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中伪生成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o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中问题的生成,是指教师利用有效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手段,根据自身经验产生对文本、事物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生成新的资源;或指学生完成自我知识建构而产生出新的思考,生成了新的有效的“教学问题”。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生成”,是具有导向性和诱发性的呈现方式,实验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随活动的深入、展开,不断产生新问题。所以,实验教学应该是促使问题生成的有效途径,但就目前的科学课堂来说,很多生成需要考量。
  一、伪生成的成因分析
  1.学生的伪生成情况
  ①虚情假象式的生成。主要指材料不典型、操作不规范、条件控制不严格等。如《电和磁》一课,让学生做了一个对比实验:先用通电导线接近小磁针,再用一节电池接近小磁针,观察小磁针有什么反应。结果学生发现通电导线和电池接近小磁针,都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学生的这一结论,完全出乎老师预设。课后他才弄清楚,原来电池的负极有一块铁皮盖,就是这块铁皮导致小磁针发生了偏转。因此,电池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生成属于伪生成。
  ②节外生枝式的生成。原因是学生对学习任务不明确,或是学习注意力分散,探究兴趣转移,甚至纯属哗众取宠,仅仅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如《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一课,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实验计划进行预测、实验,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及粗糙程度关系的结论。但老师却发现,另两个学生组装了一辆6个轮子的小车,正在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不同轮子小车运动的关系。
  ③南辕北辙式的生成。这与正生成相反。正生成是指动态生成的内容切合本课学习的任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科学概念的构建。正生成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而南辕北辙式的生成恰恰相反,生成的内容不仅没有促进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换,反而使概念更加混乱,甚至向错误的方向发展。这种情况,虽然与学生认知水平等因素有关,但也与教师所定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引领指向不清等因素有关。
  2.教师方面的原因
  ①教师对待伪生成的态度制约问题生成
  对学生的伪生成,教师处理不当,简单回避:嗯,你坐下——,强行统一:你这样说是错的,大家同意吗?被动应付,:你的发现跟今天研究的内容无关,要不你再觀察一下……
  有些教师为了上课而上课,努力促使学生的生成符合预设,公开课中表现更明显,有利用巡视的机会,将希望的生成暗示给学生的;有的和稀泥,有学无教;有的不惜血本,准备一堆礼物,“调动”学生积极性,于是学生说出了不是生成的伪生成;有的靠压制来把学生往真生成上“引导”;有的不根据情况随机应变、整合,直接说出答案;有的把学生的发言断章取义为其所用;
  ②教学观念的原因无法促使问题生成
  面对提倡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时,老师不会教了。出现了两种极端:一是追求一种形式来迎合,他们也注重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一言堂”用学生无序、无整体性的发问所替代。正好学生也有一种“迎合”的心理。由于教师强调让学生提问,久而久之学生不自觉地形成了固有的提问方式,使问题变得公式化、套路化。另一种是教师干脆按照自己老的教学方法,回到传统教学上去,以抵制新课改。
  生成问题的低效,关系到实验教学的成败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我们要根据课堂探究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力求生成的有效性:
  二、针对伪生成的策略和方法
  1.改变实验材料,引出生成
  在教学《热气球》时,我估计学生会对孔明灯感兴趣,材料也好找,于是我就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器材(包括蜡烛、几个塑料袋),上课时,不时有兴奋的声音响起:飞起来了。但有同学没有成功。这引起了我的疑惑,我让成功的一组和未成功的同学上来演示,让其他同学观察并思考原因。同学们发现他们用了相同的蜡烛,高度一样,时间也一样,效果却不一样。后来,又发现一组用的是薄薄的食品袋,效果明显。一组用的是厚厚的垃圾袋,效果不明显。课后,我又用不同的塑料袋做了实验,发现食品袋的效果最好。于是在上平行班时,让他们都准备食品袋,让每一个人都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其实人人都具有创新潜能,而这样的学生多数能提出一些不合常规的问题,我们要加以引导保护,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标新立异的意识。
  2.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促进生成
  在教学中,科学探究不等同于科学实验,不然会出现难以预料和处理的生成问题。
  教学“寻找生物的家园”时,一开始,全靠课本中插图进行分析探究,学生的讨论没有深度,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学到的知识微乎其微。
  在教另一个班时,我选择了实验内容,改变了实验教学方法,在课前布置学生参观动物园,询问动物的生活习性。上课时,我就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同学都发表自己观察研究动物的生活情况,其他同学都可以提出问题,请发表意见的同学解释。有了课前对生物的观察,探究有一定的深度,效果较好。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学习的形成,更加深了学生对感兴趣的动物的研究热情。
  3.提高关注学生的程度,求得生成
  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不能受教案的限制,要抓住“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通过适时赞赏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敢于表达的勇气,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究并尝试解决;激发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真实的和有生命力的。
  实验课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我们只有把握好实验课中的“问题生成”,挖掘出具有“问题生成”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不断进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实现个体超越,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江苏]
其他文献
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从知识教育走向素质培养,从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重视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2000年以后我国课改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理念。2009年,韦部长率领的团队开始实施并提出了以科学大概念组织科学教育的最新科学教育理念,提炼出小学科学中的14个大概念和科学教育的10个原则。本案例是围绕“大概念、前概念、重要概念”三个概念为主线展开“参与式”的研
目前,我国医学英语教学正在逐步改进英语的教学模式,期望培养出以基础英语知识与技能为起点、科技英语与医学英语相结合的、有较高医学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现代医学发源于西
光固化正畸粘接剂是一种新型的粘接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粘接性能符合临床正畸粘接的要求,而且具有较低的临床托槽脱落率,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调节托槽的位置,因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生从出生起就开始探索周围的环境,在探索活动中构建了特定的认知模式,前概念就是认知模式的具体反映。学生的前概念大多是错误的,与科学本质相背,但是也有部分前概念对于教学是有帮助的。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本。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是建立在学生前概念基础上进行的,立足于学生的前概念进行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由此可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前概念是极其重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是申请取水许可必经的前置程序,依据规范要求,对霍山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新技术项目的生产水源方案进行比选,论证水量、水质以及取水对区域生态环境可
复裂是唇裂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双侧唇裂术后复裂的可能性远较单侧唇裂大。我院自1994~2006年共收治双侧唇裂患儿41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复裂38例,复裂率9.2%。本文对复裂的原因进
目的研究管状骨种植后的组织学以及生物力学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6只成年山羊,每只羊的左后肢胫骨手术放置4只种植体。采用影像学、四环素标记评价种植后的变
为研究跨河桥梁对河道产生的不利影响,以渭河下游典型桥梁群河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分析典型桥梁群对河道水流流向及流速等水力条件、桥前壅水的影响。结果表明
目的了解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颌骨联合形态结构与下切牙位置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需接受正颌手术的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70人(ANB〈-3°),男性37名,女性33名,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