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新课改正在不断地深入开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知识型人才逐渐转向能力型人才。
  现如今,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国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创新型人才,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只有学生学会自主探索才能谈得上创新。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知识的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那么教师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在学习化学初期,很多学生对化学实验很感兴趣,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当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们会争先恐后地动手参与化学实验。但是随着实验活动的频繁,学生对化学实验最初的新鲜感会消失,尤其是进入高中阶段以后,随着知识的深入和难度的提高,很多学生渐渐对化学实验失去了兴趣,当老师让学生分组做化学实验时,往往出现一个人做,其余的同学在旁边围观的局面,这样就十分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形成探索知识的能力。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加以引导,不断改进实验教学,努力激起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学习和探索。
  二、不断创新改进化学演示实验。
  在化学实验中,演示实验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实验形式,尤其是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都是经过反复验证的经典实验。然而尽管如此,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对实验进行改进,而对于实验的改进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是对知识进行探索的活动、通过对演示实验进行适当的改进,不仅可以增强实验的效果,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例如,我在上到高一化学中焰色反应的内容时,为了观察焰色反应,常常用铁丝或者铂丝来进行实验,然而在实验中却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实验用的酒精灯火焰是呈黄色的,钾火焰必须隔着钴玻璃才能观察到。在这种情况下,我和学生共同想办法改进实验,以便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向老师询问等方法,明白了酒精灯之所以呈现出黄色火焰是由于灯头灯芯上有杂质或者酒精不纯,了解了问题的起因以后,就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问题了。在做实验的时候,学生先取一些干净的脱脂棉,并用纯净的酒精浸湿,再用干净的镊子夹着脱脂棉进行试验,这时候学生发现,经过改进后的实验产生的实验效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焰色不再呈现出黄色,并且持续时间比之前要长得多,同时钾元素的焰色不需钴玻璃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这种简单的实验改进,既解决了演示实验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又让学生增加了探索知识的经验,这对于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多进行一些探索性的实验。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化学实验往往都是为了验证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而进行的,这对于知识的巩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为了适应新课改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现行的验证型实验已经无法满足对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的要求。这时候教师就需要设计一些更加开放的探索性实验来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这些探索性实验,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对知识的探索,而且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的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知识的能力。
  四、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中来。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往往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先按照实验步骤把实验过程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把刚才的实验步骤重复一遍,这种模仿性的实验对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形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教师应该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让学生主动设计一些实验,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有着强烈的参与感,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要通过努力思考和不断验证,才能最终取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索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
  五、将分组实验改为单人实验。
  在上化学实验课时,教师往往习惯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分组实验,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但是这种分组实验也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在实验小组中往往都会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人物,整个实验几乎都是由这几个核心人物包办了,而其他的学生就失去了很多动手的机会。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开展一些单人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亲自体验化学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为了弥补团队协作的不足,教师可以在单人实验完成以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交流一下自己的实验心得,以及在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独立的探索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又不会阻碍学生之间必要的交流。
  六、鼓励学生多进行一些课外实验。
  知识的学习是无止境的,而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的时间,要想学好化学,仅靠课堂上的一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在课外也要多留意、多学习。其实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化学知识,如铁器生锈、食物变质等都包含着化学知识。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化学知识还是化学实验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积累,这时候只要教师稍加提点,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外随时随地进行一些小的化学实验,这不仅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使得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在实验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探索能力。
  七、提倡科学的实验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虽然我们在化学实验中鼓励学生多创新、多探索,但是化学实验是一项严谨的科学,一定要以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方法为前提。教师要在实验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与良好的实验习惯,这对于学生做好化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总而言之,探索精神是实现创新的前提,只有具有探索精神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创新性人才,才能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化学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于探索能力培养的先天优势,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不断地培养探索知识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模拟电子线路》是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传统的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比较独立,知识的系统性不强,不能形成实物产品,学生的感性认识差。《模拟电子线路》实行完全项目化教学后,可以将所有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个大项目,整个教学围绕《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这一大的项目进行。本文作者结合具体实施过程,在《模拟电子线路》中实行完全项目化教学,并对实践中出现的
新课程提倡以自主、探究为代表的学习方式。在这种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下,教师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协作者、促进者和组织者。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他们具备独立思维品质。求异思维品质就是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思维品质,这种思维品质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十分有用。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能自主学习,就应该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开始。  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呢?  一、培
非智力因素是在人们进行活动时决定人的意志心理过程的心理因素系统。它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行为习惯为其外在表现)等因素组成。  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是支配人的心理活动的心理因素的两个部分,它们紧密联系、相互促进。高昂的情绪和坚强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人们形成良好的心境,促使智力活动坚持下去,引导人们取得成功;知识和智慧作为理性的力量,又启发和制约着情感、意志和性格,高效的认知活动
该文就车用汽车油机排放废气的有害成分物质对人体影响和有害成份的论述。并价绍各种净化措施,使车用汽油机混合气的合适的空燃比状况下能完全燃攻,以达到降低排放废气浓度。该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a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架构了无限生成的空间,是新课程最显著的亮点。新课程改革实施强调“以学生为本”,开展有效教学。三维目标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什么是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是指每个学科都要设定的预期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学生学习行为
本文叙述了TRIP软件的特征,介绍了基于TRIP的JX-2机器人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及应用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IP software,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f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运用题海战术应对考试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要“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学习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对每个模块的每一个主题都给出了丰富的活动与探究建议。不同版本教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