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与“施肥”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h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所谓“教书育人”。而在教育日趋功利化的今天,思想方面的教育往往成为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尤其是高中阶段,思想方面的教育更是无暇顾及,教育往往滞后于问题,教育者显得很是被动。高中生开始观察社会、认识人生,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这一时期也是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思想品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人格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终生发展,因此,思想方面的教育对其今后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忽视不得。
  现在的高中生已经是90后,心理成熟虽然比较早,却又很难蜕去幼稚的底子,在他们身上往往表现出自我意识强而自制能力差,独立意识强而又缺乏自立能力,喜欢追求个性却很容易迷失自我,渴望成功又缺乏耐心和意志力,不能善始善终,有良好的学习愿望而又苦于不得其法,往往事半功倍。因此 ,每当他们惹了麻烦,做了错事,或伤害了他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主动承认错误而是如何逃避责任;每当他们遇到考试失利等困境时,最先想到的不是自身努力的不足,知识的欠缺,方法的失当,而是习惯于悲伤、沮丧、悒郁、愤懑,缺乏深沉的自省意识。这些不良的行为和心理会妨碍其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影响其人格发展。基于这种喜忧参半的状况,作为教师,就是要长善救失,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这好比园丁培育栋梁之材需要给树苗剪枝和施肥,既要“修枝打杈”,又要补足营养,这样树苗才能茁壮。否则,就是对学生的前途不负责任,就是失职。
  所谓“剪枝”,就是剪去旁枝斜杈,即帮助学生改掉不好的习惯(上课打瞌睡或课堂上搞小动作,生活懒散,做事情不认真,没有耐心等)、不良的作风(厌学逃学、违反校规校纪、早恋、泡吧、抽烟、酗酒、打群架、过分追求时髦等)、不健康的心理(自卑、自私、自闭,自我为中心、逆反等)。要想找准这些旁逸斜出的枝杈,作为教师,必须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熟悉学生的性格特点,洞察学生心灵深处的活动,这样才能抓住要害。
  “枝”找准了,怎么“剪”呢?
  首先,教师对于这些“旁逸斜枝”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生身上的一些问题不是品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情绪问题、习惯问题,甚至根本不是什么问题,而是一些正常的现象。“无错教育”这一现代教育新理念告诉我们:成长中的学生是无错可言的,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是成长发展中的必然。毕竟他们还只是待成熟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学生有巨大的潜力和较强的可塑性,教师应该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心平气和地直面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这并不意味着放纵学生,相反能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其次,选取恰当的时机适时教育。作为教师,对学生在人生道路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既不能掉以轻心,听之任之,也不能简单粗暴,批之了事,而要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选择恰当的教育手段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改掉不良作风。种庄稼强调“不违农时”,打仗强调不误“战机”,教育学生同样也应讲究把握教育的“时机”。所谓教育时机就是教育者要依据学生的心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里进行教育。比如有的学生生活比较懒散,上课总迟到,如果总是在他迟到的时候批评,他会不以为然。相反,如果在他没有迟到的时候予以表扬,进而提出要求,效果会大不一样。
  (一)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意识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课程的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也是思想教育的一部分。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学生的学习品质、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等德育目标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在课堂上一点点渗透,从而使之润物细无声地、自然而然地流进学生的心田。
  (二)主题班会、专题报告会强化。现在高中生的学习任务较重,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适当组织学生开主题班会或专题报告会,一方面可以换一换心境,调整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利用小范围的班级教育活动来达到教育某种目的。比如针对班规校纪中的带手机上课、男女生交往过密、泡网吧、仪容仪表等现象组织学生研讨交流,以廓清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于某一阶段学生中存在的热点、焦点问题可以以专题报告会的形式作正面的宣传教导。
  (三)班团活动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是“知识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自己学会的”,思想教育也是如此,要让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行为的实践来提高认识。班团活动是教育学生的有效教育资源,在活动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发现、捕捉有意义的活动资源,就地取材,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如比赛、游戏、实践、服务,让学生的德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变和提升。或开展校本课题研究,诸如传统美德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计划有组织有成效地实施,让学生在活动中互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优良的道德品质(孝敬父母、谦恭礼让等)、良好的行为习惯(按时起居、做事认真等)、美好的人格品质(勤奋好学、自律自省、乐于助人、宽容大度等)对其心灵的滋润,让这些成为学生内心的追求,从而使其学会自立自律、自省自强,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总之,对学生的教育,要力戒态度粗暴生硬,挖苦讽刺,更不能使用过激语言甚至体罚学生。不能把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都归结为品质问题,恨之入骨,上来几板斧,必欲除之而后快,操之过急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应该着眼于未来,在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予以必要的导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多一点细心和耐心,多几许宽容和必要的理解,再多几分爱心,对每一个学生都抱一定的期望,给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使其成功地步入人生的航道,坚定地走向未来,相信每一朵小花都会绽放出美丽的花瓣。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怎样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  关键词:小学生 自主学习 策略    教育家埃德加?富尔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期刊
一、反思溯源及意义浅谈    美国学者斯冈1983年发表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斯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反思使教师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  反思是教师丰富教学实践智慧的工具。  反思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个标志。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然之路。
期刊
字音。俗称“天下第一题”。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常考内容。历年《考试大纲》对此考点的规定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要求为识记?A。  纵观近几年字音考题来看,重点考察同学们把握不准造成误读的几类字音:(1)形声字,(2)形近字,(3)同(近)音字,(4)多音字。中国汉字繁多,单凭一个“记”字无法调动学生复习备考的积极性。如能在以上几类字音寻求突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一、形声
期刊
[摘要]:  美术教学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通过教学形式不拘一格和教学方法的多种多样,让孩子有感而发,有感而画,改变老师被动教授美术技能改为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内心主动想表现。教学效果在美育体验中初见成效。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 创新精神 创造力    人们常说教师教学活动是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少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课标特别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使人类的文化精神内核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以上新课程目标的实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社会调查。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社会调查,是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育的需要。本文就社会调查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农村 小学 品德 调查 探微    教学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农村小学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
期刊
随着我市通村公路建设的逐步进行,如何管理和养护好已建成的农村公路,提高农村公路的使用年限和质量标准,使其连续、稳定地为广大农民服务,是目前我市基层交通工作者仍旧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现今,我市农村公路的建设速度虽快,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却相对滞后。为提高农村公路的好路率和完好率,解决农村公路失养的严重状况,开创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新局面,现就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期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古今传送的名言生动地再现了阅读与写作的辩证关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根据多年的教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做法。    一、丰富学生生活,为习作充实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感来。可目前学校普遍反映出学生学习生活单一,其原因(1)是安全问题。当代家庭大部分都是三口之家,独生子女是家长心肝宝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则是语文能力的运用和展现。  关键词:阅读 写作 关系    阅读与写作可谓“唇齿相依”不可分割。没有了阅读,写作就如无源之水,终将枯竭;离开了写作,阅读就好比没有航标的航船,做毫无意义的航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则是语文能力的运用和展现。如何做好阅读与写作的工作,这是
期刊
摘要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目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创设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佐以之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实践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理论,但是无可避免地泛起人本主义的沉渣;时隔一年,马克思恩格斯携手合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沿着“分工、私有制与‘异化’及其消除一一共产主义”的逻辑路径,彻底清算了人本主义的刻痕,把共产主义及人的发展完全置于实践的唯物史观之域。比较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