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安慰在口腔拔牙手术中必要性的研究

来源 :饮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live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心理安慰在口腔拔牙诊疗过程中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通过随机对临床100名不同原因导致患牙无法保留而需要拔除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50名患者给予椅旁心理安慰配合进行麻醉及拔牙手术,另外50名患者在告知患牙需要拔除后直接麻醉拔除,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接受程度,进行分析。发现直接治疗的50名患者满意度只达到百分之三十四。结论: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尤其是拔牙手术中患者面对未知的恐惧,心理安慰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安慰;口腔拔牙手术;晕厥;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215―02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场合中建立起来的医生与病人及其家属的关系就是医患关系,这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1]季建林老师的这种说法很形象的说出了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人际关系本就复杂,尤其是医院这种特殊而且敏感的场合,如何在这个特殊的社会里维护好这种迅速建立起来的特殊人际关系,心理安慰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影响。在口腔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椅旁心理安慰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辅助治疗方式,是通过医护人员的语言或行为暗示消除患者面对未知治疗时的紧张及恐惧心理,引导患者放松身心,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口腔疾病多种多样,例如牙髓炎的患者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残根、残冠、乳牙滞留等的患者需要拔牙;牙列不齐的患者需要正畸矫治等等等等,其中最让患者感到紧张不安的莫过于拔牙手术,在实施口腔拔牙手术过程中这种心理安慰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的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手术,患者面对这种手术时往往会出现明显的紧张、焦虑与不安。而拔牙前的麻醉更是加重了这种不安,如果没有合理的心理疏导,患者可能因为恐惧、疲劳、疼痛甚至饥饿等等原因在进行术前麻醉时出现一过性的中枢性缺血,导致晕厥的发生。一旦发生晕厥,应立刻停止注射,给患者平卧,头低位,并保持呼吸道通畅,芳香胺、酒精或氨水等刺激呼吸,吸氧和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救治。虽然发生晕厥后抢救及时,患者很快就能恢复清醒,然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但加大了手术的难度,导致无法正常进行拔牙手术,更是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阴影。12~40岁口腔门诊治疗经历欠缺的患者是口腔门诊治疗并发晕厥的高危人群,口腔患者进行治疗前心理准备充足与否对并发晕厥反应的影响较大。[2]因此为了避免晕厥的发生在严格遵守拔牙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同时,术前应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以消除紧张情绪,同时避免空腹进行手术。
  临床上随机给予100名需要拔牙治疗的患者进行实验治疗,包括阻生齿的拔除、乳牙滞留的拔除、正畸拔牙、或者无法保留的残根残冠等等多种疾病,其中60名男性患者,40名女性患者,六十岁以上老人40名,十五岁以下儿童20名,青壮年40名。其中50名拔牙患者(随机分配:男性30名、女性20名、老人20名、儿童10名、青壮年20名)配合有医生在椅旁细心介绍需要如何进行拔牙手术,麻药注射的方式和过程,同时耐心的倾听和解释患者的疑问,通过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消除其紧张与不安的情绪,然后在无痛的情况下拔出患牙;另外50名患者(同样随机分配:男性30名、女性20名、老人20名、儿童10名、青壮年20名)在告知病牙需要拔除后直接进行拔牙手术。治疗结束后要求患者填表进行满意度和患者接受程度调查,结果显示:配合有心理安抚的患者满意度达到百分之百,48名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另有2名乳牙滞留儿童因实在害怕,无法顺利进行手术,但患儿家属表示理解;直接治疗的50名患者中有33名表示不满意,满意度只达到百分之三十四,其中8名儿童因害怕直接哭闹拒绝拔牙,10名老年患者拔牙后出现头晕等不适,测量血压后发现均较拔牙前有所升高,老年患者大部份不满意。我们分析原因:儿童大多对医院和医生有着先天的抵触和害怕心理,在没有经过细心的安抚下直接进行手术是非常困难的。而老年人本身被牙病所扰,加上对拔牙、麻醉的恐惧,担心拔牙后会影响本身的健康,以及对术后能否治愈的不确信使得老年拔牙患者较青壮年更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一系列心理变化。而这些心理上的变化导致生理上出现变化:如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大量分泌,从而导致患者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等,原本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为明显,术后的心率和血压较之前有所增加。[3]强硬治疗法与配合有椅旁心理安慰的联合治疗法相比,患者的抵触情绪,恐惧心理都有明显的加大。
  大多数口腔疾病来就诊的患者都有过牙痛的经历,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这句话就形象的诠释了牙痛的程度。对于疼痛的恐惧是每位患者对牙病治疗抵触的源头,因此想要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就必需减轻或消除这个源头。口腔疾病的种类多种多样,患者的年龄段跨度也比较大,医生的沉默,对于患者来说然要么觉得自己不被尊重,要么觉得自己病情严重到医生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反而加重了患者的恐惧和抵触心理。由于这些原因使得医生在口腔治疗过程中需要万分注意的是避免患者因为情绪上的波动而导致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双重晕厥。因此在给患者诊疗的过程中有效的心理安慰和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是非常有必要的。
  [1]季建林. 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J]. 中国临床医学. 2005(01):6-7.
  [2]程德新,黄卫东,管玉兰.口腔门诊治疗并发晕厥106例回顾分析[J].口腔医学.2004(06):648-650.
  [3]田明飞,袁振飞,陈冉冉,尹艳君,邱菊仙.519例老年患者拔牙前后心率和血压变化[J].口腔医学.2006(05):391-392.
其他文献
【摘要】肝外胆管结石是胆道系统常见疾病,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近20年来,随着腹腔镜等微创外科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广泛应用,肝外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均有较大的发展,尤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等设备及技术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日显突出。  【关键词】肝外胆管结石;治疗;现状;进展;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R36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
【摘要】目的:对产时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对产妇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对82例足月单胎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结果:A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阴道分娩转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率与B组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B组产妇应用传统产时护理模式护理;A组产妇实施产时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制定弹性排班制度  每日在陪伴班安排两名护理人员,如当天分娩产妇人数较多,则可随时
【中图分类号】R7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213―02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叫急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炎,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急性起病,以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伴有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在我国,其发病率约为1.6/10万,农村较城市多见,任何年龄和男
【摘要】目的:讨论健康管理对一例肥胖及轻度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通过对一例肥胖患者进行健康问卷调查,一般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收集健康信息,分析其健康危险因素,并对疾病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健康管理师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以及调动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并且对饮食及运动进行适量的干预指导;改善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持续半年。结果:患者体重降至正常,消除了肥胖同时其高血压也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