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tu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个人能力的要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不能满足非技能性能力培养的要求。各高职院校都在学习和推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笔者尝试将这种教学法应用于艺术设计类课程中,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同时提出设想:是否可以在联合课程教学或更大范围内推行此方法。
  【关键词】关键能力 行动导向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24-02
  一、新环境下的职业能力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侧重于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其培养目标是为用人单位培养具有熟练操作技能、应用层次的、从事某项具体事务型或技术型专业工作的专门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我院各专业定期召开“人才培养专家研讨会”,邀请企业领导、业内专家针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形式等内容进行研讨。在交流中,企业代表对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专业技能以外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反映了现有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早在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大会”上就已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在大会上提出了包括培养创业能力在内的诸如:与人交往、合作共事的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创造性、责任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是培养面向新世纪人才的“关键能力”。此次大会提出的“关键能力”与目前我们面临的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不谋而合。
  二、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关键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与老化速度很快,产品更换频繁。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除基本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较快的接受新的知识和技术;能较快的适应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
  能力的培养不同于知识的传授,传授知识可通过讲解分析来实现,而一种能力的获得往往需要经验的积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强调“受教育者对知识的认知应该建立在‘做’的行动中”。在他看来,“从做中学”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按照杜威的观点,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需要学生多体验学习的过程,积累学习的经验;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会聆听与表达,让学生多沟通,多表达。要在教学中实现上述能力的培养,需要改变教学方法。
  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者所认可并推崇,它强调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督导和咨询员,把学习过程归还给学生。在行动导向教学体系中,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学习、交流和巩固。
  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成功的,但这种方法在我国教学体系中无法照搬照抄。学习和借鉴需要从小范围的教学设计逐步推广,以寻求适合我国教学特点的方法和经验。
  三、艺术设计类课程中关键能力的培养
  根据21世纪人才关键能力需求,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艺术设计类课程中如何实现各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壁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做如下教学设计,尝试借助专业技能的学习实现关键能力的培养。
  “壁画设计与制作”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践部分学生动手操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了解有限的壁画制作技法。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对教学方式做如下设计:
  1.自我学习能力训练
  教学中以具体项目执行为导向,按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将专业理论知识分解为符合学生自学能力的单项任务。根据单项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前准备学习材料并印制成独立阅读资料,印制数量根据教学设计的组别决定。
  课堂教学中新知识点学习环节,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伙伴拼图教学法、旋转木马教学法、小组拓展教学法……)将班级学生分成几组,以小组为单位对学习材料进行阅读,让学生把知识点通过阅读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结合小组讨论与互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和掌握。
  为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先要了解学生学习能力,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上述阅读方法的实施要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中实行,文字材料由短篇逐渐增长,内容由易到难。
  2.沟通交流与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自主学习环节结束,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学习交流,可采取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的形式进行。为使讨论交流环节有效进行,在自主学习阶段分发给各小组的阅读资料不同。各小组成员对相同的材料进行自学和交流讨论,加深对材料内容的认识。之后让小组成员离开自己的小组,与其他小组成员组成新的讨论组,向对方介绍自己阅读材料内容,进行知识内容的互换与共享。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既加深对知识点内容的认识,同时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沟通交流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意见讨论过程,起督促作用。另外,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将一个班级中疏于与人沟通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交流,鼓励他们多沟通、学会沟通。
  3.小组协作能力训练
  各小组完成指定资料的学习后,与其他小组成员组成新的协作小组,将各自学习的内容进行交流互通,找出各项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按照其逻辑顺序完成指定项目的制作。壁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中,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学习纤维壁画的设计与制作。将纤维壁画制作的各个环节及其要点分别组织成独立的学习资料,分发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各个小组通过自主学习、交流学习等方法将小组学习内容理解并掌握。由不同小组成员共同组成新的协作小组,将理解掌握的不同阶段制作方法进行知识共享,找寻纤维编织壁画的制作过程,及各个环节制作方法与要点,从而理清其先后顺序,最终确定制作方案。最后需要按照工作小组总结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实施,完成纤维壁画的设计与制作。   小组协作能力的训练仍然以自主学习、交流沟通的形式为基础,在上述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协作能力的训练,以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
  4.解决问题能力训练
  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目的在于锻炼学生遇到问题的情况下,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运用所学知识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信心。
  社会个体在职业生涯中避免不了遇到各类问题。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养成了向老师寻求帮助、问老师正确答案的习惯,惰性的形成使自己忽略了自己寻求解决方案的能力。
  壁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在壁画放大方法的学习中进行了教学环节设计。关于壁画的放大方法有多种,在教学中教师将众多方法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提前准备好,同时添加部分干扰因子,对学生寻求解决方案增加难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行组织协作小组,采用相同解决方案的同学自成一组,共同商讨壁画放大的具体操作方法,选择适合的工具设备,最终实现壁画放大效果制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寻找解决方案,共同商讨方案的可行性,并在实际操作中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起到咨询者的作用,学生主动咨询,教师给予回答;学生不提问,教师不回答。这个过程中,教师即使发现错误不做提示,让学生自己面对错误,再次寻找应对措施。
  四、教学效果比较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之前未采用该方法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不同:
  1.在教学时间段内,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量发生了变化
  教师讲授的形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学习的进度慢下来了,总的教学内容比传统教学内容减少了。但是,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与记忆明显提升了。正如卢梭的观点: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思维活动获得认知经验,是有效的教育。
  2.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关键能力得到训练与提升
  教学方法的改变,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状态转变为主动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知识与技术不断更新的现状。与此同时,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变得频繁了。教学环境中的语言交流的设定与闲暇时间的聊天不同,使学生沉浸在对专业知识的讨论与运用当中。
  总而言之,深入理解“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要适应人才需求的变化。用人单位对职业人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意味着职业教育的目标从以前单纯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到综合能力的培养。传统教育中被忽视的“关键能力”是当今时代的新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思考:如何在现有的专业教学中提升关键能力的培养?并可以尝试多门课程的联合教学,融合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共同加强关键能力的训练。希望借助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的引入,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使其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2]汪静,德国“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法研究[D],天津,2007.
  [3]张以清,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 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07(44).
其他文献
走上三尺讲台已有一段时间了,期间经历过风雨,也见过彩虹。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
期刊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共和国迎来了第47个华诞。47年来,河北与全国一样,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人民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曲燕赵壮歌,创造出一个个人间奇迹,尤其是改革开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微博的协作学习模式因其具有诸多的优势而受到教育者的青睐,将此学习模式运用到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运用的具体过程及运用此学习模式需注意的问题展开详细论述,力争将运用的效果达到最佳化,对其他类似的计算机课程也是一个借鉴。  【关键词】协作学习 微博 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临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质,培养他们数学创新思维对于适应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数学能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主宽松 启发 培养 创造思维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16-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
【摘要】大学生是一批即将走向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预备军。目前党政廉洁工作开展火热,我国党政官员的腐败问题,让人们为之震惊,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廉洁教育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渗透廉洁教育,通过德育课堂、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树立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正确对待财富,培养公正廉洁的作风。如何实现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环节中渗透廉洁教育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认真分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是衡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生管理 高校宣传  【中图分类号】G647【文
本文从笔者留学生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介绍了选修该课程的留学生概况,总结了非亚来华留学生自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对策,并进一步指出了非亚留学生教学
基于实验数据对管内超临界二氧化碳强迫对流传热中浮升力效应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表明:较低质量流速和较高热流密度工况下,浮升力作用明显,进而引起流道径向和轴向速度重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逐渐完善,而由现代企业制度导致的风险渐渐地显露出来.道德风险作为其中的风险之一,导致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上升,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18-02  分层教学的实验效果已得到公认,本人也在长期实践着这一科学的教学理念。然而在操作中,我越来越觉得只有操作得法,实践有“度”,才能效率更高。下面谈一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分层教学要符合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分层教学的前提,可以讲,没有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不存在分层教学,这种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