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和他的女人们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zc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1年8月12日起,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成了残疾人……
  
  萨拉轻轻地关上门,房间里只留下富兰克林—个人。他感到,母亲的来访夺去了他最后的一点力量。整个早晨他都为母亲的来访作准备,自己刮胡子,并穿上母亲最喜爱的蓝毛衣。母亲坐在他床边时,他一直微笑。他知道母亲喜欢他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他早就学会了在母亲面前隐藏自己的情感。母亲离开后他自在多了。但什么也没改变,他的腰部以下一动也不能动。看来,他,39岁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真的成了残疾人。
  他们全家这次聚集在坎波贝洛岛是多么地喻快。富兰克林了解这个小岛,就像了解他自己。他的家人也喜爱到岛上来度假。他们在一片浓雾中开着游艇靠岸。富兰克林不看方向也能驾驶游艇,他从童年起就熟悉芬迪湾的一草一木。
  航行很顺利,但富兰克林感到浑身像榨干了的柠檬。虽然是s月初,但海水是这样冷,以至他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既无法顺畅地呼吸,也无法让肌肉动一下。他在水中只呆了一分半钟,但是寒战持续了一小时。
  第二天,8月10日,他和儿子们又—起去芬迪湾。航行中,他们发现小岛上方烟雾缭绕,远处的树林着火了。富兰克林掉转游艇驶向岸边。他和孩子门用水灭火,用衣服扑火。一小时后火被扑灭。他们笑着跳进大海去洗澡……
  晚上,富兰克林又感到筋疲力尽,他睡得比平时早,期望第二天醒来时,新的一天能带给他新的力量。但他不知道,这是他一生中能够独立行走的最后一天。
  第二天带来的是新问题:发烧、浑身、疼痛、双腿麻木。医生检查后,刚说出“脊髓灰质炎”,富兰克林的脑中就嗡的一响:“永久性的。”他拼命地驱赶这个念头,努力想动一动自己的脚趾,但是一点儿感觉也没有。不得不承认:1921年8月12日起,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成了残疾人……
  
  她发现她的秘书露茜总是用奇怪的目光盯着她的丈夫看
  
  门响了一下,富兰克林赶紧闭上眼睛。妻子埃莉诺端着牛奶进来,见状蹑手蹑脚地出去厂又轻轻地走进富兰克林的办公室。丈夫生病以来,办公室就没人进来过。埃莉诺坐进皮扶手椅,陷入了沉思。婆婆萨拉今天的到来,使她的生活完全脱离了常规。萨拉一来,就立即命令所有的人——从仆人到自己的儿子、儿媳和孙子。她给他们带来了一套家具,命令按照自己的口味安置它们。埃莉诺感到自己成了客人。她羡慕富兰克林能不动声色地对待她,并预先防止一切冲突的发生。埃莉诺虽然没有和婆婆发生争执,但并不意味着向她让步。
  埃莉诺还想到了更为烦恼的事。就是现在,她还清晰地记得4年前那个夏天在坎贝波洛无休止地伴随着她的难以忍受的绝望。她虽然不想监视丈夫,但她发现她的秘书霹茜总是用奇怪的目光盯着她的丈夫看,可是富兰克林每次都用鼓励的微笑作答。这种微笑远比礼貌的微笑亲热得多。不,埃莉诺不允许怀疑和监视丈夫。但如果不是富兰克林和露茜自己粗心,不尉巴他们的情书散落得到处都是,埃莉诺也许还会长久地欺骗自己。
  现在她还懊恼不已。她接纳露茜来当秘书时,怎么就没把她的眼睛放在心上呢?她刚看到这个小巧玲珑、有着灰色头发的年轻妇女时,心里就一阵嫉妒。露茜天生具有罗斯福太木所缺少的一切:不易察觉的动作、炯炯的目光、全神贯注倾听的能力。正是她一字不漏倾听对方说话时专注的目光使埃莉诺放松了警惕。她还认为,这样的人才是十分难得的。
  也许,露茜也是以这样的眼神倾听富兰克林的,让富兰克林在这样的女性面前陶醉枉自已雄辩的口才中。
  埃莉诺愤怒想象着:寓兰克林和露茜不会只局限于在情书中语气暖昧,他们一定还有实质性的越轨行为……
  所以,不久前她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坎波贝洛,她要亲眼看到丈夫的悔过书。
  丈夫的信很快就交到了她手上。“蠢姑娘,”富兰克林写道,“你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不希望你在我身边?恰恰相反,我多么盼望你来!”
  埃莉诺想,她和孩子们离开坎波贝洛后,这里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这个夏天,从她和富兰克林结婚 12年以来,她第一次想象她的生活中没有了富兰克林的情景。
  ……1903年秋天,当富兰克林向她求婚时,埃莉诺甚至感到吃惊。从童年时代起,她的绰号就是“老奶奶”。离开寄宿学校后,她还是被认为相貌不佳。她长得又高又瘦,不仅动作笨拙,还口齿不清。富兰克林这次和她在列车上偶遇,并和她谈兴颇浓,会不会因为她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胞弟的女儿?会不会是出于一个真正的绅士的礼貌?她根本不敢梦想嫁给他。她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前景只考虑做一些慈善事业,从不考虑结婚。
  她最终还是嫁给了他。1905年3月 17日,埃莉诺的亲伯父、富兰克林的堂叔父西奥多,罗斯福在纽约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宾客挤满了教堂。她知道,他们不是来看新娘,而是来看美国总统的。
  婚后12年,罗斯福太太成了6个孩子的母亲,她婚前的理想遂成泡影。不过,埃莉诺想,露茜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她嫁了—个老鳏夫,被前妻的子女任意支使。“这就是搞无耻婚外恋的惩罚。”埃莉诺想。
  萨拉说:“在家庭生活中,我是维护旧传统的。”她还表示,如果富兰克林断绝和露茜来往,她则给予他物质上的支持。富兰克林最终表示接受母亲和妻子的条件,不再和露茜来往。
  生活一如既往,但生活中又永远地缺少了什么。
  
  罗斯福家族是不主张离婚的
  
  ……萨拉·德拉诺·罗斯福在儿童室给孩子们阅读图书,但是她心不在焉,她强忍泪水。她刚从欧洲回来,一得知儿子的病情,便马上赶到了坎波贝洛。她准备忍受一切,但情况比她预料的坏得多。富兰克林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和母亲说说笑笑,但他从床上想站到床头柜旁时,马上摔倒在地,并且不能自主爬起。萨拉不忍心看儿子无助地挣扎,急忙呼唤护士……
  富兰克林一出世,她和丈夫就在这里买了2公顷地,正是在这里,欢乐和幸福一直光顾他们家庭。
  詹姆斯·罗斯福52岁时娶了26岁的萨拉,德拉诺,婚后,詹姆斯发现,年龄上相当于他女儿的萨拉不仅漂亮,而且聪明、有心计,因此对她很是宠爱。
  可是夫妇俩对唯一的儿子没有一点溺爱,他们把父母的爱理智地表现在对富兰克林的教育上。
  富兰克林10岁时,父亲给他买了一艘1 7米长的游艇“半月号”。富兰克林从小就向往大海,醉心于阅读关于海战和航海的书籍,所以见到真正的游艇时显得无比兴奋。
  父子俩—起参加第一次在芬迪湾的航行。富兰克林迎着风浪站在甲板上,用望远镜自豪地观察远处的海洋。几次航行之后,富兰克林已经能独自驾艇出海。坐在甲板上的母亲,看着儿子驾驶游艇的背影,心里充满,了爱和骄傲。
  富兰克林进入哈佛大学的那一年,詹姆斯离开了人世。詹姆斯在遗书中写道,末成年的儿子应该由其母亲来监护。萨拉决定尽其所能完成丈夫的遗愿。
  她容忍了儿子的早婚,尽管富兰克林是事后才告诉她订婚的消息的。萨拉感到震惊,不仅因为富兰克林和埃莉诺尚且年少,更因为她对这一婚姻还有其他怀疑的原因。埃莉诺的家庭背景有问题,虽然她的父亲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亲弟弟,但他因酗酒而死。而埃莉诺的母亲又将对丈夫的不满化作怨气,发泄在孩子们身上。这种家庭出身的女孩是不具备出嫁的条件的。
  可是富兰克林将母亲的劝告当耳旁风。萨拉只好妥协,但补偿她失败的条件是,必须按照她的口味来布置新人的家,并且她要当这个家的主宰。她从此有规律地造访这个家。她认为,这个家经常处于无序状态,而这与埃莉诺一口气生育6个孩子有关。毫不奇怪,她哪里有时间照顾丈夫。当然;发生丑闻也应该在预料之中。不过她还算站在儿媳一边,罗斯福家族是不主张离婚的。
  埃莉诺说,富林克不顾身体有病,仍然不忘功名。“这些愚蠢的政治游戏能叫做功名吗?”萨拉想。她还想起富兰克林15岁那年和詹姆斯—起去华盛顿拜访克利夫兰总统的情景。疲惫不堪的克利夫兰握着富兰克林的手说:“孩子,上帝保佑你不要当美国总统。”詹姆斯那天晚上说,罗斯福家族的男子汉有的是比政治重要的事要干。富兰克林应当成为一名律师,至少应当成为一名商人。   当富兰克林决定参加纽约州参议员竞选时,萨拉还嘲笑了他。罗斯福家族的男人历来就是共和党人,哪有像他这样是民主党人呢?“我的孩子,你不明白吗,他们需要的是你的钱!”而富兰克林微笑着回答:“别担心,妈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简直难以想象,出身于富贵家庭的詹姆斯和萨拉的独生子竟乘着一辆红色的租来的轿车,奔驰在辽阔的乡间田野发表演说。
  。
  为了更靠近纽约州的政治中心,富兰克林全家搬到了奥尔巴尼。他们家的图书室里经常聚集着一些热中于政治的人。年届40岁的路易斯,豪就是其中之一。 ,路易斯,豪是《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记者。富兰克林来到奥尔巴尼不久后和他相识。路易斯对政治的喜爱几乎可用醉心来形容。他说,他有能力使任何一个过路人成为总统。他经常抱怨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他实现这个理想。有一次,他在富兰克林家又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引起大家善意的嘲笑。只有主人对他特别留意,当场问了他一些具体的问题。从此,路易斯成了罗斯福家的常客,富兰克林有了就近观察他的机会。富兰克林发现此人充满了智慧,对政治有独到的见解。富兰克林决心和他长期合作,让他成为今后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竞选班子的主要成员。
  在纽约州参议员的竞选中,路易斯撰写呼吁书和宣言,甚至以富兰克林的个人名义发表给选民的公开信。参议员竞选成功后,路易斯·豪为富兰克林谋到助理海军部长的职位助了一臂主力。
  在富兰克林当助理海军部长的日子里,路易斯,豪不断地重复;该向州长的宝座冲刺了,然后是白宫。富兰克林一步步地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与自身的癣痪和与国家的瘫痪作斗争难道有什么区别吗?
  
  ……11年之后,1933年3月5日,第32届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乘着轮椅进入自己在白宫的办公室。他还是没有学会独立行走。在锻炼和治疗那充满希望和绝望的长长的几个月里,他—连几小时拄着拐杖练习迈步、在游泳池里游泳、练习四肢爬行,但都无济于事。只有在脚上插上特殊的矫形器时,他才能够拄着拐腕上十来步。可是他内心深处厌恶那矫形器,宁可自己转动轮椅……
  办公室看上去空荡荡的,他的前任胡佛不仅下令取下了墙上的地图,甚至还撤走了电话机。房间里只有一张办公桌和一把椅子。应该开始着手管理国家。
  富兰克林清楚地知道美国的现状:工厂破产、农场主销毁“过剩”的产品、银行倒闭、饥饿的人们流离失所……他在竞选时曾千百次地告诉选民,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拯救美国。但是他现在在这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突然感到害怕。他将去领导一个瘫痪的国家,可他竟然无法从轮椅上站起来!这时,他一字一句想起了他昨天在国会大厦发表的就职演说:“我们唯一必须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把使我们变退却为前进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可名状的、缺乏理性的、毫无根据的恐惧。”他的眼前浮现出了这样一幅图画:在灰蒙蒙的天空下,迎着早春的寒风,人们竖起领子,默默地站在广场上、站在树下、站在附近的房屋里……他知道,人群中有露茜。她像所有聚集在这灰蒙蒙的天空下的人一样,期待着,期待着总统对他们说……
  他积聚起全身的力量,突然大喊一声,就像从小没有喊叫过一样。办公室紧闭的门瞬间洞开,好几个秘书同时冲了进来。不一会儿,一切井然有序。该开始工作了。与自身的瘫痪和与国家的瘫痪作斗争难道有什么区别吗?
  
  ……3个月以后,1933年6月,一艘15米长的游艇驶进了芬迪湾。富兰克林坐在轮舵旁的椅子上,聚精会神地指挥着小罗斯福驾驶游艇。离游艇一定的距离,紧跟着两艘战舰。坎波贝洛的风景慢慢从眼前掠过:岸边挺立的松树就像练兵场上的战士。离开坎波贝洛12年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又回到了这个亲爱的小岛。他凯旋而归……
其他文献
我实在是太懒啦,呆在家里N久了只知道吃睡玩。既然我没有办法扳回作息,就在晚上帮奶奶收拾收拾屋子吧。哈哈,夜游神要变田螺姑娘了!  0点到了,我的兴奋点也到了。我动作一向就很慢,好在是这万籁俱静的夜晚,没有人催促,反而可以随心所欲。意外地发现,收拾的不仅是房间,还有零零星星的回忆。  光是沙发和抽屉,就不经意间发现了4、5双线织的袜子。这是奶奶为了冬天御寒为我们织的。朴素得有点难看,但是很亲切,因为
期刊
策划人语:  本回议论里,向轩提供“短篇小说集”在日本畅销的消息。应为帽销小说——或者日本的“记最小说”、“私小说”、“女性小说”;我们习以区分所谓“流行小说”、“非虚构”、“微型小说”一所谓“纯文学的短篇小说(严肃小说、含短篇小说集)的畅销,我们会有如此的一天吗……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文学》有”万字内短篇小说”栏目,记忆还留存当时作者、读者们愉快满足的神情,那些短篇,至今想起仍然字字珠玑。
期刊
围在叶辛的旁边,挽住王周生的胳膊,牵牢王晓玉的手,靠着沈善增的肩……照了一张又一张,一张又一张。第一次,与敬仰的作家同行,20多位《海上文坛》的作者、读者,这一刻没有了羞赧,没有了距离,兴奋地与作家合影,留下在他们的生命中也许是最有意义的一页。  今天的读者,有可能就是明天的作者;明天的作者,有可能就是后天文学的精英。一本具有个性和思考的,杂志,必须有这样的见知。于是,《海上文坛》编辑部,举办了“
期刊
张老师是我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老师中最令我尊敬、最令我思念的老师。由于这些年上海发展特快,老师、同学都搬迁了,母校凤阳路二小也不知去向,原址上取而代之的是—幢洋气十足的永兴大楼,我和张割帙去了联系。没想到那天突然和张老师联系上了,我们都非常激动。多少问候的话,思念的话,感激的话,我一股脑儿地向老师倾诉。当我最后向老师索取通联的地址电话时,老师却说:我用的是别人的手机,这是长途,费用高,我的联系方法在电
期刊
今年初,妮基·希尔顿和帕丽斯·希尔顿同时名列全球十大最富有单身女郎榜。妮基和帕丽斯是世界著名的希尔顿酒店集团35亿美元财产的继承人。在人们心中,她们简直就是上帝的宠儿:美貌、富有、年轻、奢华。她们的一举一动随时吸引着美国年轻人的眼球。  然而,在堆如金山的财富背后,这对姐妹却过着叛逆不羁的生活。她们换男朋友几乎像换衣服一样,弄得绯闻满天飞舞。“天使”的行为似乎越来越出格,尤其是姐姐帕丽斯,物质上的
期刊
照理,辛辛苦苦翻译出来的书出版了,应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中文本《拉封丹寓言全集》的出版,却给我带来了无数的烦恼。  1999年初,某出版社的陈姓编辑,经人介绍与我联系,说该社计划翻译出版“拉封丹寓言全集”,曾先与多位翻译家联系过,都被推辞了,问我可否接受这个任务,并保证书交稿后半年内出版,稿费从优。虽说拉封丹的寓言用的是诗歌体,而且又是古代法语(17世纪),并且夹杂了大量典故与民间俗语,翻译起来极
期刊
这是二次大战中一个最大的秘密。希特勒盖世太保的首领究竟有没有逃脱正义的审判?在二战胜利60周年之际,约翰·斯威恩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撰文透露其中离奇复杂的经过——    60年前柏林是一片到处燃烧的废墟。苏联红军的坦克在不断向前挺进。此时希特勒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首领缪勒将军正悄悄地躲在地堡里藏身,他是同盟国最需要追捕的纳粹战犯之一。1945年5月5日,硝烟散尽,和平来到了大地,可是缪勒却消失了。
期刊
本次聚会我资历最浅,至今只发表过少量的短篇、三部长篇;我只是想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谈一些对小说的看法。  近几年在长篇小说和网上原创小说的冲击下,中国短篇小说的阅读市场似乎比前几年衰退,但我仍然爱读短篇。虽身在海外,却一直通过关系想出办法,让朋友给我带来以短篇小说为主的杂志、年度榜短篇丛书。我认为中国的短篇小说好比名家墨韵,亦浓亦淡,严谨随意,寸纸间巨细清灵,人物活泛,而说老实话,长篇却没多少出精品
期刊
靠阴谋起家的赵高,当然是有当阴谋家的天分和才能。如果没有阴谋成名,那么他赵高就不能称之为赵高,只能说是“赵低”了。  赵高的传世之作“指鹿为马”是多么经典啊,谁人在这个典故面前不作惊讶状呢?赵高可以指鹿为马,也可以指马为鹿,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这难道不是历史上所谓“杰出”政治家的本色吗?  作为大秦的杰出政治家,赵高无疑是得心应手的,也是空前绝后的。  在巨人嬴政时代,赵高的遗憾就是没有成
期刊
时尚、高效、有趣的8分钟交友,是8分钟俱乐部借鉴欧美时下流行的交友活动规则,结合中国大陆的现实情况,为都市单身男女量身定做的快速交友活动。  8分钟交友活动,一般在环境幽雅的咖啡厅、餐厅举办,参加者有8个8分钟时间,在每一个8分钟时间里,要与一位异性交谈,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的经历、性格,建立初步印象,并决定是否与对方交往,8分钟时间一到,男士就要礼貌地离开现在的座位,依照组织者的安排,进行与下一位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