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历史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有效教学”一直以来是课程改革中的热门话题,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实现有效教学,上成高效历史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想谈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思想上,要切实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观念转变,思想就解放了,改革就顺利了,社会就进步了。所以,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要在历史课堂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首先,教师在思想上应该认识到教学一定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历史课堂上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想学、能学、会学、乐学,最后学有所成;其次,教师的思想上还要有这样一个认识,那就是,教师要想方设法,穷尽所能地利用各种工具、手段,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尽可能大的能力,但学生却投入了最少精力,最少时间。这样的历史学习应该是“低消耗,高效率”的,通过历史老师有效的教学,学生的提高是很大的,进步也是显著的。
  思想决定方向,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决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就一定会有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有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就一定会有一个学生发展程度最高的平台。
  二、实践上,要切实付诸有效教学的行动
  历史课在初中是一小科、副科,普遍被轻视,但其内容不少,任务不轻,时间不多。如何在四十五分钟内实行有效教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
  历史教学的实践证明,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决定着课堂的成功与否,所以要备好课,备好课首先要备好教材,这就要求老师依据《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点、重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同时注意取舍,注意整合,以帮助学生顺利建立知识树。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其次要备好教法,孔子说:因材施教,合理的方法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采取何种方法,既要根据知识难易,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之中,历史知识串联法、历史点面交叉法、历史对抗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趣味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方法的使用,效果都非常不错;最后要备好学生,美国教育家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能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那我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而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所以备好学生也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我们要考虑学生的真实状况,加强备课的实用性、针对性、目的性,从而去激发学生潜能,实现有效的历史教学。
  2.要进行精彩的课堂教学
  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在课堂模式上,我通常采用:导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提高-练习检测-小结。关于这六个环节,实施情况如下:
  导入,要简洁明了,要有启发。导入方法很多,我通常采用设置情景法和设置悬念法导入。比如我在讲授《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我播放了《神六发射和回收实况录像》,指出这是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傲人成果,它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那么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何时?有哪些成果?这样,既有吸引学生的情景,又有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自主学习,在这一阶段,我首先会向学生揭示学习目标,然后我会提出一系列的针对性问题,布置学生快速学习,步骤如下:(1)通读课文,全面感知,该勾画就勾画,该圈点就圈点;(2)结合目标,针对问题,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初步找出答案,理解答案,同时记下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
  合作学习,这一阶段是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是小范围讨论交流,比如同桌之间,前后座位四人之间,小范围合作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小组内碰撞、争论、探究,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个问题都要讨论交流,以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向正确答案方向前进,当然也尊重保留个人想法。
  交流提高,这一阶段是在老师指导下,在全班范围内,进行生生个人互动,组际交流互动,师生提高互动。这过程中间,老师要适时地不断地引导、点拨、纠正、补充,学生则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进一步整理、修正、完善答案。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辩论中收获。
  练习检测, 这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当堂巩固,及时反馈,过关检查,每节课教师都可以准备一份课课练,学生当堂完成,然后师生共同探究答案,共同纠正补充,形成共识,以达到对知识点再认识再巩固的目的。
  小结,这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条理化、网络化,通过小结,学生既能明白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成果,又能更好的记忆理解知识点。我通常会引导学生自己回忆小结,这样一个自我内化的过程,通常都会更好地使学生理顺知识,把握精华,升华思维。
  一节历史课的以上六个环节,导入吸引人,自学锻炼人,合作提高人,检测巩固人,小结理顺人,有效的教学模式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有效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勇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不平等关系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表现。老师高高在上,是命令者、控制者、专制者,有效教学要求,师生应该平等、自由、宽容、合作,历史教师应该引导、促进、参与,只有这样,历史的课堂氛围才能愉悦,课堂互动才能热烈,学生的心理才安全,精神饱满,思维才活跃,热情才高涨,学习才有效。
  2.要大胆鼓励学生质问疑惑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学习就会有疑问,可贵的是敢于提出疑问。学生勇敢的质疑能敲出智慧之火,点燃希望之灯。所以,在历史课堂,我们要大胆鼓励学生质疑,创造条件启发学生质疑,想法设法引导学生质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要积极帮助学生以史为鉴,形成认识
  历史,说白了,就是过去的人、物、事,它是人类生活的传演、变迁,是人类走过的路途。学习历史如果仅仅是记忆理解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点是肤浅的,联系现实,看透过去,积极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提高素质才是历史课的真正价值。传承文明,弘扬精神是历史课的真谛,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积极帮助学生穿越时空,以史为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还需要我们继续实践探索,荷兰著名画家梵高曾说:相信我吧,实实在在,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是投机取巧,哗众取宠。我相信只要每一个初中历史老师能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不断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初中历史的课堂定会“低耗高能”“大放异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土山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中职生顶岗实习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以及其身份的特殊性,导致不少管理主体管理低效或无效,需要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笔者努力探索学生自我管理中同伴教育这一有效形式,力求
1%S-诱抗素·吲哚丁酸WP在水稻苗期使用,具有促进根系分化、矮化秧苗、壮苗、增加水稻有效分蘖、增强植株抗逆性、提高产量等效果,其最佳使用量为1%S-诱抗素·吲哚丁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重要载体,拥有一份好的高质量的地理导学案是学生进行有效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地理教师提高教学实效的得力助手。  一、导学案使用的原因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限时讲授,师生、生生之间合作学习,学生踊跃展示。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要实现这一教学过程,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基于我们学校学生的基础,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课时紧,任务
历史学科所涉及的知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风貌。本文立足于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提出教师要以自身素养为引领,打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留白”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观点。它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中国画的留白,留得其所,使得观画者的思绪在那白而不空中徜徉。不留白,便不能显出着墨处的美妙。留白与着墨相对,两者互相依存,相得益彰。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教学中的留白给教学者和学习者自主的权利。教学中的
为了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所采煤样的代表性,使所得精煤指标能更好的指导生产,自行设计了刮臂式采样机,在精煤采样工作中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2009年,是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的一年,主要表现为投融资与并购压力不减、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信贷不稳定。任何企业包括中国的服装企业在内都处在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要拓展壮大就
当我们明确中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的同时,势必要重新界定政府的角色。理论界曾经探讨的有限政府,凯恩斯的大政府再到“几乎没有企业的哪个方面是政府不能干预”的新公共行政理念
高效的课堂可以从孩子们开心的歌声、笑声里得到验证,音乐可以带给孩子们满足、快乐与自信。作为音乐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主动地人让孩子们快乐
【摘 要】想要让“脚手架”模型更好的推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师应当做好教学目标的设计,让课堂教学模式更为多元,同时,也要有针对性的展开对于学生的辅导。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脚手架”,都能够共同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脚手架”模型;信息技术;学习环境;设计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脚手架”模型往往能够很好的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脚手架”模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