展开放型实验教学,培养职业教育学生能力
实践证明,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在人才的能力素质培养中确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样,采用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在很多方面都会有利于职业教育学生的培养。
1.提高参与实验主动性。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基本上是在老师的要求和监督下完成“要我做”,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我要做”。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任何人都会有兴趣,职业教育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在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下,由于实验是学生自选的、想做的、感兴趣的,因此做起来必然会更主动、更认真,教学效果也会更明显。
2.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我国历来奉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职业教育,这一点尤为重要。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却使这一理性目标难以实现。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在同样的实验要求下,有的学生明显“消化不良”,由于不感兴趣或能力受限,根本不能预期完成实验;而另有一部分学生,却明显“吃不饱”,还希望有更深一层次的探索和研究。在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就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不同能力选作不同的实验,因此可以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3.加强教学训练效果。在职业教育实验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实验时间短,学习内容却很多,大量的信息和一些复杂的操作使学生难以接受,因此学生就采用“粗作”甚至“不作”的方式来应付,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精做”自己设计的实验。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学生介绍大量的应用知识,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来理解、掌握和应用,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知道怎样思考,怎样解决。这就使得学生的素质训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也达到了我们所要求的能力的提高。
4.培养实际工作能力。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对学生的培养注重于培养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而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有其突出的作用。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在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方法的基础上,能让学生自主地设计并进行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挑战自我,并通过努力战胜自己,能培养竞争意识、决断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这些锻炼和能力正是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需要。
二、针对职业教育实验教学现状,开展开放型实验教学
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尽管在许多院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来讲,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我们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生搬硬套地应用,而是要针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及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开放型实验教学。
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分阶段开放实验教学。针对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实施开放型实验教学时可以分阶段进行。在第一个阶段,学生可学会基本的实验的方法和手段,能够做到对基本方法举一反三,运用灵活。这一阶段可以是封闭的。在第二个阶段,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综合和设计型实验,这一阶段是封闭和开放的交叉阶段,学生要在老师的配合下完成。第三个阶段,可以进行较复杂的综合设计型实验,实验过程是开放的,学生要独立进行,使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改编实验教材结构,与开放型教学相适应。实验室实行开放后,与之配套的实验教材必须要实用,要充分体现出开放型教学的特点,适应开放型教学的实施。这类实验教材可以采取自编的方式,对于封闭的基礎性的内容可以细编,让学生自己根据教材做,由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开放型的内容,教材只给出题目、要求、设备的清单,其它由学生自己完成。
3.加强实验老师培养,为开放教学提供人才保证。老师是关系开放型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随着实验教学的开放,对实验老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老师的工作强度。因此,要下大力度培养实验人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育的能力素质,也要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另外还要注意理论课老师和实验课老师之间的联系,加强教学讨论,使老师之间的配合更合理,教学效果更明显。
4.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为开放教学提供物质保证。开放型实验教学,对实验室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就需要增加实验设备,同时实验室每年的元器件品种和耗材数量也要进行补充,仪器的维修费用甚至也要多一些。这些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好,都会影响开放型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
5.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保证开放教学的顺利实施。实验课程的开放不等于放任自流,要考虑到实验秩序和实验的效果,以保证教学质量,这也是实验教学开放过程中最难以把握的问题。在这方面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1)考试考核方法。由于实验过程的开放,学生所做实验的项目、内容等都不同,这就难以进行统一的考核,学生的实验总成绩可以采取基础分加附加分的方法计算,其中基础分和附加分分别要累计到一定程度才可以计分。其中具体的细节可以由有经验的实验老师讨论研究。
(2)加强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实验室开放后,整个管理和协调需要大量的工作,如果能利用校园网建立一个网络系统,就可以减轻工作量,实现实验开放教学的合理化。
随着职业教育院校办学能力和教学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各种实验室会越来越多,实验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实验室的建设为职业教育学生的能力培养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对各个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合理进行开放,实现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学生的能力培养必将步入一个新的台阶,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一、在职业教育中开展开放型实验教学,培养职业教育学生能力
实践证明,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在人才的能力素质培养中确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样,采用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在很多方面都会有利于职业教育学生的培养。
1.提高参与实验主动性。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基本上是在老师的要求和监督下完成“要我做”,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我要做”。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任何人都会有兴趣,职业教育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在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下,由于实验是学生自选的、想做的、感兴趣的,因此做起来必然会更主动、更认真,教学效果也会更明显。
2.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我国历来奉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职业教育,这一点尤为重要。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却使这一理性目标难以实现。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在同样的实验要求下,有的学生明显“消化不良”,由于不感兴趣或能力受限,根本不能预期完成实验;而另有一部分学生,却明显“吃不饱”,还希望有更深一层次的探索和研究。在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就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不同能力选作不同的实验,因此可以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3.加强教学训练效果。在职业教育实验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实验时间短,学习内容却很多,大量的信息和一些复杂的操作使学生难以接受,因此学生就采用“粗作”甚至“不作”的方式来应付,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精做”自己设计的实验。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学生介绍大量的应用知识,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来理解、掌握和应用,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知道怎样思考,怎样解决。这就使得学生的素质训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也达到了我们所要求的能力的提高。
4.培养实际工作能力。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对学生的培养注重于培养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而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有其突出的作用。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在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方法的基础上,能让学生自主地设计并进行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挑战自我,并通过努力战胜自己,能培养竞争意识、决断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这些锻炼和能力正是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需要。
二、针对职业教育实验教学现状,开展开放型实验教学
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尽管在许多院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来讲,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我们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生搬硬套地应用,而是要针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及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开放型实验教学。
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分阶段开放实验教学。针对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实施开放型实验教学时可以分阶段进行。在第一个阶段,学生可学会基本的实验的方法和手段,能够做到对基本方法举一反三,运用灵活。这一阶段可以是封闭的。在第二个阶段,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综合和设计型实验,这一阶段是封闭和开放的交叉阶段,学生要在老师的配合下完成。第三个阶段,可以进行较复杂的综合设计型实验,实验过程是开放的,学生要独立进行,使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改编实验教材结构,与开放型教学相适应。实验室实行开放后,与之配套的实验教材必须要实用,要充分体现出开放型教学的特点,适应开放型教学的实施。这类实验教材可以采取自编的方式,对于封闭的基礎性的内容可以细编,让学生自己根据教材做,由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开放型的内容,教材只给出题目、要求、设备的清单,其它由学生自己完成。
3.加强实验老师培养,为开放教学提供人才保证。老师是关系开放型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随着实验教学的开放,对实验老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老师的工作强度。因此,要下大力度培养实验人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育的能力素质,也要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另外还要注意理论课老师和实验课老师之间的联系,加强教学讨论,使老师之间的配合更合理,教学效果更明显。
4.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为开放教学提供物质保证。开放型实验教学,对实验室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就需要增加实验设备,同时实验室每年的元器件品种和耗材数量也要进行补充,仪器的维修费用甚至也要多一些。这些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好,都会影响开放型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
5.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保证开放教学的顺利实施。实验课程的开放不等于放任自流,要考虑到实验秩序和实验的效果,以保证教学质量,这也是实验教学开放过程中最难以把握的问题。在这方面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1)考试考核方法。由于实验过程的开放,学生所做实验的项目、内容等都不同,这就难以进行统一的考核,学生的实验总成绩可以采取基础分加附加分的方法计算,其中基础分和附加分分别要累计到一定程度才可以计分。其中具体的细节可以由有经验的实验老师讨论研究。
(2)加强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实验室开放后,整个管理和协调需要大量的工作,如果能利用校园网建立一个网络系统,就可以减轻工作量,实现实验开放教学的合理化。
随着职业教育院校办学能力和教学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各种实验室会越来越多,实验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实验室的建设为职业教育学生的能力培养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对各个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合理进行开放,实现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学生的能力培养必将步入一个新的台阶,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