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今师,胜过今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ongyu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许多独创的见解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有着重大影响,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教育理念经过千年的检验证明是具备真理性的。本文主要从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来论证孔子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思想 教育方法 创新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活动。他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的有七十多人,有一整套完整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中都包含着创新教育的思想因素,他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是空前绝后的。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长达四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所积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经过两千多年社会实践的检验,直到今天仍然散发出熠熠的光辉。
  一、教育思想的创新
  教育思想指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
  孔子之前的古代教育制度是官学,可以说是一种贵族教育。他生活于春秋晚期,那个时候礼崩乐坏,世衰道微,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被打乱了,“学在四夷”。孔子以“存亡继绝”的历史使命感,抢救并整理了濒临散失的上古文化典籍,同时以此为教本,创办私学。孔子的学生中既有鲁国的子路、伯牛、颜渊、仲弓、樊迟,又有卫国的子贡、陈国的陈子禽、吴国的子游;既有比孔子小4岁的秦商,又有比孔子小53岁的公孙龙;既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颜渊,又有“以私车五乘从孔子”的公良孺;既有“闻一知十”的颜回,又有“闻一知二”的子贡。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总之,孔子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把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他一手把官学转为私学,将贵族垄断的知识才艺传授给庶民百姓,使教育由贵族化走向了平民化。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虽说今日早已把“有教无类”这一教育思想落到实处,但在2500年前,这一思想毫无疑问掀起滔天巨浪。这种敢于打破世俗独创教育思想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二、教育方法的创新
  (一)“夫子教人,各因其才”。
  孔子弟子众多,素质各不相同,因此孔子针对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具体情况可以由以下两则事例说明。
  1.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孔子对自己学生的性格为人、资质才艺十分了解,对他们的优长与缺点也非常清楚。子路直率、胆大过人、自以为是,他行事处世比较鲁莽,容易犯冒进主义错误。冉有谦虚、懦弱,做事无主见,善退缩,胆小怕事。鉴于两人性格不同,孔子给子路泼点冷水,告诫他凡事要谨慎考虑,多听他人意见行动;给冉有加油打气,鼓励他更加果敢大胆地行动。
  2.众弟子问仁。颜渊问仁,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教之;樊迟问仁,他以“爱人”答之;仲弓问仁,他以“己所不为,勿施于人”应之。孔子认为颜渊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樊迟天生愚钝;仲弓,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三人水平不一,三个答案深浅不同。
  所以,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后来,朱熹在《论语注》中总结孔子一生“施教”理论,归纳出八个大字:“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高度概括出“因材施教”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孔子的这一思想传承至今,已经成为尊重学生个性、促进主动学习、实现各展所长的一剂良药,在当时是具有超前意识的。
  (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也要看火候,不到想求通又无法弄通的地步,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又说不出来的地步,不去启发他;举一例不能类推出其他几例就不要再教下去了。这就更说明孔子采用的启发式教学也具有创意意识,这与传统的生填硬灌式的教学方式有根本区别。这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这个教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
  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这段话再次验证了孔子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三)教学相长。
  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虚怀若谷,善于从每个弟子身上吸取所长,弥补不足,“回之信”“赐之敏”“由之勇”“师之庄”“贤于丘”,做到取长补短,教学相长。这与以往的一味维护师道尊严有本质的区别,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同时提高老师和学生的水平。
  现行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获得发展。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
  [2]杨伯俊.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其他文献
这是一节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四课的教学课。在一次金华大市优质课展示上,金华十五中周老师上的《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给在场的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天,周老师西装革履,衬衫、领带、马甲、皮鞋、怀表全副武装,在周旋沙哑柔美的《夜上海》中开始了当天的课程。PPT醒目地打出了课题,老式的怀表图片金灿灿地闪烁着古色古韵,“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声,歌舞
摘 要: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给学生“电石成金”的本领。  关键词: 中专语文教学 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 途径与方法    目前,中专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究其原因是一些教师对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措施不力,不了解中专语文的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系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提升学生能
摘 要: 语言历来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即便在通讯联络手段不断丰富、发展、更新的今天,语言仍被广泛使用着。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语言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宣传和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阅读是语言的一种体现,不断创新阅读,是语言运用发展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考作文 阅读 语言“出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
摘 要: 在英语专业八级(TEM8)听力测试的小讲座(Mini-lecture)题型中,听者除了进行必要的语音听辨识别以外,还需调动大脑中已有的图式,进行假设、揣摩、预测、分析综合,再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假设、修改假设,从而理解小讲座的主要意思。最后听者还需结合笔记,重建与原有知识相符合的新信息,完成填空任务。然而目前针对这一题型所进行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模式仍然比较陈旧,学生普遍感觉该部分听力难度
摘 要: 本着“因人施培”,“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学生出发,我院对《高职英语》学科试行“ABC模块”的教学改革方案。“ABC模块”教学即用分层次教学体系进行课堂教学。本文谈谈教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实践经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ABC模块 基础薄弱的学生 学习英语    一、引言  2009年9月我院针对所招学生的具体情况再次对《高职英语》学科试行“ABC模块”的
摘 要:文章作者实行班级内分层教学,亦叫做“班内隐性分层教学”,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内容、作业、评价等方面进行分层,因材施教。班内分层,不用分班,一来可以免除分班带来的各自弊端,属于隐性分层,容易运作,学生之间没有明显的心理反差,学生和家长均易于接受;二来,不同层次学生在一起学习,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探究精神,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内隐性分层教学 学生分层
摘 要: 本文作者通过对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的体育锻炼情况、研究生的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掌握该校研究生体育活动的特点与规律;通过研究,推动学校的研究生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关键词: 在校研究生 体育锻炼 调查研究    1.引言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最高学历的学校教育,多年来向全国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人才,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研究生体育锻
摘 要: 当孩子开始牙牙学语时,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口齿清楚地说好母语,同时还希望孩子能在幼儿阶段就能打下一点英语的基础。于是,不少家长就把孩子送到社会上的各种儿童外语培训机构去学英语。然而,年轻的家长们是否想过自己来教孩子英语呢?其实,大多数城市70、80后的年轻父母都具有高中或者大学以上的文化程度和英语水平,因此,只要理念正确、方法得当,父母是能够胜任自己孩子英语启蒙老师这一角色的。本
摘 要: 词汇记忆是英语学习的必要任务。针对目前中学生英语词汇记忆方法落后效果不佳的状况,将词汇记忆融入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值得师生尝试。  关键词: 词汇记忆 中学生英语 记忆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是不可回避的板块,而且极为重要,它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没有一定量的词汇储备是难以学好英语的。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词汇,人们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因此,《全日制普通
2007年秋,我受市教育局的委派,来到了市里基础最薄弱的第十一中学支教。不到一个月,我就深刻感受到了班级中学生的基础之差和差异之大。班级里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一致。我更坚定了自己研究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决心,就是要立足于本班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实验,进行分层教学,区别对待,最终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自我发展,真正达到英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