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儿》中的“替罪羊”形象解读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yz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借用原型批评中的“替罪羊”原型,解读托尼·莫里森代表作《宠儿》中典型的“替罪羊”形象,并分析了小说中“替罪羊”形象产生的原因,解剖了每个“替罪羊”经历的“自我救赎”历程,最终深刻认识到作者创作的意旨与思想。
  关键词:《宠儿》 替罪羊 形象解读
  文学原型批评是20世纪西方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主要是对西方神话中的多种原型进行多角度的细致分析和考证。“替罪羊”原型是众多文学原型之一,反复出现在世界文学经典中。如《宠儿》主要讲述了黑人母亲塞丝为了确保自己的孩子免受奴隶制的迫害,在前来抓捕的奴隶主面前用锯子割断了年幼孩子的脖子,致其死亡的悲惨故事。《宠儿》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震撼力,第一在于它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第二在于托尼·莫里森对于“替罪羊”人物的成功塑造。
  一、“替罪羊”形象的渊源
  “替罪羊”形象来源于《圣经》。在《旧约·创世记》中,上帝为了测试亚伯拉罕的忠诚,对他说:“亚伯拉罕……带着你的儿子……在我所要指示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后亚伯拉罕带着儿子来到了上帝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耶和华的使者从天而降,对他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亚伯拉罕举目观看,有一只公羊……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来,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在故事中,“替罪羊”是用来代替“人祭”,献祭给上帝的祭品,目的是证明“献祭者”对上帝的忠诚。
  二、“替罪羊”形象的演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替罪羊”的内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于对所犯之“罪”带来的“惩罚”的恐惧,人类开始寻找一些同类来代替他人受过,以此谋求个人、集体或社会的平安。这时,“替罪羊”由刚开始的“以羊替人”模式变为“以人代羊”模式。而“替罪羊”的选择遵循这一标准,“社会存在一种异常……社会的‘平均数’被认定为社会的‘正常’。从社会最正常的位置朝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的偏离越远,受迫害的危险就越大。所以,‘异常’是社会选择替罪羊的首要标准”。同时,拉吉尔进一步指出:“不仅是极端富裕和极端贫穷,而且是极端成功和极端失败、极端漂亮和极端丑陋、极端恶习和极端德行、极端诱惑人和极端令人讨厌,女人、儿童和老人等弱者的弱小和强者的强大同样成为众矢之的。”在这种情况下,“替罪”之人由人选择,结局是牺牲自身代人受过,以保个人、集体或社会平安。
  三、《宠儿》中的“替罪羊”形象
  在奴隶制下的美国,塞丝、贝比·萨格斯和宠儿都属于社会的“异常”——身份上归属于妇女、儿童弱者,肤色上具有有色人种的特殊标记,阶级上属于受人剥削的奴隶,经济上极端贫穷。因此,她们不仅成为白人的“替罪羊”、奴隶制的“替罪羊”,也成了黑人社区眼中的“替罪羊”。
  1.塞丝——备受折磨的“替罪羊”
  由于“异常”,塞丝在肉体和精神上都饱受折磨。年幼时,她没有母亲的陪伴,更亲眼看见了母亲的死亡,使其具有了“异常”的童年。成年后,塞丝成了“甜蜜之家”唯一的一名女奴隶,这种异常使得她的尊严被随意践踏。因此,塞丝选择逃走。在享受了短暂的自由后,奴隶主追捕而来,出于对塞丝“异常”幸福自由生活的嫉妒,塞丝所在的黑人社区没有给她通风报信。在面临被抓回去的千钧一刻,塞丝决定杀死自己的孩子。于是,奴隶主“学校老师”就看到一个疯掉的母亲杀害自己孩子的情景。由于黑人同胞的背叛,塞丝成为他们平安诉求的“替罪羊”。身为母亲,她不但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而且手段非常残忍。这有异于世人眼中的母亲角色,所以在出狱后,塞丝不仅遭遇到了来自白人的非议,还受到了亲人、爱人的责备和不解,更受到了自我的谴责。
  2.贝比·萨格斯——隐忍的“替罪羊”
  贝比·萨格斯先后有六个男人,但她连他们的名字都不清楚。虽然她生育了八个孩子,却只有黑尔在她身边长大。在经历了一次次骨肉分离而对此毫无办法的情况下,贝比·萨格斯选择了隐忍,她说:“上帝想带走谁就带走谁。”但这并不表明这个黑人女性丧失了母爱的本能,她只是把她的母爱深深地隐藏了起来。
  读者可以从贝比·萨格斯对塞丝说的话里感受她浓浓的母爱:“你够幸运的,你还剩了三个呢。剩下三个牵着你的裙子,只有一个从阴间过来折腾。知足吧,干嗎不呢?我生了八个,每一个都离开了我。”成为奴隶六十多年,由于懂得隐忍,贝比·萨格斯心甘情愿地承受一切苦难,甚至为此感到很满足,因为“看不见一块稻田或者烟叶地,而且更没有人把她打翻在地,一次也没有”。由此可见,“没有人把她打翻在地”就是贝比·萨格斯的幸福生活。
  四、“替罪羊”的“自我救赎”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救赎”是指陷入罪孽、黑暗境地的人,经过苦难的净化,最终使其灵魂得到真正地解脱与自由。由于罪恶的奴隶制,《宠儿》中的“替罪羊”们无一例外地经历了一些不愿回首的往事,生活在自责、忏悔、痛苦与恐惧之中。但是,她们最终在自身或外部因素的帮助下,开启了自我救赎之路。
  1.塞丝的“自我救赎”
  塞丝的自我救赎发生在宠儿复活之后,在这之前,塞丝一直处于离群索居的状态。但是,当塞丝认出宠儿就是她多年前杀死的女儿后,她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激动。“我什么都不必再记起了,我甚至不必解释。她全明白……我以为你是在生我的气。现在我知道了,就算你从前生过气,现在也不生了,因为你又回到了我身边。”此处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塞丝在女儿重回自己身边后的喜悦和幸福,不仅反映出她深深的母爱,还反映出她一直以来内心的不安和愧疚。此后,塞丝开始了对宠儿的弥补,希望借此摆脱痛苦,遗忘过去。可是,宠儿却利用母亲的补偿心理,使得塞丝迷失了自我。幸运的是,小女儿丹夫勇敢地走出家门,向居住的黑人社区求助。最终,黑人妇女聚集在124号门口大声祈祷,并将宠儿驱逐了出去,从而拯救了处于崩溃边缘的塞丝。之后,塞丝回归正常生活,明白了自己才是真正的“宠儿”。至此,塞丝完成了自我救赎。
  2.贝比·萨格斯的“自我救赎”
  重获自由的贝比·萨格斯着手改造自己居住的124号,因为“再也不想从后门进出了”,所以她“封上了通向它(厨房)的后门”。在当时,后门作为黑人专用通道,后来逐渐演变为标志黑人低贱的符号。贝比·萨格斯封上后门的行为,标志着她对白黑二元对立的质疑,对自我、民族的思考,也标志着这位黑人女性自我救赎之路的开始。于她而言,堵上后门象征消灭了黑人低贱的符号,从前门进出则象征着黑白种族的平等。
  此外,贝比·萨格斯向黑人宣扬热爱自己身体。“比眼睛、比脚更热爱。比呼吸自由空气的肺更热爱……现在听我说,爱你的心。因为这才是价值所在。”这是贝比·萨格斯关于自我救赎的另一个思考,标志着她在以白为美、以黑为丑的白人至上的社会文化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是,在孙女惨死后,贝比·萨格斯倒下了,她不再关心任何除颜色以外的东西。由此可见,贝比·萨格斯的自我救赎以失败而告终,她的失败也代表了蓄奴制影响下的美国黑人在摆脱了奴隶枷锁后仍然逃不掉的普遍的悲剧命运。
  五、结语
  实际上,与塞丝、贝比·萨格斯、宠儿一样,小说中的其他黑人都是臭名昭著的美国蓄奴制的受害者,是当时那个罪恶的社会制度的“替罪羊”。正是因为无数个像她们一样的“替罪羊”的“牺牲”,美国社会经济才得以迅速发展,国家的力量才得以壮大。但是,黑人的自我救赎之路并不坦荡顺利,而是处处布满了荆棘。莫里森通过《宠儿》中主人公各自的经历,展示了她对于美国黑人出路的思考,对于愈合黑人个体创伤、民族创伤乃至整个国家创伤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勒内·吉拉尔著,冯寿农译.替罪羊[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2]托尼·莫里森著,潘岳,雷格译.宠儿[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
  [3]荣晓菊.对托尼·莫里森《宠儿》和《所罗门之歌》的圣经原型解读[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4]从均梅.《宠儿》中替罪羊人物形象解读[D].济南:山东大学,2010.
  (作者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美容、化妆品的广告必然诉诸美,且以女性消费为主体。本文以1931年2月《申报》为例,结合促销手段、广告画、广告词特点等方面,分析民国报纸中美容、化妆品类广告的宣传特点。  关键词:《申报》 美容广告 化妆品广告  1872年4月30日,中国第一张近代报纸《申报》在上海创刊,前后历时78年,是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从1915年4月开始,《申报》实行改革,广告版面超过了新闻和副刊的版
摘要: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综合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听、说、读、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本文从重视阅读教学、延伸课堂、开展课堂实践训练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生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能够增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信心,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
摘要:本文用全生命周期理论解析了校友服务理念,探讨了全生命周期校友服务的内涵与外延,并提出了全生命周期校友服务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 校友服务 理念 路径  一、产品全生命周期定义  生命周期的概念运用广泛,是指生物体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部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它主要是指人的出生、成长、衰老、生病和死亡的过程,其基本含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这一概
摘要:大学本应是汲取知识的圣地,如今的大学校园却充斥着逃课的恶劣风气。有些高校为加强学风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却招致学生的强烈抵触。基于此,本文以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为例,调查了大学生的逃课现象,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希望为高校改善大学生逃课的不良风气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 逃课现象 归因研究  据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而哲学等公共课逃课率则高达
摘要:张恨水出生于江西,并在此接受文学启蒙,所以他的文学创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江西地域文化,他也创作了不少富有江西地域特色的散文与小说。本文研究了张恨水的文学创作生涯,及其以赣地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从而分析了江西文化对张恨水的艺术风格、主题思想、创作内容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江西文化 张恨水 文学创作  张恨水的文学创作蕴含丰富的地域文化因素,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凡是涉足过的地方,他都留下了大量
摘要: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扩充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大学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更加充实、完善。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大学 “中国梦” 宣传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进行了会谈,会谈的主题是“
一、立足家园,在生活中感知数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学的世界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把缺少生活气息的教学内容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如《三位数的乘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一家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问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道例题偏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笔者联系
摘要:随着体育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如何更好地开展足球训练活动备受人们瞩目。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如何更合理地改革大学足球教学训练实践,旨在稳固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 足球训练 教学方法  大学足球训练课程的具体教学对象是体育专业足球选修课的学生,由于该群体本身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足球技巧,所以对训练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规范要求。因此,相关指导教师必须不断创新、调整既有的教学训练模
摘要:本文先分析Focusky动画演示大师(以下简称Focusky)与传统PPT在中等职业卫生类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卫校)护理教学中的优缺点,然后选取2015级6个高级护理班(以下简称高护班),共324名护生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Focusky与PPT教学,对比两种多媒体教学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考试成绩。最后得出结论:运用Focusky的班级护生学习效果比PPT教学的班级要好,Focusky弥补了PPT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课堂 分层教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立足点,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探索精神出发,分层前进,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中,主动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