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住院血液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来源 :饮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nengxian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接受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之后对患者消极情绪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血液肿瘤患者随进平分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医护一体化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88.24%),患者负面情绪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肿瘤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医护一体化护理服务可促进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进而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血液肿瘤患者;医护一体化护理;生活质量;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222―02
  血液肿瘤为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内容上主要包含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数血液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存在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提高均产生严重影响[1]。在本次研究中,对34例血液肿瘤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服务之后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68例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1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4例,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服务。对照组性别:男20例,女14例;年龄:25-78岁,平均(51.7±3.4)岁。观察组性别:男18例,女16例;年龄:26-77岁,平均(50.8±2.9)岁。纳入标准:被确诊为血液系统肿瘤,未存在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主要为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和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具体护理表现如下:①由优秀护理人员和临床医生共同组成护理小组。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积极向患者介绍科室及病床环境、主治医师、负责护士,拉近护患距离,促进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得到尽快消除。②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治疗、预防知识,并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作为依据,由医师和护士进行商议之后为患者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同时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给予有效合理措施,促进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护理人员多为患者讲述治疗取得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树立其乐观的态度,积极培养医生进行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③加强实施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环境的整洁和干净,将病房光线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患者营造安静、整洁、舒适的的休息环境。同时护理人员及医师加强对病房进行巡查,积极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④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及医师实施相关操作时须保证动作的轻柔,尊重患者个人隐私,应用亲切语言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患者更好的关心和帮助。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负面情绪缓解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做详细记录。
  1.4护理效果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主要应用汉弥尔顿抑郁量表(HAMH)、抑郁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负面情绪越严重。应用健康调查问卷方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含社会职能、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健康状况。评分>85分为优,75分<评分<85分为良,60分<评分<75分为可,评分<60分为差。
  1.5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进行X2检验、t检验处理,研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相应处理,以P<0.05表示2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负面情绪的缓解情况
  接受相互护理服务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感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2.2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接受相应护理服务之后,观察组、对照组的生活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7.06%、88.2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详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血液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在治疗上存在较大难度,且治疗时间长,病情缓解速度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患病后,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生理及心理压力,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影响疾病的整体质量效果。在患者住院接受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服务,可促进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对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2]。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是由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通过组成护理小组,通过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了解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在护理过程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护理服务。在护理过程中,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加强沟通与合作,保证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可全程接受到优质的治疗及护理服务[3]。在本次研究中,对34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服务之后,该种患者存在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在血液肿瘤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医护一体化护理服务,可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杨,张海燕,李玉芬,等.医护一体化护理促进食管癌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5,10(09):115-116.
  [2]蒋艳,彭小华,宋锦平,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13(05):350-351.
  [3]俞玲英,管学妹,庄丽萍,等.医护一体化品管圈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护理,2015,08(01):98-9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心理安慰在口腔拔牙诊疗过程中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通过随机对临床100名不同原因导致患牙无法保留而需要拔除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50名患者给予椅旁心理安慰配合进行麻醉及拔牙手术,另外50名患者在告知患牙需要拔除后直接麻醉拔除,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接受程度,进行分析。发现直接治疗的50名患者满意度只达到百分之三十四。结论: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尤其是拔牙手术中患者面对未知的恐惧,心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216―02  品管圈即质量管理小组,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1]。ICU患者不但病情危重,而且常伴有焦虑、烦躁等心理负面情绪,易激惹、与人
一般人认为颈椎病无非是颈背疼痛,没什么了不起.殊不知颈椎上承头颅下接躯干,神经血管分布交错密集,处于人体神经中枢的重要部位,还是脑血循环的必由之路,故而是人体事故的多
【摘要】短链脂肪酸是由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结肠厌氧菌作用下酵解的产物,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其是结肠粘膜最重要的能源物质,可刺激粘膜细胞增殖,粘液产生和粘膜血供,对预防肠道功能紊乱、抑制炎症、癌变等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在肿瘤细胞,其具有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分化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关键词】短链脂肪酸;来源;结肠;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5.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属于世界性的难治病.之所以难治,关键在于其致病原因复杂,发病机理复杂,临床表现复杂,发展变化也复杂.对于复杂的难治病,如何发挥中医的优势,突出中医的
【摘要】《中药学》是中医药专业重要的课程之一,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都是必考科目。中药学知识是学生毕业走上中药工作岗位不可或缺的,而且要求能够应用到临床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实践紧密结合。本文将对案例教学法在中药学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药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R9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
吕炳奎教授是解放后我国的中医教育学家,中医“泰斗”.他不但忠实地执行和捍卫毛泽东同志亲自制定的中医政策,为解放后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他本人中医医术
【摘要】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社区确诊并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他们采用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从而得出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
【摘要】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效果分析。方法:将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共计6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出院常规宣教指导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7月到2011年7月共计8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在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宣教指导的同时实施既定的随访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效果进行记录,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由56.7%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