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情境作文教学》自序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ue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的问题似乎一直没能解决好,虽说与过去相比,作文教学的面貌已有所改观,但到现在为止,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的状况却依然如故。这当然与作文是创造性劳动,其本身“难度系数”较高有关,也与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的封闭、机械、无序、功利等因素相关,但我觉得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对写作本质的认识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将写作理解为“写文章”,因而,大家把目光“盯”在文章外显的结构、语言等表征上,聚焦在作文的“招式”上,于是作文便成了纯粹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对写作本质认识的错位,使我们看不清作文教学的原点在哪里,使作文教学深陷于“为作文而作文”的泥潭。
  那么,写作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想寻找答案,我们既要关注写出的文章,更应关注写文章的人,关注写作主体写作时的心态与姿态。人们写作有的是为了表达看法,有的是为了抒发情感,有的是为了说明情况……无论怎样,写作总是在作者有所思、有所感并产生一定的表达欲望时发生的。由此可见,写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表情达意,表达情意才是写作的本质。
  根据对写作本质的认识,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其根本问题正是学生写作时缺少了一份“情”和“意”。因为学生写作前没有这份“情”和“意”,却又必须完成作文,于是学生只得胡编乱造,只能套话连篇,只有故作姿态……而一旦习惯了这样一种与心灵无关的表达,孩子的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做的与写的、感受与表达是两回事,是可以互不相干的。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孩子的心灵正处在“拔节”期,作文本该是他们精神成长的真实记录,但这样一种背离心灵的习作训练不仅无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贻害无穷。我甚至担心,当孩子习惯了這样一种迷失自我的表达后,将来遇到真正打动自己的人或事,他们是否能用自己的语言叙写真诚的话语,表达真实的自己。
  那么,怎样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作文教学的状况,让学生作前产生浓“情”厚“意”,产生急切表达的欲望呢?我们的做法是融情筑境,让学生的表达建立在动情会意的基础上。作文情境可以是真实的实际情境,也可以是模拟的生活情境,还可以是虚拟的想象情境。由于这些情境是经过优选或优化的,“剪”去了许多无关的、芜杂的“枝蔓”,因而,更集中,更鲜明,更便于儿童观察,更易激发孩子的情绪,更易触动孩子的情感,更易诱发孩子的想象,也更接近孩子的表达水平。情境作文努力让写作对象在孩子心里“过”一遍,因为只有与孩子的内心进行过交流,并被同化了的事物才可能真正写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情境作文强调作文指导要做到:设境启情,情趣盎然;以境导情,情思流淌;缘境悟情,情智共生;品境抒情,情意满溢。情境让写作对象一步步深入孩子的心灵,在他们心中孕育出情感的种子,继而在文章中芬芳绽放。
  语言是内在精神的外化。当作文回归到纯真的童心,回归到生活的情境,孩子们写作的情趣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的体验就会丰盈起来,他们写出的文字也会跃动起来,就能写出与自己的精神世界相契合的、饱满的、有生命力的文字。这时,作文也就成了儿童完满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原载于《小学情境作文教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学习效果就会容易保持高效。小学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也是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距离的体现。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最终是要回归生活本质的。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创造生活情境,给学生营造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教学;学习兴趣;生活情境  中国分类号:G623.5  生活是科学知识的源泉,数学知识蕴含在生活中,
摘 要: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体系也发生着相应的变革。创新型的人才已渐渐取代其他技能的人才,因而,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了我们改变教育模式的起点。  关键字:初中数学 创新意识 培养激发  中国分类号:G633.6  创新对于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而身在教育界的我们要贯彻执行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新课标、新教育模式下激发中学
摘要:新课改从05年由江苏省开始正式实施,而在辽宁省也实施了9年了,通过实践证明新课改是顺应形势而诞生的产物。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而科学就要有探究,所以探究式教学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效力,能破除"自我中心",促使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  关键词: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  【分类号】G424.21
中国分类号:G633.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目前大多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缺乏有效性和实用性。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进入数学课堂后,它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让合作学习真正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下面,我就自己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组织
期刊
中国分类号:G632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Classroom”翻译过来的术语,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在课前制作学习任务单和微课进行课程开发;学生在家或者在特定的自习教室通过教材、微课、学习任务单和网络学习平台完成知识的预先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交流、协作、作业、一对一个性化指导,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我以九年级第九课第一框
中国分类号:G633.6  都說高中数学课业负担繁重,作业多、补习多、考试多,已经成为不少莘莘学子的生活常态。这样的“多”,有时就是得不偿失,就是一场瞎折腾,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窃以为,确立一个更加周全、更加成熟、更加高效的教师视城、学生视域和教学视域,也许能打造出高效数学课堂,滋养出富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一、教师视域——课程新理念下的“甄别和取舍”  新的课程理念和视角下,高中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