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考作文高分相亲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se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考试不但决定着语文考试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整个考试的成败,一点也没有夸张。“工夫在诗外”尽管平时复习备考不失为关键,但考试策略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只有把两者巧妙结合才能达到极致。我们树立的目标是,在认真准备复习备考的同时,注意临场策略发挥,力求事半功倍的效果。策略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策略是万万不能的,在考场一个小时以内,我们应该有一套对付作文的有效策略。
  一、标题新颖独特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人说,文章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我们认为,真正好的标题,就是一篇好文章的标志。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传递作品的主题,展示作者才情的重要内容,同样标题是文章内容与阅卷教师的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考生的文章与阅卷教师进行沟通的桥梁。独特新颖的标题,能够让你的文章在成千上万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引起阅卷教师的注意,高质量的文章由新颖独特醒目的标题开始。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巧妙安排,李渔言:“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目,不愿弃去。”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文题善,佳作成一半”,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因此要在作文的标题上多下功夫。拟题原则“小”、“准”、“新”,标题要简洁凝练、形象生动,能够起到展示你的文采,先声夺人的作用,简洁醒目的标题有利于快速攫住阅卷教师的目光,为你的文章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在阅卷的第一步就紧紧的拧住阅卷教师的心,扣人心弦,让他不忍离去。
  总之,文章的标题新颖、别致,富有内涵,当技高一筹,足以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这就启发我们平时拟题时要多多推敲,多润色,让题目首先成为亮点,精彩的标题在成千上万的考生中就会“引人注目”,从而提高阅卷教师的“注意力”,“向心力”,让人怦然心动,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如果再加上深刻的思想、严谨的结果、新颖的语言、美观大方的卷面,那么这篇文章就会有很高的“回头率”和“高得分率”。
  二、卷面整洁,美观大方
  学生的卷面美观大方,一目了然,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注意字不要写得太大同样也不要写得太小,注重阅卷教师视觉的和谐感。卷面整洁,字迹美观大方是获得高分的最为基本的必备条件,这一点要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有些同学平时的文笔很好,可是考试不能获得高分,就是由于他们不注重书写,还有的同学总是错误地认为,书写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文章写得好,其他一切都不怎么碍事,这不但是相当荒谬的,同样也是十分危险的,决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说你的作文书写工整美观大方,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够得到高分,但可以肯定的是,你会收益匪浅,可是如果你的卷面潦草,那你一定要付出代价的,即使你的文章写得再怎么的好,你也很难获得高分,一个不注意卷面整洁的人,是不可能获得阅卷教师青睐的。
  第二个层面的要求就是关于段落,段落是文章“标志性的语言”,合理的自然段落的划分也是作文最为重要而又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谋篇布局一大技巧。合理的段落安排,要考虑到:既要服务于表达中心的需要又要服务于合乎逻辑的要求。段落技术性的处理,段落的开头、结尾技巧;段落的自然和谐的衔接,过渡与呼应的技巧;段落的特殊处理技巧,关于段落间的策略性的调整,在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形成自己的一套特殊方法。
  三、写自己的真实生活,依靠表达取胜
  写文章要做到感情真挚,抒发你的真情实感,写出你内心深处的东西,切忌矫揉造作,让人生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唯有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感受,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作文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唯有发自真情实感的东西,才能感动别人,试想你自己都无动于衷的东西,怎么可能会感动别人,要想让别人感动,那首先要感动你自己。大、假、空的作文是不可能引起别人共鸣,得到别人认同的。让你的文章独特、个性鲜明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运用形象、生动、传神的个性化语言来传递你真实的感情,注意语言要优美、凝练、令人回味无穷。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文字语言则是文章的眼睛。总之,惟妙惟肖的个性化语言能够更加准确无误地表达你的真情实感,让阅卷教师过目难忘,不忍舍弃,从而让你得到比较满意的分数。
  四、人无我有,人有我奇
  要达到考生的文章在成千上万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引起阅卷教师的注意,让阅卷教师刮目相看,这必然要求考生的文章有其独特之处,这是一个最为基本的条件,从而也就要求考生的作文无论是从选材、立意都要精当,避免大众化、平庸化。考生要尽量的避免大众化的选材,让自己的材料新颖、独特,即使要用通用化的材料,也要注意独辟蹊径,展示你与众不同的一面。别人所选取的材料,我们要尽量的慎用,不要与人撞车,不要人为的重复,而别人没有用到的,我们在经过周密的思索之后,要自然又要独特,展示你闪光亮丽的一面。我们所要把握的就是“文章最忌随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宋·黄庭坚《山谷精华录》)
  五、审题立意,审题要准,立意要深
  作文考试,符合题意为最基本的要求,审题为考试的第一环,极其重要。审题首先要找到最佳切入点,高考作文统一的要求就是统一命题,在这个范围以内,考生再去自由展示自己的才华,自由发挥,作文的好坏成败取决于审题,审题失误,满盘皆输,因此,审题一定要“瞄准”切入点,击中关键,不同的题有不同的要求,审题不但要因人而异,还要注意因题而异。
  记住,作文题目没有读懂以前,你一定不要匆忙地先动笔,在没有真正理解题意之前就去做题,那是危险的。读懂,重在理解命题人的意图,阅读分析一遍,没有理解,就来第二遍,甚至第三遍都可以,直到真正把握题意为止。在没有弄清楚命题者的目的意图之前就开始做题,十有八九是浪费时间,得不偿失,没有收获的。与此同时你的胆子要大,体现在你不担心害怕考试,你的细心,体现在你解答题目的整个过程。
  六、重视谋篇布局,时间安排合理巧妙
  谋篇布局对写作而言是一项细致而又复杂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考试作文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在谋篇布局上,因此写作文就如整体作战打仗,没有搞好谋篇布局,怎么可能会写出一流的文章。还有时间的合理安排特别重要,也不失为谋篇布局的重要一环,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情形,不少的考生在时间的分配上出现的毛病就是前紧后松,他们把太多的时间都用在对付前面的基础题目上去了,后来发现时间安排不对劲,就慌慌张张地去作文,另外有的同学由于过分害怕时间太少,只是一味仓促去解答,同样也不可取。考试的时间十分宝贵,时间就是效率,就是分数,所以考场上的时间我们要十分合理巧妙科学安排,每分每秒都必须珍惜,高效率地用在答卷上,特别是作文,一般情况下,我们至少要安排一个小时来写作,语文是我们考试的“开门一炮”,“临门第一脚”,同学们一定不能在作文上失误,要不然的话,就会对以后几门考试极为不利。足够的时间安排,是保证我们高质量完成高考作文的必备条件,因此,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战略行动上,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注意在自己的作文题库中摄取素材,巧妙结构组合,为我所用。最后进入攻关阶段,从我们的题材仓库里面收集最恰当的材料,然后把它们融入我们所要写的文章中去,合理利用,巧妙结构。注意“亮点”,作文没有“闪光点”就不会引起阅卷教师的注意,引起阅卷老师的重视,所以一定要有意识地为自己的文章多制造几个“亮点”。
  在运用以上策略时,考生还要注意,过渡、照应在自然、和谐的同时,来一个“险中见奇”,让阅卷教师“刮目相看”,让读者体会到“出乎意料”的“意料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高考考场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作者单位:湖北省通城第一高级中学;华中科技大学)
其他文献
杨宝森(1909—1958年),20世纪著名的京剧老生演员,“杨派”艺术的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末,杨宝森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并称为“四大须生”。“杨派”是当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京剧流派之一,形成了“十生九杨”的生行格局。  2009年,国家大剧院推出了纪念杨宝森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今年,国家大剧院又隆重推出纪念京剧大师杨宝森110周年诞辰系列演出活动。在4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
古人云:“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的确,读平铺直叙的作品,就像在一马平川上看风景,毫无情致;而读跌宕起伏的作品,就如同品尝醇香的美酒,妙不可言。  《清兵卫与葫芦》是日本小说家志贺直哉写的一篇主张尊重个性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异国的悲剧性故事,揭露封建家长专制思想对青少年的扼杀。作者用什么方法使一篇短小故事深刻展示了——“人性”被扼杀,这个沉重的話题呢?我以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摇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把握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景、情、理三者融合的写作特点。  方法与过程:诵读、启发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理解作者纵情山水的情感和文章寄寓的旨趣;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热情,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PPT.1演示课题、作者)  “人生
2月5日20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截至目前,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197天,距离地球约1.84亿公里,距离火星约110万公里,飞行里程约4.65亿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
今年是我市实施有效教学管理年,全市上下推行“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这是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独霸讲堂的局面,改变教学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以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其自主学习,这才是教学的宗旨。因此,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自学质疑,凸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的课前预习是自学能力培养的最佳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唐朝诗人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的名句,意在称赞李白的创作才华,强调李白诗歌强大的艺术力量。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同样具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它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给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全新的生命和充沛的活力;它能将古今中外日新月异的科技知识和时代信息请进课堂,从而极大地丰富人们所接触的信息量,更新人们的阅读途径;它
《林黛玉进贾府》里黛玉是第一次见到宝玉,但这初次见面两人就好感顿生、两情相悦了。尽管小说有个“木石前盟”的神秘序曲,颇具浪漫色彩,但其实那是唯心主义的,当不得真的。从小说后面的内容来看,宝、黛二人的爱恋其实并不是神仙式的,而是世俗式的,就像现在的青年男女一样,尽管他们的方式在当时来说有点前卫。也就是说,宝玉并不知道自己前生就是神瑛侍者,黛玉也不知道自己前生就是绛珠仙草,他们的爱恋也是从现实生活当中
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有文采,是语言美的体现,应该成为我们写作中努力达到的要求和标准。特别是在实际写作中,不少同学在语言上的毛病是平平淡淡,枯燥乏味,一套八股调,一派学生腔。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对写作者综合素质的高度赞扬。但是,倘若我们平时注重语言生动形象和有文采的要求加以训练,那么写作者定能熟练驾驭语言,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  一、仿写词句  为了学习语言的优美,我们在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时遇到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在总目标中提出:学生要“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知道:所谓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提炼上升的数学观点,而且在认识活动中被反复运用,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包括数学内部问题和实际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途径等,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
前一段时间笔者听了几节片级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有两位老师课堂上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都许下了同样的承诺——谁上课积极发言,课后就可以拿到一份精美的礼品。课后任教四年级《品社》——《我们的民风民俗》的老师对学生的承诺兑现了,而任教三年级《品社》——《我送老师一朵花》的老师对学生的承诺未兑现。课后那些拿到老师精美礼品的学生个个喜笑颜开,没拿到礼品的学生直埋怨老师说话不算数,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