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促进小学英语会话教学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i23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是语言的载体,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文本情境的激活和相关话题的情境创设,把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有助于激活知识的语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话题的能力。笔者在小学英语会话教学中,强调以与话题相关的情境贯穿整个课堂教学,通过活动和问题导引,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体验话题、理解主题意义、运用话题语言、表达自己观点。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英语Book 5 Unit 3 B Let’s talk为例,这节课是“人与自我”主题中谈论自己喜欢的物品的B部分,它承接A部分话题“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I would like...”之后学习主要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My favourite food is... They’re delicious”和单词delicious, favourite以及其他食物类词汇,是在原有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的拓展。在这节课上,笔者把主题“人与自我”扩展到相关联的“人与社会”的主题上,通过构建有意义的情境和真实的语境,渗透潮州本土饮食文化,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本课新单词,掌握新句型的基础上,达到即时运用输出的效果。
  一、创境导说
  本环节重在创设话题情境,激活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感知话题,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T: On National Day, my friends came to Chaozhou. They ate a lot of Chaozhou food. What do they think of Chaozhou food? Let’s watch the video.
  T: What food do you see in the video? Tell me, please.(学生回答问题)
  上课伊始,笔者直奔主题,以潮州人喜闻乐见的三种食物(beef hotpot, fish balls, fried tofu)引入,领读食物名词,渗透delicious的拼读,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话题的好奇心和期待,然后布置本节课的任务:著名英语老师田湘军老师到学校访问,我们要帮食堂设计一份菜单招待客人,请同学们推荐自己了解的潮州美食。这里提出的任务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新知识,具有明确的目标和驱动力。
  二、入境品说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品读对话话轮,思考语言形式,获取语言支撑,锻炼语言能力。对话是谈话双方关于某个话题所展开的评述、独特感受的表达或者信息的互换,一个好的对话与交谈双方的谈话策略有关,即如何提问,如何回答,如何评价,如何转换话题,如何做到得体、有礼貌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有所渗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对话策略,让对话高质量、顺畅地进行。
  T: Now you know each other’s favourite food. How about our friends Zhang Peng and Sarah?
  T: What’s Zhang Peng’s favourite food?(引导学生用句子Zhang Peng’s/ His favourite food is...进行猜测)
  T: What’s Sarah’s favourite food? Guess again.(学生猜测)
  教师通过有感情的引导语,激活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把Zhang Peng和Sarah作为朋友来了解他们的favourite food,避免把教材里面的对话单纯作为文本知识来学习。紧接着,教师采取视听结合的手段,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理解对话,再通过问题设置、适当留白等方法,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考、猜测和讨论,对话文本,理解文本,激活思维,促进初步运用话题语言的能力,为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
  三、拓境畅说
  在学生经过一系列情境任务活动训练后,教师可以再创设情境,设计活动,把与话题相关的语言整合起来,拓宽话题,增加话轮。这一环节强调以社会生活统和、调动学生既有的书本知识。在本课中,笔者设计“为来宾设计菜单”的小組情境活动,鼓励学生将以前学过的相关主题-话题语言整合起来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建立起主题语言图式。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须从对方的立场去考虑、猜测其可能会喜欢的潮州食物,在发展语言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渗透了关心别人、关爱别人的良好品格培养,同时学会关注家乡饮食文化以及更好地推介家乡著名的饮食的方式。
  上述几种情境创设,实际上形成了任务链,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教学呈阶梯式层层推进,为学生提供感知语言、练习语言、观察语言、建构语言和运用的机会。真正有效的情境创设把真实的任务带入课堂,把学生的情感融入情境中,产生内驱力,以情激趣,以境萌辞,以境诱思,促进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广东潮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黄佳锐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药物监测提高围手术期手术预防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3月和2010年3月Ⅰ、Ⅱ类切口手术病例各130例,评价分析药物监测前后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结
随着农业全程机械化的不断推进,自动化也是农业机械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全程机械化的实现离不开自动化技术。农业全程机械化的实现不但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可以解放人
目的了解2007-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做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融合,全国各地高校开展了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活动。本文分析了网络平台建设中的常见问题,提出高校应用数字媒体技术丰富网络教学建设内容,改善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平台应用水平,把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过程,从而推动教学改革,使“线上线下教学”课程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信息时代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数字媒体;网络教学平台
目的调查山区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细菌分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法。结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双向8车道连拱隧道中墙及二衬结构进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设计中需注意的关键点。
目的探索医院感染在急诊科的隐患与管理。方法对医院急诊科地理环境易污染、急救工作繁忙、急救器械使用率高、器械未能及时有效消毒、医护人员医院感染认知程度偏低等问题进
目的研究比较近年来奇异变形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1—2006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奇异变形菌288株,使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6种抗菌药物的
目的调查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病区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常规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琼脂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鲍氏不动杆菌最常出现于痰标本中,占60.7%,其次是分泌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好!很荣幸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的委派参加《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在此,谨向学报表示诚挚的祝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