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屈肌腱转位联合康复锻炼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来源 :浙江创伤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ei2007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中应用长屈肌腱转位治疗联合术后康复锻炼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2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所有患者符合纳入条件,且给予长屈肌腱转位术联合术后康复锻炼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恢复优良率为11例(91.67%).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的背伸、跖屈活动度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患者治疗后的跟腱完全断裂(ATR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长屈肌腱转位术联合术后康复锻炼明显改善了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踝关节活动度以及踝关节功能,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为研究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prestressed concrete,PC)框架的抗连续倒塌能力,文章设计1榀2层2跨预压装配式PC平面框架进行底层边柱柱拆除试验,对其裂缝发展、变形能力、破坏模式进行探究.研究表明,预压装配式PC框架在边柱失效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抗连续倒塌能力.在试验加载过程中,框架的混凝土裂缝开展与破坏集中在边柱失效跨内两侧梁端与框架柱牛腿结合部,框架柱以及远离失效边柱的框架梁基本完好.在倒塌阶段时,框架内部的预应力钢绞线产生的轴向拉力为结构提供了较大的承载力;普通钢筋由于在梁柱结合处
为了探究柴油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柴油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氢氧化物(NOx)转化效率影响因素,文章利用AVL BOOST仿真软件对催化器的化学反应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后处理系统的催化反应过程;当排气温度处于310~490℃范围内时,SCR催化器的反应效率最佳;在最佳转化温度下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皮质粉碎和青中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相关性.方法 从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124例的股骨颈骨折进行回顾分析.收集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情况、损伤机制、Garden分类、Pauwel分型、股骨颈皮质是否粉碎、术前等待时间、复位方式等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AVN)分为AVN组和非AVN组.使用独立的t检验或卡方检验来确定两种方法之间的显着性差异.再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一共21例发生了AVN(16.9%).损伤机制(RTA
目的 比较跗骨窦微创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治疗对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4例跟骨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入路,对照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关节功能评分、复位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分别为(64.58±16.78)分钟、(31.23±9.46)ml、(8.09±1.63)周、(4.17±0.57)cm、(8.83±1.75)天]
文章基于130 nm SiGe Bi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一种1×7的二分频器链,链路前四级采用电流型逻辑(current mode logic,CML)实现,后三级采用电压型逻辑(voltage mode logic,VML)实现;并设计了电平转换模块,解决2种形式电路匹配问题,实现链路前后的级联.此外完成了分频器链的版图设计,尺寸为1146×647μm2,并对分频器进行仿真实验,在20 G Hz的输入信号下,得到156.25 M Hz的信号输出,实现128分频.最后进行系统仿真,将该分频器链应用到锁相
目的 观察艾司氯胺酮用于小儿骨折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128例四肢骨折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均行全麻条件下的骨折手术治疗,研究组麻醉诱导及维持阶段增加艾司氯胺酮静脉滴注.记录手术及麻醉恢复指标,术后进行FPS-R和Ramsay评分,检测血清NE和Co含量,统计自控泵镇痛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各时间点FPS-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
目的 研究影响创伤性脾破裂行保脾治疗效果的风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余姚分院收治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基础资料、影像数据及预后,利用logistic回归对保脾与脾切除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阐明影响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行保脾治疗的显著性风险因素.结果 研究纳入创伤性脾破裂病例共195例,其中男性140例(71.79%),平均年龄47.07岁(11-87岁).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患者148例(75.9%),其中腹腔其他脏器
文章研发了一种新型非对称摩擦阻尼器,提出简化力学模型,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验证,最终基于试验结果在经典弹塑性模型基础上考虑空程的影响,从而可准确表征该阻尼器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阻尼器设计受拉峰值阻尼力最高可达30kN,而受压峰值阻尼力接近于0,满足双向性能化差异的目标.仅通过预压螺栓调节预压预紧力可改变该阻尼器的峰值阻尼力,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该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非对称力学性能,适用于柔性非对称构件的变形耗能研究需求.
目的 探索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胸椎旁阻滞联合全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于患者氧化应激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5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使用单纯全麻的2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胸椎旁阻滞联合全麻的26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术后疗效.结果 在T1-T3时期,对照组患者的HR与MAP均明显高于T0时期,研究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在T4-T7时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期的CRP以及Cor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研究组患者在这一时期的CRP与Cor均低
目的 探讨改良双导丝技术在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院2016年10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经DSA或CTA证实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并符合支架置入指征的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25例,以改良的双导丝技术行血管内支架置入;对照组25例,以单导丝技术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比较两组患者支架置入情况,血管狭窄程度;采用Malek评定法观察随访期内有无神经功能缺损和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并发症如支架发生闭塞,断裂,移位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支架植入成功率均为100%,术中均未发生血管痉挛、导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