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科研人力情况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a3635468456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北京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数量由1993年的6.3万人增至2016年的7.6万人,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3年至2004年,该阶段人员数量存在一定波动,2004年降到最低值4.9万人;第二阶段为2005年至今,该阶段人员数量处在稳步上升过程中,从2005年的5.6万人逐步增至2016年的7.6万人。分院校类型来看,市属高校人员数量占比持续增长,从1993年的占比不到三成逐渐发展到2016年的占比超过四成。
  北京高校科技活动人员情况
  北京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教师占比情况①(1993年-2016年)
  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北京高校教学与科研活动由教师与其他技术职务两类人员组成。教师人员数量在北京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数量的占比呈两段式发展:第一阶段为1993年至2004年,该阶段教师占比呈逐渐下降趋势,从1993年的超过五成逐渐降至2004年的不到四成;第二阶段为2005年至今,该阶段教师占比呈稳定趋势,教师在高校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占比维持在四成多的水平。
  北京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教师占比情况
  北京高校研究与发展人员情况(1993年-2016年)
  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北京高校研究与发展人员数量由1993年的2.9万人增至2016年的3.7万人,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3年至2000年,该阶段人员数量呈下降趋势,从1993年的2.9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2.2万人;第二阶段为2001年至2007年,该阶段人员数量较为稳定;第三阶段为2008年至今,该阶段人员数量从2008年的2.8万人逐步增至3.7万人。分院校类型来看,市属高校人员数量占比持续增长,从1993年近两成的占比发展到2016年占比超过三成,2002年市属高校占比为历史最高值,近四成。
  北京高校研究与发展人员情况
  北京高校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情况(1993年-2016年)
  自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北京高校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数量由1993年的1.9万人增至2016年的2.2万人,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3年至2000年,该阶段人员数量呈下降趋势,从1993年的1.9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1.3万人;第二阶段为2001年至2007年,该阶段人员数量较为稳定;第三阶段为2008年至今,该阶段人员数量由2008年的1.7万人逐步增至2016年的2.2万人。分院校类型来看,市属高校人员占比也持续增长,从1993年不到两成的占比发展到2016年占比超过三成。
  北京高校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情况
其他文献
摘 要:一流本科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础所在。西北师范大学构建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以强基固本为基石,以多措并举提升教学质量为抓手。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特色学科,强化教师教育示范引领;围绕学生成长,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眼教师发展,深入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强化项目培育,开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五个方面对一流本科的建设作了顶层设计。新时代,一流本科的建设需要上述方面的密切配合和相
摘 要: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面对国家和人类共同的高等教育问题,探讨了中国人民大学应看重的价值、优势、条件、长处、不足、问题、危机和据此采取的发展策略。在探索高等教育中国化的努力中,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比较纯粹、有效的中国高等教育经验。  关键词:一流大学;为人民办教育;注重教育规律;追求真理的意志  曾经有人质疑,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共产党)创办的高校是否能成为一流大学?笔者认为,
多年来,在学院“教育教学一体化”理念的引导下,梳理出一套特色的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培养体系。坚持以“学”为导向的“TIPO”全过程、准对性运行理念。在各类创新实践项目运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以“教”为中心的做法,坚持以“学”为导向,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012年,成立了大学生机械创新创业实践中心,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基地针对参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特点、所
“未来”是一个容易点燃激情的题目。  五年,十年,相对于整个人类长河,只是白驹过隙;但对于一个时代,她微妙而积淀着每一次转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郑重启动,“十二五”规划破茧而出,这个时代,让我们再一次站在一个新起点上。  我们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这个伟大的祖国,因为这个伟大的国家坚强地走过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错综复杂,全国人民勇于承担重大
摘 要:大数据时代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双重变革,催生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接受式学习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问题性、主体性、过程性、实践性,需要从优化内容选择、创新方法运用、完善评价体系三大层面同时发力,实现教学模式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  关键词:大数据;思政课;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迈入大数据
学院负责学校“双培计划”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为学生提供与学校学生同等的学习、生活环境,享受与学校学生同样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与学校学生相同的生活环境。学院专门制定《北京学院学生公寓安全卫生评比与奖惩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宿舍卫生和安全进行检查,对表现优秀的宿舍给予奖励,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慣。
从教学型学校向教学科研型大学的转变  北京语言大学是一所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互相支撑、比翼齐飞的特色型大学。建校50年来,学校从一所“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逐步发展成为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国际型大学,成为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基地。  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北语人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科研活动与文化交流的良性互动。一方面,学校坚持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汉语国际教
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生产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战场。以高等职业院校为视角,对劳动教育之劳动概念的内涵及其逻辑向度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分析,并据此从实践层面对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内涵;建议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培养的学生主要工作在条件较为艰苦的生产一线岗位,正确劳动观的培养
摘 要:通过对北京交通大学离退休教职工空巢家庭情况进行调研,摸清并梳理出目前学校家属区空巢家庭的基本情况。基于高校空巢家庭存在的主要困难,提出了建立空巢家庭档案、互助服务、救助服务等完备的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老年志愿服务队伍等解决空巢家庭帮扶难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空巢家庭;离退休工作;志愿者服务  随着当前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空巢家庭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地方应用型大学的一流建设备受关注。第二届全国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论坛聚焦“深化内涵式发展,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开展深入探讨和交流,取得广泛共识。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一流建设;内涵式发展  争创一流是应用型大学建设之大势  1.国家发展大势之要求  应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