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a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我国教育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也对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标准和要求。在此条件之下,教师需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进行全面了解,根据教学大纲需求对概念、公式、理论的教学进行改进,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其进行学习和探究。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必须要明确各阶段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将其渗透到学习引导、教学环节、活动实践等各个环节,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来进行有效的点拨和指导,全面的开发和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智力。以促使学生形成完善的数学思维体系和知识体系。
  【关键词】初中 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 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学生根据实际的数学学习目标和要求,在正确判断、深入分析、有效思考的过程当中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因其本身具有较强的严密性、逻辑性、抽象性,所以对学生的推理、判断、概括、抽象、综合、分析、比较、观察的能力,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要全面掌握学生的逻辑思维形成的规律和特质,立足于实际的教材内容,构建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全新课程体系。另外,教师也需要对传统教学方法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进行改善,有效的引入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数学实践和思考的空间。在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主体性的同时,借助具有数字化、多元化、生动化的课堂来加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程。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得到同步提升。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在教育发展的全新形势之下,为了初中学生能够获得全方面的发展,教师势必要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当中,仍有部分教师并未充分把握当下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仍然是将自身的经验作为主要教学参考以及过度的参考和照搬照抄一些较为典型的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在实际课堂教学当中,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和解题方法的反复讲解,要求学生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进行记忆与背诵。这虽然能让学生掌握部分的数学知识与学习方法,但却会严重的禁锢和限制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甚至会使部分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较为严重的厌倦和抵触心理。
  部分教师为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往往不会引导学生过多的进行讨论和探究。即便提出了一些问题,教师通常也会很快进行分析和解答,这就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和思想,往往不愿进行自主思考、探索、分析、研究。有的教师虽然引进了具有较多优势的多媒体手段,但通常是以固有内容的呈现为主,很少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方式和方法的转换。这就導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特别是在学习和探究一些具有较高难度的知识,若学生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但却无法取得良好的成绩,这将会极大程度的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数学练习环节,大部分的教师都是统一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其普遍存在的问题来进行引导。如果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来进行针对性教学,即便是在该环节花费了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最终取得整体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效果也会不尽人意。且部分教师所设计的合作实践环节,往往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固有教学模式授课,所讲授的数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学生保持着一种漠视和敷衍的态度来学习。若教师没有对整个合作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大部分的学生往往不会主动进行探讨,难以解决具体的问题。更别提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了。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
  1.深度挖掘教学资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开展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入手对教材进行分析,掌握其特性和教学难点,深入进行探索,挖掘其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有利的元素,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内容优化和延伸。教师还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特性,有效的扩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联系生活实况学以致用。提取一些存在于现实中的典型性、代表性、象征性、针对性的案例和事件,将其和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组合,形成具有初中数学课堂特色和优势的全新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直观的数学现象来进行分析和推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内涵与本质。教师也可以从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入手,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汇总,了解不同章节和不同知识之间存在的规律,以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为导火索,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进行数学分析和探究,全面激发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对比和联想。还可以全面地加强对优秀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获取与教学主题相匹配的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的学习诉求来进行筛选和处理,将之融入和渗透到数学课堂内容中。还可以在考虑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兴趣发展的前提下,科学的导入一些与数学史、著名数学家、优秀数学故事等内容,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深度学习,借助优秀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维来引导、激励学生。这样不仅能全面增加数学教学知识和跨领域内容的联动性,同时也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有效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程度,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效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虽然部分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累积,已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和素养,但其逻辑思维发展仍然远远落后于形象性思维发展。在此情况之下,教师就需要打破传统固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将一些现代化信息和教学手段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对教学素材进行处理,通过利用更加直观的音频、图片、动画、视频来把教材内容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也可以在掌握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情况下,制作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教学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和反复研究。或是充分的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势,结合学生的学习主题来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构,借助问题来导正学生的思路和方向,使学生根据数学逻辑发展和本质来进行课堂学习实现自我提升。   例如,在进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过程当中,若教师直接进行相关理论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往往很难实现理论和几何图形的转化。因此,教师可为学生构建“长河落日圆”的教学情境,设置问题:“如何利用数学的方式来呈现情境当中的场景?”、“由情境进行推理,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受什么因素影响?”、“怎样利用数学符号来表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调查,对情境当中所呈现的自然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画出情境简图,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入手来进行分析和辩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构建直线与圆的相切、相离、相交等位置关系的动态模型,引导学生对圆的半径r与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析,结合其图形和性质来进行判断,推导出圆与直线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3.深入开展合作探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模式,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和实践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借助小组成员的优势对其他同学进行引导和指导,使学生更好的取长补短、查缺补漏。因此,教师必须要将全面提升學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把握小组合作探究和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尺度。遵循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结合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动态,有效的进行小组划分。为确保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发挥其优势和聪明才智,教师可以将小组人数控制在4~8人左右,根据实际的学习难度和学习任务来调整人数。确保在小组长安排相关的学习任务之后,每个学生都能够踊跃的进行参与和实践。教师所设计的合作探究任务,必须要与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发展保持一致,引导学生根据数学的逻辑规律来对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来实现课堂归纳。针对部分学生存在困惑的问题,则可在小组内部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尽可能的在课堂当中增加一些合作探究环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空间。为实现强化学生思维的目的,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之后,还可进一步的增加合作学习的难度。引导学生将自己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整理,制作相应的错题本,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和研讨。在固有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上进行创新,尝试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等思想应用在实际的练习当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合作实践任务,利用QQ、微信、抖音、微博等的方式,将其推送给学生,让小组借助网上学习平台和资源来进行课外合作和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养成及时总结和反思的良好习惯,积极进行优秀学习经验和学习心得的交流。以确保学生能掌握更多的逻辑分析、逻辑思考、逻辑推理的技巧。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传统初中学课堂和现代化的初中数学课堂之间存在的差异,遵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必然趋势,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入手来进行探索,构建具有长效性、针对性、层次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机制。在这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加强对数学教学环节的监督,有效控制教学进度,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挖掘教学资源的方式,为学生构建丰富、有趣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和问题探究欲望。还应借助全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优势,引导学生在逻辑思维的驱使下全面进行分析和思考。教师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转化实况加以了解,立足于原有的课堂教学形式,导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充分借助其他学生的优势和智慧,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在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常态化、全面化、综合化发展的同时,为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和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欢,马奇.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J].科学咨询,2020,(37):286.
  [2]刘添丁.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分析[J].学周刊,2020,(23):43-44.
  [3]阿衣恒古力·黑扎提别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北桥,2020,(11):81.
  [4]陆文思.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1):113.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文学性作品中,很多语言都有着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表示空间的词语更承载着丰富的语境内涵,教师要善于联系语境、链接历史、聚焦意象等不同方式,引导学生品析和揣摩表示空间词语的独特价值,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言语品质。  【关键词】空间语言 丰富意蕴 开发空间 言语品质  文本创作中,任何人、景、物、情都必须要依附于具体的空间物质而存在,时空是艺术构思和作品得以存在和呈现的载体。文本表示时空的关
【内容摘要】在当前新课标的深入与推进作用下,初中阶段教学工作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教师以引导者身份强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结合科学的教学目标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促进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教育目标。本文将通过科学设计教学问题、利用情境创设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与实际生活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六个探究方向,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教学经过了一定的改革,教师开始重视名著阅读教学。名著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语文学习能力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陶冶情操并且开拓学生的视野。利用名著阅读,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且让学生产生对于文学作品的认同感和兴趣。本文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 开展  名著属于各个国家经过长久的沉淀留下来的文学知识宝藏,需要进行有
【内容摘要】初中科学的学习、研究、发展过程中,科学语言的特殊性,使科学阅读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这就是建立模型法的应用。建立模型法不是事物的全部,这种方法需要思考、概括、迁移,从而形成特征化的描述语言,这种阅读是科学的特色。   【关键词】阅读能力 观察 实验 图文并茂 建立模型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海量的信息,学会阅读能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加工、选择信息,从而高效
【内容摘要】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也是一个文明古国。在高中课堂中教师应当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授,将课堂教学带入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不仅可以学到更多有用的课堂理论知识还可以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课堂的学习中教师需要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课堂内容的拓展,帮助学生打开狭隘的思维。注重学生在课后的积累情况,
因为飞机晚点,所以我们18∶45才上飞机,在边检前你需要填两个表格《出境登记表》和《健康登记表》,如实填写。飞机是斯航的飞机A380,建议你在换登机牌时向工作人员询问紧急出口的位置,因为要飞将近12个小时,腿会很累。斯航的空姐长的还可以,就是身上赘肉比较多。飞机起飞后空姐会给你一个中英文对照的菜单,你要什么指给她看就可以了。想喝水的话可以说:tea(茶)或是coffe(咖啡)或是juice(果汁)
【内容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认知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带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理论知识的具体含义。这一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处于一个浅层的学习状态中,仅仅掌握了理论知识的表层含义,并未深入挖掘。而且并不能充分挖掘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这一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提升,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将深度学习落实于地理的区域认知教学中。体现学生的课堂的主体地
【内容摘要】古诗词是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古诗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古诗词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及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基础教学,提升学生能力;深度学习诗词,促进学生发展;关注个体发展,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兴趣 深度学习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诵
这是一桩关于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案件。本文的男主人公在完成由贫穷到富裕的蜕变之后,开始嫌弃曾经与自己相濡以沫10多年的糟糠之妻,他在将自己的财产转移之后,策划了一次又一次的离婚闹剧……善良淳朴的妻子在对家庭财产状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丈夫推上了离婚的法庭。法律的天平究竟该如何维护这位无辜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    一    现年42岁的许亚兰出生在甘肃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片贫瘠的土地赋予了许
1930年7月,红22军成立,陈毅任军长。陈毅到任后,办起干部学校,任校长,为红22军和地方武装培养骨干。肖菊英是干部学校的第一批学员。她成绩优秀,还是学校的文娱骨干。肖菊英深深打动了陈毅的心。当年8月中旬,学员提前结业,肖菊英被分配到红22军军部参谋处担任秘书工作。9月,时年29岁的陈毅率红22军到达泰和县城,与18岁的肖菊英正式结婚。  这时一场打击所谓“AB团”的肃反运动,给党和红军造成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