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的創作道路(下)

来源 :文史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bin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從童年的早期,普希金便封戲剧發生興趣。在中学里普希金已經計划了巨大的詩體喜剧‘哲學家’,他原想以這個诗體喜剧開始他自己的文學生涯。但是俄罗斯戲劇界底情况遠遠不能滿足普希金。在喜劇的體裁中,诚然已经有了冯维金的‘未成年者’,特別是纔問世的葛里柏也多夫的‘聰明誤’那樣一些卓越的作品,但是在悲劇及嚴正劇的體裁中還沒有具有高度獨立藝術意義的作品。創作‘波里斯·戈都諾夫’的時候,普希金把‘改造俄羅斯剧壇’,反對带着古典主义精神的‘宫廷’悲剧,創作人民的嚴正剧典範作为自己的直接目的@个意图是被實現了。和葛里柏也多夫一道,普希金由於自己的‘戈都諾夫’成为新的俄羅斯現實主義戲劇的奠基者。
其他文献
主编:胡疆锋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6月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活力的、最具创新意识、最勇于进取的群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城市文化的主力军.本书集中研究了北京青年文化的七个案例:分别是北京乡建(支农)青年志愿者文化、新工人文化、706文化空间、青年剧场文化、青年相声团体、国安球迷、动漫角色扮演,这些文化形态主要属于青年认同文化和青年亚文化.
期刊
2020年12月26—27日,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南京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文学与图像"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新书发布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出版机构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着赵宪章任总主编的《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丛书,就"文学与图像的关系"进行了研讨.
期刊
刘禾对鲁迅国民性话语的批判其实不是一次个别性的文学批评,而是其"被译介的现代性"的理论游牧的一部分.不管是刘禾的"被译介的现代性"、李欧梵的"追寻现代性"、王德威的"被压抑的现代性"、周蕾的"被压抑的视觉性"还是史书美的"现代的诱惑",其理论旨趣往往倾向于从权力批判的角度,考察20世纪中国文学和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反思现代民族国家背后的"压抑性政体".这一知识生产机制的形成跟美国文化研究的发展具有一种同构性,而且在跨文化的理论旅行中暴露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晚近三十年,由于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文艺学界出现了文化批评.其中有出于对大众文化兴起所产生的认知兴趣,于是兴发阐释批评;也有因知识分子身份变迁的焦虑,所以才激发了批评的冲动;还有为了突破学科化的规约,或知识人本有的公共诉求等不同原因所导致的文化批评实践.凡此种种所建构的文化批评,可以被分为作为"大众文艺批评"的文化批评、作为"文化研究"的文化批评、作为"文化讨论"的文化批评和作为"文学批评"的文化批评等几个类别.考察诸种文化批评,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它们之间有区别,比如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有不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1月本书提出并初步建构了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该理论系在新时代中国电影的现实背景下,对当代电影生产实践的学理思考、理论提升和体系性建构.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10月本书选取了马丁·杰、乔纳森·克拉里、弗里德里希·基特勒、米歇尔、安娜·福利伯格、布鲁诺·拉图尔、汤姆·冈宁、南希·阿姆斯特朗等极具代表性的视觉文化研究领域著名研究者,将他们基于图像学、艺术史、媒介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术向度的经典文章,以翻译并集结的方式,放置在一起.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3月本书将20世纪最有争议的英国小说家劳伦斯放在现代主义的语境中加以考察.劳伦斯是工业文明坚定的批判者,他认为工业文明的根本缺陷是使人社会化和机械化,压抑了人的直觉、本能和欲望,使人的生命能量枯竭.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日期:2020年10月本书对艺术与真理之纠葛进行了历史演绎,借对艺术真理性问题的探究概括了每个时代的艺术在追求什么,也指出了进入每个时代的艺术殿堂的门径.同时,本书的每个章节,都从具体的艺术作品展开,通过对具体艺术作品的阐释分析时代艺术的真理性问题,间接起到了艺术鉴赏指南的效果.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6月本书立足视觉文化转向的时代语境,从不同维度细致分析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独特现象,深描中国诗歌视觉传播的古今演变轨迹和发展态势,呈现中国新诗跨媒介与跨界艺术实践的生动图景,重构和新解"诗画艺术""诗意图式""影像诗学""诗性地理"和"诗意景观"等概念,探究摄影、电影和电视等视觉媒介处理抒情题材的表意方式以及现实困境,解析现代诗人视觉形象的塑造与想象,进一步拓展了文学传播研究的版图.
<正> 荣孟源先生在《曾国藩所存<李秀成供>稿本考略》(下称《考略》)一文中,从七个方面论证《书供》原稿不是李秀成的真迹,而是曾国藩将其删改后派人重抄的“冒牌货”。我也写过《李秀成<书洪>原稿考辨》一文和他商榷。惟因篇幅所限,拙作对该文所说的《刻本》采用〔〕号的看法未加论列。现就这个问题补述如下。 《考略》第六节的末段说:“曾国藩制造了这个《稿本》,冒充李秀成的真迹,其大段删节之处,在《刻本》末尾加以说明,其个别改动字句,也用〔〕号标明。《刻本》中共有〔〕号十六个,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