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转化思想 解决数学问题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n_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明确指出:“数学转化思想是‘把问题元素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化的能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多数是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吸取知识,从低年级开始就在不断地借助生活经验去感知数学、认识数学,并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在数学教学中常把这种思维直接系统化成一种新的学习思维——“转化思想”。尤其在数学教学中处处体现转化思想的应用,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下面以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例,如何渗透与运用“转化思想”,谈三点个人的感悟。
  一、巧用转化思想进行计算教学
  “转化思想”在计算教学中广泛运用。如,在“小数乘法计算”教学时,例1设计是通过单位转化,从“元”转化成“角”,把新课的小数乘法计算转化成了已学的整数乘法进行计算,通过这一转化就能达到化新知为旧知的目的。
  例1 蝴蝶风筝单价3.5元,买3个这样的蝴蝶风筝要多少钱?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 35角
  ×  3    × 3
  10.5元 ←  105角
  从这一实例可以看出,教材中引导学生在有单位小数乘法中可以通过从高级单位改写为低级单位,从而实现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初步感受到转化思维在学习中的作用。在例1的“转化思想”渗透的基础之上,继续观察例2:0.72×5=?的计算教学,学生已经可以从有单位的计算向无单位的计算发展,激发学生思考在没有单位的小数乘法计算时,是否也可以直接把小数转化为整数来计算的思维碰撞。如果例1只是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向,那么例2的进一步探索发现就基本上把“转化思想”悄悄地植入了学生的思维之中。
  二、巧用转化思想进行解方程
  在计算教学中广泛渗透“转化思想”,在解方程的教学中,教材也渗透“转化思想”。
  如,在教学“解方程”一节课时,教材安排了从图形形式向数字形式转化,借助天平的平衡原理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解方程的原理,数形结合,进一步提升“转化思想”,并上升到符号化高度。我们不得不承认教材这样设置是有目的、有层次的。首先是“等式的性质”教学,进而是“解方程”的教学,最后是“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步一步地把学生由形向数转化,由数向符号转化,又从符号化的解设x向解决问题的方法转化。
  教材在从计算教学到方程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从无到有、从横向发展向纵向发展的提升。从一开始的计算教学中的“转化思想”的渗透,接着到方程教学的表、数和符号化的“转化思想”的逐渐深入,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粗浅的数字转化,从而发现实际可以有更多的转化思想的应用,为多方向转化做好了坚实的铺垫。
  三、巧用转化思想进行几何图形教学
  “转化思想”从计算教学和解方程的过程中经历了渗透与提升的过程,到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这部分教学就是真正到了运用它了。教材的设置不仅仅从知识迁移方面简单地突破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而是细致认真地从一开始就铺垫好了“转化思想”来引导学生把知识从未知领域转向已知领域。本单元安排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这三节课是学生借助“转化思想”来学习新知的。再接着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又把学生从简单的转化应用引向更复杂的转化思想的应用,使学生熟练掌握转化思想与方法。
  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基础,运用转化思想,使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个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之中。另外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一内容学得如何,直接与后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有着直接关系。在教材设置中不只是在数方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师还需引导学生运用割补法、平移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并分析它与长方形的联系,再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中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随着教学的逐渐深入,转化思想从原先的渗透到广泛运用,显得更加重要。
  四、巧用转化思想进行解决问题
  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法,转化思想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思想。就解答问题的本质而言,解题就意味着转化,即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条件等。同时有些问题情境信息的叙述方式不利于问题解决的顺畅性,如果改变一下信息的叙述方式,能使信息与问题明朗化,有助于问题的顺利解决。
  如,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的中点向相反的方向行驶,3小时后,客车到达甲地,货车离乙地还有30千米,已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本题如果选用普通的分數解法,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抽象,不利于学生的正确解答,而且正确率也不高。如果将已知条件“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改变为:“货车与客车的速度比是4∶5”,即相同时间内货车行了4份,客车行了5份,货车比客车少行1份,少行30千米,也就是1份是30千米,因此客车行了5份行了150千米,货车行了1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
  通过对信息的改变叙述方式,把用分数的形式转化为用比的形式,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应用题也可采用整数解法,不仅巩固与提高了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转化的方法能变繁为简、化难为易,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克服思维的呆板性。
  总之,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多,转化的思想方法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转化思想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一旦掌握了转化思想,并能正确地运用它,在数学的学习上就能触类旁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转化思想,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其他文献
【导读】  “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是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内容的实际应用。  对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特殊规律”,教材中并没有明确地给出范例,但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却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案例中,来自昆明市盘龙区金康园小学的李凤仙老师以“相差数”问题为载体,在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轻松理解了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一些“特殊规律”。赋予了数学知识丰富的表现形式,使学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深度学习是学科教学走向数学核心素养的突出表现,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教师可以通过创新图构数学、拓展探索空间、优化教学策略、开发作业设计等,引导学生更深更广地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索数学,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创新图构数学,提升数学思维  发展学生思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图构数学。图构数学是
期刊
爱比克泰德说:“写作就等于流汗,要想工于运笔,就得勤于练笔。”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习作知识,掌握写作技巧,通过合理想象来进行习作,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启发想象,展开奇思妙想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打破常规,想出新意,并结合语文教材中提供的例子,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出来。如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2的要求是: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奇奇思妙想,想发明一
期刊
你、我、他,都是“大家”或“大伙”的一分子。说自己,或许也在说大伙;谈自己的,或许也在谈大家的。曾瞄准自己,写了《疏导好自己》《建设好自己》《使用好自己》,谈了谈自己抑或大伙的心绪、能力和用场,以为差不多,又觉得缺了什么。一日,重温美,读了美育部分,幡然开窍——“哦,缺了美育光顾”,何况自己抑或大家都有美的需要。于是,命笔流溢“美育好自己”。  人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已是共识。
期刊
在小学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把握住文言文的体式特点,以言语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多元学习、参与体验、质疑思辨,努力实现有“韵味”的教学,让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神韵和活力。  文言文的文本体式特点是语言凝练、意蕴丰赡、音韵和谐;文本内容特点是寓意雋永、言志载道、叙事见长。基于上述特点,笔者认为: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韵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是抑扬有致的“声韵”,激扬宛转之中尽显气韵生动
期刊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博大的民族精神。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2004年4月2日由中宣部与教育部联合出台的文件)精神与推广和普及传统武术的重大举措,学生参与“武术进校园”活动,能通过武术掌握一些相关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的同时领悟中华武术的魅力,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一、激发习武热情,提高身体素质 
期刊
著名的数学教育权威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他认为每个人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每个人有不同的“数学现实”,因而可达到不同的水平。这里的“再创造”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模拟。  “创新模拟”教学的主旨是要改革教育观念,改变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做法为:在课堂教学中
期刊
小学数学的内容按板块可以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而“图形与几何”这一板块的核心就是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十个核心词之一。小学生要把这部分的内容学好,必须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步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要怎样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我以六年级“图形与几何”整理复习一课为例来谈。  一、什么是空间观念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
期刊
“分数(百分数)”问题和“比(比例)”问题,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领域解决问题的最后两座高峰,也是部分学生望而却步的难题之一。其实,这两类问题外部形态虽然不同,但其本质却同根同源。把“分数(百分数)”问题和“比(比例)”问题联系起来学习,会对这两类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学习效率。  一、问题的本质  要把分数(百分数)”和“比(比例)”这两类问题进行有联系的学习,首先要弄清楚它们的数学本质。  
期刊
“单元整体教学”是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体把握单元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资源进行统整、再开发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得益于统编语文教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编排特点,更易紧扣教学主题,以整体视角对单元内的课文、习作、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学习内容进行整体设计。  一、实施单元整体教学,需要分析教材的前后关联  研究单元整体教学需要围绕语文教材的人文主题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