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着中国画成为世界语言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ahz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杨绛曾经翻译过英国诗人蓝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对自然和艺术的喜爱,也是很多人的心声。
  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在国际交往中展现着别样的魅力。
  本刊“艺术长廊”栏目推荐的艺术家,都是在中国当代艺术长河中显现的珍品,是艺术园地中绽放的璀璨的奇葩,其作品体现着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渴望,代表着这个时代中国画家对当代艺术的理解、追求与推进????
  
  宋
  1945年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自幼在北京读书
  1960年投师于李苦禅、许麟庐先生,学习写意花鸟
  196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92年晋升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1994年举家移居新加坡
  2000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曾讲:中西融合是中国绘画发展的总趋势。宋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对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有着深刻理解并成绩突出的国画大家。他对色彩的运用及对物象深入刻画的表现能力,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因为他在中国传统绘画:工笔重彩画和水墨画两大体系的基础上,正在创造和完善一种新的绘画体系——彩墨画。宋的彩墨画为中国绘画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探索方向,他把实景运用更细腻的技法给予了艺术升华,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与意境。当面对宋的画作时,你仿佛从他的笔端可以感悟到蕴藏在视觉艺术形象里那无限的真善美及精神容量。
  被香港云峰画廊董事长郭浩满称为“当代最具实力的中国山水画名师”的宋常常喜欢拿彩墨画与西方写实大师的油画相比较。他说:“即使我们找出了差距,内心却增添了几分骄傲,骄傲的是因为中国新一代彩墨画家正在打开中西方绘画在视觉效果上的壁垒,在中华民族特有的绘画媒介物——薄薄的生宣纸上演绎着色彩写实的神话。我相信彩墨绘画艺术必将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艺术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1986年宋第一次走出国门,在德国开办画展。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先后在日本、瑞士、列支敦士登、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地陆续举办了个人画展。正如宋先生所说:“在世界已成为地球村的形势下,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艺术相互交融渗透也是必然的。我的理想就是在这张薄薄的生宣纸上,把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理解缜密地表现出来,奉献给观众。我是把中国绘画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当作民族事业来看待的,我不懈地努力着,我期待着我的中国画能成为世界语言!”
  


  如何选择汲取西方绘画的养分以补充中国传统绘画的体质,宋以他的作品给出了答案。几十年来,宋努力地在生宣纸上寻找着、探索着、创造着,经过反复研究和思考,在充分发挥中国水墨传统以点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上,利用中国毛笔的优势,坚持中国用笔的传统,大胆吸收西方绘画的色彩和块面造型,将西方绘画的色彩、色调、冷暖关系运用到中国绘画的表现中去,在宣纸上创造出了国画前所未有的色彩、时间感和空间感。
  清代画家石涛说过:“笔墨当随时代。”宋非常欣赏这句话,他认为,传统并非固定不变的僵化法则,传统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地突破与发展。中国绘画“创新”的含义应是 :“创”是在前人成就基础上的“创”,“新”则是在符合人类绘画进步发展规律和健康审美取向上的“新”。中国绘画既要面向传统,又要面向生活;不向传统汲取营养的人是愚蠢的人,不面向生活的人是艺术上的庸人;前者教你起步,后者教你奔腾。
  
  宋先生主要画展及出版物
  1986年在德国波恩、汉堡、慕尼黑等六城市举办巡回个展
  1987年在日本广岛举办个展,出版《宋画展集》
  1988年在中国香港参加“中国书画家代表团联展”
  1989年在日本山梨县举办个展,出版《现代中国画的旗手——宋》
  1990年在中国台湾省举办个展,出版《宋彩墨画集》
  1991年在瑞士达沃斯举办个展
  1991年在日本东京举办个展,出版《中国绘画的诗情——宋新作集》
  1991年在新加坡举办个展
  1992年在日本参加读者新闻社举办的“中日名家三十八人联合巡回展”
  1992年在韩国汉城参加“中韩画家二十人联展”
  1995年在日本大扳宋画廊举办“漓江”专题画展
  1998年在北京云峰画苑展示中心举办个展
  1998年在中国香港大会堂举办“彩墨传情——宋近作展”,出版《宋彩墨近作集》
  2006年在深圳市举办“宋、刘永明、沈道鸿、秦天柱、陈辉联展”
  (本文图片由张琦提供,读者反馈请发至yumiao211@yahoo.com.cn)
  责编:于淼
其他文献
郭晓勇,1976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日阿语系阿拉伯语专业。毕业后在新华社任职。做过翻译、编辑、记者。1980年至1982年在科威特大学留学,学习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化。1985年至1988年任新华社贝鲁特分社常驻记者。1991年任新华社海湾前线报道组组长,参与海湾战争报道。2002年底调到中国外文局,现任常务副局长,同时兼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    -——多元文化沟通离不开媒体,翻译又是跨文
期刊
2008年12月22日至24日,“2008REAL”日本纪录片影像交流会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举行。这次活动由中央戏剧学院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以及中国日本商会协办。活动主要包括放映会、中日两国导演互动交流和观众与导演间的座淡会。以往日本给人留下“不愿与亚洲诸国为伍,一心与西方看齐”的印象,发达的市场经济、世界一流的产品质量往往让日本面对他国表现出无比的自信,总是自我标榜为天下第
期刊
《对外传播》:您到中国之前对中国有哪些了解?来中国后,原来的印象和现实反差大吗?每天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吉姆·雅德利:我2003年8月来到中国,之前来过一次。这个国家地理的广阔、密集的人口以及普通民众身上所散发出的活力都让我惊叹。我慢慢知道中国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的国家,也是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复杂”的国家。我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到中国各个地方去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故事、就一些重大问题采访一些学者和知识分
期刊
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2008年“两会”报道的主要选题集中体现在特别节目《民声与民意》中。这是一档以“两会”议题为由头,观察、解读、分析、评论中国热点问题的日播节目。从节目风格上来说,《民声与民意》以夹叙夹议的形式,追求有的放矢的传播效果。从内容上来讲,主持人每天围绕一两个主题开展访谈,并穿插记者在会场采制的动态消息和新闻特写。为了提高每日访谈话题的对外针对性,《民声与民意》汇总了最近几年境外传媒报道
期刊
黄友义,197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语大学)英语系,进入外文局,供职于外文出版社。当翻译,后兼职于中国翻译协会秘书长。现为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作为中国翻译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您对中国翻译事业现状有什么基本估计?  有两个标志表明,中国的翻译事业正在经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个是,随着全球化发展,各个领域、各个专业的中外文的互译需求前所未有。另一
期刊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持续加深,对于经济外向依存度高的珠三角地区来讲,面临着“经济的寒冬”,如何使企业走出困境,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广东省及深圳、东莞等地方宣传部门,紧密配合,不断扩大宣传渠道与手段,多形式、多角度地宣传政府帮助企业融资、担保等举措,宣传救急与治本并重,应对眼前危机与坚持长远目标兼顾,稳健坚定地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效地营
期刊
这是一篇由外国人所写的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分析性报道,但其所表达的观点能够被中西方读者同时接受,它关注的焦点是几乎为中国数量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农民工。  这篇题为《农民工,中国改革中无人讴歌的英雄》的报道,不同于某些外电的涉华文章,它并没有刻意描述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所遭遇的种种不公正待遇,也没有故意站在中国政府的对立面,对其政策的不到位横加指责,而是立足这个时代,以全球视角对中国农民工
期刊
翻译不同类型的著作应有不同的准则和尺度。除经典著作和官方文件等少数类型的文字外,很多著作译成另一种文字都不单纯是一个翻译问题。由于外国读者和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文字表达习惯,因此,对原著进行编辑加工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黄仁宇教授广为人知的著作《万历十五年》最初是用英文写成的,但在该书用中文出版时,他在不少地方作了编辑加工。即使像张岱年教授所著的《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这样学术性很强
期刊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这既是一次特大自然灾害,也是一次大规模的公共危机。从危机事件的分类来说,这是一场产生全球范围内舆论效应的自然危机,具备了大规模公共危机的所有特点。  之所以将危机与国家形象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从舆论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危机主要包括了核心行为与舆论反应两个部分。地震这场危机对于中国来说,其主要影响也是这两方面的。核心行为是抗震救灾活动,而舆论反应
期刊
编者按:触摸时代脉搏,关注全球的经济文化走向,了解国际间的合作发展进程是本刊开办“高端对话”栏目的宗旨。自栏目开办以来,先后有贵州电视台的《论道》栏目和中央电视台二套的《经济半小时》走进本栏目。  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期发表声明说,粮价上涨就像一场“沉默的海啸”,使全球一亿多人深陷贫困之中,世界粮食计划署正面临着成立45周年来最大的一次挑战,在这场挑战中,中国的粮食市场会不会受到冲击?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