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重金属吸附树脂的微波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 :材料科学与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微波辐射促进化学反应技术,引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纤维素上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来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吸附树脂,研究了树脂合成因素对Cu^2+吸附性能的影响.对树脂结构进行了FTIR测试,并对其吸附铜离子后形成的络合物进行了XPS性能测试.研究表明:在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下,树脂对Cu^2+的吸附率为99.2%,吸附容量为49.6mg/g;用8%NH3·H2O作为淋洗液对树脂洗脱再生,洗脱率在85%以上;当吸附树脂重复使用7次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率仍可保持在90%以上;XPS测试证明吸附树脂与重
其他文献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钛衬底上制备了钛酸钡铁电薄膜.利用x射线(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等手段研究了电流密度和电解液浓度对微弧氧化薄膜的化学成分、相组成、结构和表面
采用Python脚本语言对ABAQUS的前处理模块进行二次开发,将铣削力依次加载到铣削区域各点,获得由让刀产生的轮廓度误差与装夹布局关系数据;根据多元非线性回归理论建立以支撑
通过对2024铝合金在不同时效制度下硬度和导电率的测试及统计分析,提出了用于替代室温下自然时效的一种新时效制度,对两种时效制度下的2024铝合金进行了拉伸、疲劳、腐蚀、疲劳裂主展速
9月底,政府决定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在优惠政策刺激下,中国车市于10月开始反弹,并在11月创下了单月产销量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汽车市
采用手工精细加工板状双哑铃拉伸试件,并配以恰当的加强块,避免了因试件较短和加工等引起的夹持段压坏、从夹持段拔出及试件在试验段根部破坏等问题,成功地实施了短试件(热压法
本文报道了新疆乌鲁木齐县石人沟采集的8种不同属的地衣,并对其地衣体和子囊盘形态结构,以及子囊、子囊孢子和侧丝等解剖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和初步鉴定。
利用Formaster FTM-4型膨胀仪对Fe-17Mn-5Si-10Cr-5Ni合金的形状恢复特性进行了分析,测得了恢复应变随加热温度变化的连续曲线.结果表明,合金在加热恢复前后,其热线性膨胀系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制备的研究状况,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二氧化钛薄膜、反电极、染料和电解质的设计思路及制备情况,并讨论了制备方法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
在Ti-Al-Cr-Nb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基础上,采用粉末冶金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添加Al2O3、石墨烯的石墨烯/钛铝合金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并考察了600℃高温下石墨烯含量对Ti46Al2Cr
为改善铝电解惰性阳极用NiFe2O4尖晶石材料存在的不足,制备了不同金属Ag含量的Ag-NiFe2O4金属陶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微组织,由X射线衍射分析化学成分,研究了Ag-Ni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