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模式在幼儿园游戏改革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dao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被重视程度也不断得到提高。如何提升幼儿综合素质,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焦点话题。于是,幼儿园开始对幼儿游戏教育、多媒体教育等多项内容进行改革,助推了家园共育模式的发展。本文将从家园共育模式内涵出发,分析家园共育模式在幼儿园游戏改革中的价值与意义,并就家园共育模式在幼儿园游戏改革中的运用提出几点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家园共育模式 幼儿园 游戏改革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2.058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教育也成为社会及家长关注的重点。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幼儿教育模式只有突破传统枷锁,进行创新性的发展,才能真正满足社会生活对幼儿教育的发展需求,而这也就催生出了以家园共育模式为代表的幼儿教育方式。家园共育模式就是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并通过各种活动实现亲子关系的融洽以及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从而为幼儿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家园共育模式的内涵
  家园共育模式,就是以学校与家长为主体,对幼儿进行一定的教育与培养,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二者进行合作与探究的教育模式。实际上,家园共育模式最为主要的就是要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例如:可以采用面对面交谈、电话沟通以及微信交流等方式。在沟通时,二者属于互相尊重与平等的关系,只有二者秉着尊重与平等的原则,才能就幼儿的一些教育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并就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提出科学合理化的教育对策与方式,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家园共育模式的价值与意义
  1.打造优质的幼儿教育环境
  在幼儿教育阶段,把家园共育模式运用到幼儿游戏改革中,不仅是为了给幼儿的教育环境打造一个科学而又优质的环境,更是为了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例如:可以将家园共育的教育方式与游戏相结合,进行“我是父母的小帮手”表演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各项技能,让幼儿明白父母日常的辛苦。
  2.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补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幼儿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同时,部分幼儿的父母忙于工作,或者是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导致很多父母缺席幼儿的家庭教育,这使得家园共育模式出现了失衡。比如:孩子在幼儿园时,教师通过游戏的手段与方式,教育孩子要懂得讲礼貌、尊敬老人、孝顺父母,但是,当孩子回到家后,由于父母的各种溺爱,导致孩子经常会忘记在幼儿园时教师对其的教导,他们经常会以撒泼打滚、哭闹的形式让父母满足其要求。于是,在這样的情形下,父母将其认定为是教师的失责,殊不知孩子这样的行为正是家庭教育缺位的表现。在当下,这样的教育情况更是普遍存在的。而家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形式,则有助于改善这种情况,并为提升教育的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3.实行互相监督机制,提升教育质量
  近年来,经常爆出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这也让很多家长对幼儿园是否能够保障幼儿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产生了疑问与顾虑。尽管幼儿园机构利用多种方式、方法打消家长对孩子安全问题的顾虑与担忧,但仍然无济于事。因此,有必要建立家园共育模式,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并及时掌握孩子的各项信息,以此来消除家长的担忧与顾虑。比如:可以建立家长监督机制,让家长就教师的一些行为或者不良教学习惯进行监督,以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
  4.提升对孩子的素质教育
  在实行家园共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促进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以身作则,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将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传授给孩子。另一方面,幼儿园在推行家园共育教育模式时,就幼儿的基本情况以及日常表现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并对幼儿的行为、学习、道德等习惯的养成提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建议与对策,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家园共育模式在幼儿园游戏改革中的应用
  1.利用新媒体,搭建网络幼儿教育平台
  建立与家长的沟通渠道,也是实现家园共育模式的渠道之一。幼儿园可以通过两微一端、抖音、快手等平台,创建讲授幼儿教育方法的账号,并定期对账号中的一些教育方法进行更新,也可以利用微信建立家长群,以便能够与家长及时沟通、联系,并让家长能够实时了解幼儿在校的基本情况。例如:教师可以主动在微信群里发送幼儿吃饭、午睡、做游戏的图片与视频,让家长能够了解幼儿在校的动态。
  2.利用特殊节日,开展亲子教育活动
  亲子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幼儿园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亲子教育活动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从而实现家园共育模式的建立以及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比如:在元旦可以开展一些庆元旦的亲子活动,并由幼儿邀请父母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以及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3.举办多种职业游戏,增进亲子情感
  幼儿的家长必然是来自不同的职业的,具有不同的职业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设置时,可以利用各家长的职业特征设置一些职业角色扮演的游戏,并对相关职业角色进行正确的解释,从而激发幼儿对父母感激之情以及让学生能够从游戏中真正理解到父母的辛苦。作为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幼儿布置一些类似于帮父母完成家务、帮父母洗脚的实际作业,从而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亲子感情,并促进家园教育模式的发展。
  4.利用各种媒体工具宣传家园教育
  幼儿园可以借助举行一些亲子活动、召开家长会的时间,对家园教育模式的内涵进行讲解,从而引起家长对家园教育模式的认同感与重视,进而促进家校合作机制的完成。例如:邀请家长参与到春游活动中来,并借助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适时提醒以及强调家园共育模式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家校的合作,以促进幼儿习惯与行为的改变。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家园共育的宣传活动,或者将其与家长会相融合,从而提升家长对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视。例如:开展线上家园共享活动,让家长在参与活动时,进行相关教育方式的沟通与交流,为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模式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增进亲子间的情感,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的辛苦并心存感激地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促进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深化家校合作的机制,进而为家园共育模式的宣传做出一定的努力,并实现幼儿优质教育环境的建造,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彩荣《浅谈家园共育模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中华少年》2018年第28期。
  [2] 祁洁《教育游戏家园共育模式下幼儿能力培养实验研究》,《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9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促进小学教育向着多元化、个性化、实践化方向发展,有助于形成校本教育的特色,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有助于形成个性发展与特色能力,促进所有学生的综合发展,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校本课程开发还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新时代还要构建科学化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体系,解决校本课程建设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小学 校本课程 开发措施 优化办法  DOI:10.12
摘 要:初中是学生打好作文基础、确定写作风格的重要时期。写作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是鲜活且生动的,若生拉硬套,就会远离写作本身的意义。初中学生的写作观念以及构思角度尚未完全形成,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多个角度剖析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与生活化元素的结合重要性,同时也对教学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生活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有效地融入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这样才能体现出应有的教学效果。对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展更加高效的互动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精神,通过互动教学的有效促进,使整体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充分提升。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等相关内容,希望
摘 要:小学阶段,学生正在慢慢认识世界。在学习与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念,是小学生未来能够在繁杂的世界中得到平衡发展的条件。在现代社会背景之下,教师要改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转变课程教学理念,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内容,拓展个人能力,获得长远发展进步的机会。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德育渗透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学生从小就有自我发展的美好追求,必然能积极回应教师,将各个阶段的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