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点月光就灿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1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困生,俗称差生。班级中的弱势群体,老师眼中的麻烦,家长心心中的焦虑.。我认为在教育中,优等生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差生的转变更是不可小视。因为优等生除了优越的自身条件之外,父母的宠爱、亲朋的夸赞、老师的赏识、同学的羡慕已经让他们倍感幸福了,而再看我们可怜的差生们:父母的指责、亲朋的冷落、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讽,这一切都只是因为成绩差,差成绩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是事实已经形成,没有哪一个差生愿意自己是差生,没有哪一个差生不想改变差生的现状。可是当他们被贴上差生的标志之后,想要揭下它似乎已经是那么的不容易了。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孩子揭下标签,那怎样才能够做到从心理上、从行为上做到这一点呢?
  1、少一些“了解”,多一些“陌生
  别在孩子的胸前贴上人所共知的标签。
  在一次新老师的试讲课上,当老师提问时,我惊奇地发现一个成绩很差的孩子,也就是在平时已经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孩子居然连连举手回答问题。看着在一个新老师面前如此活跃,勇于表现自己的孩子,我震撼了,我深深地自责了,我不禁自问:是什么让这个孩子平时在我的课堂上心不在焉,了无兴趣,而在一个完全不了解他的新老师面前却是如此兴致勃勃?我知道,我深深地明白,原因就在于我对他的所谓“了解”,是我的了解让他贴上了“差生”的标签,是我的了解让他“明白”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是我的“了解”让他在我面前畏畏缩缩,是我的了解让他失去了改变的机会和勇气!
  那么既然如此,面对差生,我们为什么不多一些“陌生”呢?我们可以不知道他是一名差生,我们可以在提出问题时同样给予他期许的目光,可以在他答不上问题时有一样的耐心和充足的时间让他思考,可以在他答错问题是正面的指出他的问题而不是指责,甚至是牵连性的攻击。其实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忘记他是一个差生!对他们少一些带有印记的“了解”,多一些“期待”的“陌生”,老师的忘记预示着一个差生新的开始。而且,在老师一次次的期待和鼓励中,差生会在潜意识中忘记自己的“标志”,从而改变自己,一点一滴。
  2、少一点“不一样”, 多一点“一样”
  别让差生在懵懂之中睁着迷惑的眼睛淹没在优秀学生的睿智里。
  具体说来便是在课堂中,让差生感觉到他和其他同学一样的受到老师的重视,一样地被赋予了回答问题的责任,一样的被老师期待,而不是被另类的冷落、受到不一样的免去回答问题的“优待”。但差生的实际情况却又是底子太薄,确实无法与其他同学一样对待,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有着合理的期许值,一旦老师的期许值达到以后,学生在老师眼中便变得可爱起来了。
  那怎样才能做到给差生合适的任务,而又不让学生感觉不到他与别人的不一样,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呢?方法如下:
  一是善于“架梯”,所谓“架梯”,指的是教师要积极,有效地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
  二是注重过程展示。也就是在课堂中重视从疑惑到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成功的感觉,让自己在课堂上被肯定。比如理解课文,有着三个层次:第一层,表层性理解,即“是什么”的问题,回答问题只是复述课文中的内容;第二层,解释性理解,即“为什么”的问题,要求能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要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第三层,“怎么做”的问题,要求有创造性理解。就是对课文有系统化的认识,并能根据课文举一反三。乃至发表自己的新见解。这样一来,老师就可以在提问学生的时候有意识地把第一层次的问题留给差生,显然,当一个差生把第一层次的问题解决了的时候,兴趣、情绪等各种积极因素就被调动起来了,而且更主要的是在差生的眼里,并不是老师留给了我特殊的简单的题目,而是我参与到了与大家一样大体系的讨论中了,而且,这个大体系问题的首要发言者还是自己,这样,差生在层次问题的解决中实现了参与愿望,肯定愿望。在与其他同学的“一样”中找到了自信,开启了兴趣之旅。
  3、 少一次“失败”,多一次“成功”
  别让孩子永远站在成功的边缘。
  对于学生而言,成功感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对于差生来说成功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但是,可怜的差生却总是站在成功的边缘,遥遥地看着成功,从渴望到淡漠,成功总是离他们很远。
  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可能有许多成功的机会随时在和自己不期而遇,而差生的成功,我认为需要老师为他们创造。比如,再一次作文评改中,我发现一个平常连叙事都不能完整的学生在那一次的作文中居然用上了一段较为合理的抒情,于是我对他那一段原本比较干巴的抒情大加予润色,在后来的作文讲评课上,我故作神秘地把那篇作文的结尾作为精彩片段共全班赏析,然后我让大家猜一猜是谁的作文,最后在大家的惊讶和掌声中,那个学生涨红着脸、微笑着,我知道,他等到了久违的成功。而且是那样的始料不及。当时,我看见那学生他虽然不好意思的低着头,但我知道一种激情已经在他的心底荡漾。在以后的作文中我一连几次关注他的作文,发现他已经从写作态度上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变,甚至学会去斟酌词语的使用了。到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案例中,这个孩子的成功便是有老师一手创造的,但当老师帮助学生创造了一次成功之后,学生得到的是什么,是一种良性的情绪,一种可以良性循环的学习情绪。
  4、少一个“老师” ,多一个“亲人”
  别让孩子眼中的你就只是一个老师。
  经调查大多是差生都惧怕一个活动,那就是和老师“谈心”,每当有哪一个差生被叫到办公室和老师“谈心”,别人总是会寄予他无限的同情,因为大家都知道,谈心的时候,总是老师喋喋不休,学生作着程序化的回应,末了,学生还得装作倍受鼓舞的样子表决心,其实说真的,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不真实、不自然,因为可能双方的表演都显得那么的不专业,我相信大多数老师都是有着极高的职业道德和爱心的人,那为什么在学生面前不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有这自然感情的人,而要用“老师”这个职业称号来禁锢自己的行为呢?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孩子因打架被叫到办公室,面对班主任老师的大声训斥,他一直倨傲不逊的抬着头瞪着天花板,一言不发。看得出,孩子不服气,这时,另外一个老教师走到他身边,轻轻的拉着他的手说“孩子,看你,怎么搞的,手上皮都破了,来来来,我给你找个创可贴贴上吧”,这时我看见那孩子顺从的低下了头,在他低头的那一瞬间我看见了他的眼泪下来了,我知道,那一句话已经攻破了他的心里防线了,而攻破它心理防线的不是威胁、不是训斥、而是那一句亲人般的话语。
  面对差生,面对这些在学校生活中长满刺的小刺猬,老师的说教对他们的教育作用微乎其微,而如果他眼中的你不是一个只会说教的老师,而是一个让他信任的亲人,我想教育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后记:在“少”和“多”之间,当月光轻轻地揭去“差生”的标签,漫天的星空洒下柔柔的关怀,不知道又会有多少美丽的花朵在夜间悄悄的舒展美丽的花瓣。当第二天太阳升起时,他们,一定会和太阳一样灿烂。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教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教师们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学习并领悟先进的教育理念,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关键词】创新教育;发散思维;创新型教学手段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重要
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历史老师改变旧观念,适应新角色。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老师不是“传声筒”——把教学所需的知识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应是充当学生认知和思考的引导者,帮助者。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小活动,正是师生关系和谐,教学相长的重要实现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的历史小活动,应该遵循以下一些要求。  符合有效教学的原则。每个活动都应该落到实处。阅读、讨论,都要给充分的时间,不能一带而过。活动的设计要注意大
【摘要】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最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运用文献资料、实地测量、问卷调查、奴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对影响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在调研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有效提高普通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体质健康;若干问题;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前言    众多资料调查显示:最近二十年来,我
学情分析是教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这样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学情涉及的内容非常宽广,学生各方面情况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思维情况、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发展规律,学生生理心理状况、学生个性及其发展状态和发展前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感受、学生成功感等都是进行
“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的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与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与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爱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1986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15-01  摘要: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尤其是《九年制小学新课程标准》推荐的100多首背诵篇目,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  关键词:诗词 诵读 理解 想象  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背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水平是制约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区相当多的教师的教育资源观念落后,对丰富的课程资源视而不见,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同时又普遍感到资源短缺。鉴于目前我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明显滞后和阻碍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因此,教师要强化和扩展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强有力的资源
数学和物理从来是没有分开过的,这就好比父母和孩子一样。有人说哲学是科学的母亲,而数学就是科学的父亲。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在物理学的发展道路中,哲学起到的作用是指导性的,甚至有的时候是从物理问题中才能得到更多的深化。而数学起到的作用是具体的。一个理论有没有生命力的基本条件就是数学表述是否正确完善,是否和物理定律界定的条件配合得很好,或者和客观实验符合得很好。当这种符合度到达一定程度之后,物理理论就会反过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所以我们更应注重语文兴趣的培养。可如何去培养呢?笔者拟从课堂内兼顾课堂外两条渠道,来探求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兴趣;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要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应变被动为主动,这就需要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学生才能变得爱学,才能学的好,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才能真正实
在中国历史上,“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等故事,一直被奉为劝学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观,似乎只有苦学才是解决教育的唯一出路。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观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形象直观的教学法成为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向。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课堂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