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湖客栈

来源 :当代小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she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大力怎么也不会想到,事隔二十多年之后,接电话的竟会是纪晓萱;由此,他也更加坚定了去双子湖客栈的决心。
  双子湖客栈,位于海岱市通衢镇莲花山上。是一个集会议、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型酒店,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下的产物。当时各路人马争相出动,搞旅游,办企业,搞养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衢镇虽是既没土地也没其他资源,却有地处交通要道的优势,日夜来往车辆不绝,行人不断。于是,当地村民纷纷在路边开起了餐馆、旅店。一个居民不到三万人的小鎮,大大小小的酒店竟有近百家,像“醉花阴酒楼”、“红袖添香旅社”、“暗香浮动大酒店”等等,都名噪一时。
  双子湖客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起来的。只不过它不是建在路边,而是建在莲花山腰,与路边店相比,它的档次更高,服务更广泛,多次被市里授予“文明诚信”、“旅游示范”、“文明标兵”等称号,通衢镇也因了双子湖客栈屡受表彰。
  吴大力第一次来双子湖客栈,就是在这个时候;当然认识纪晓萱,也是在这个时候。
  当时吴大力虽然以副市长的身份来到海岱市,但他其实是一个作家,是来海岱市挂职体验生活的。对于他的位置,领导也心知肚明,除了必须出席的活动,并没有安排给他硬性的工作,大家心里也不拿他以“副市长”待。他自己呢,自然也是难得其乐,就连生活起居,也是今天东明日西的并无定所。
  不知不觉,一年的挂职结束。临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当地做事的老同学,在吴大力住宿的双子湖客栈为他饯行。也就是那个晚上,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饭后吴大力回到住宿的房间,正在浴室洗漱,门突然被撞开,进来一个衣发散乱的女子。吴大力张着满是牙膏沫的嘴,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那女子“扑腾”一声跪在吴大力脚下:“大叔,救救我!”
  随即,门外传来嘈杂声:
  “就是进了这屋!”
  “看见了还不进去逮。”
  “不行吧,今天住的是……”
  不多时,门外安静了,吴大力这才示意脚边的女子起来说话。事情说来不复杂也不简单:这个名叫纪晓萱的女子,今年高中刚毕业,利用高考完的这段时间,出来边打工边旅游。不料,却在路过双子湖客栈时,被扣押了起来。
  没想到,吴大力还没来得及救纪晓萱,倒是纪晓萱先救了吴大力一命。
  是突然间,吴大力肚子疼痛难忍。开始,他还咬牙坚持,很快就疼得在床上翻滚,不久又从床上滚到了地上。纪晓萱不停地为他擦拭脸上的汗水,竟是擦拭的不如流出的多。最终她不得不打开门冲出了房间……
  吴大力再醒来时,已经躺在医院里了。他问来看望他的同学,打听关于纪晓萱的消息。同学一脸莫名其妙:“什么纪晓萱?”吴大力把得病前发生的一幕叙说了一遍,同学一脸愕然:“哪有什么纪晓萱?是急性阑尾炎,把你脑袋烧出幻觉来了吧?”
  吴大力心想,是不是碍于一些不便说明的原因,同学不愿言表,便也不再动问。然而,纪晓萱,连同那晚的情景,却总在脑中浮现,且越来越难以拂去,石头一般重重地压在吴大力心头。
  病愈出院后,吴大力找到纪晓萱留给他的家庭电话,拨过多次都无人接听;好歹通了,对方却没好气地说:“这里没有纪晓萱!”然后“啪”一声扣断了。吴大力听着听筒里“嘟嘟”的忙音,再次对照了一下拨打的号码,确信一个数字都没有拨错。他不禁感到奇怪,又无可奈何。
  事情就这样没了头绪。可吴大力却一直放不下,每次想起来,心里总是沉甸甸的,塞得透不过气。
  一个月后的某天,天将黎明时,吴大力在梦中见到了纪晓萱。她一袭白色的连衣裙,乌黑油亮的长发在风中飘飘洒酒,背上背一把硕大的吉他,一脚踏在单车上,一手向后扬着,对吴大力说:“吴叔叔,我要去交大上学了!”说完,一脚踏上单车飞驰而去;骑了一截,又回过头来,冲吴大力灿烂地一笑:“吴叔叔,谢谢您!”恍惚中,吴大力只觉得一股青春阳光的气息扑面而来。
  “谢谢我?”自责和愧疚不由得涌上吴大力心头。他不知道当时推门出去的纪晓萱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要是通讯像如今这样发达,总不至于迷失信息的吧!梦中醒来的吴大力这样翻来覆去地想,并且这种念头此后也不断在他心中萦绕。
  那晚发病之前,吴大力从纪晓萱嘴里得知,能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是她的最大愿望。他还得知,纪晓萱不仅喜欢唱歌,还喜欢旅游。高考结束的当天,就兴奋地做了一个规划:利用开学前和大学期间所有的假期,以一部单车游遍全国。
  那时中国的旅游业尚未兴起,纪晓萱的愿望,被老师和同学视为另类甚至成为笑谈,只有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父母,给予纪晓萱极大支持。父母希望他们的宝贝女儿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足以支撑知识的生活积累。他们为女儿配备了堪称完美的行头,并且在出发前的那个晚上,用女儿最喜欢吃的榴莲比萨为她饯行。
  在泰山之巅,纪晓萱边弹边唱:“红尘啊滚滚,痴痴啊情深,聚散终有时……”刚柔并济的旋律,在九曲十八盘的山路上回荡,整座泰山浸润在《潇洒走一回》的歌声里。“唯有登高才能望远,唯有登高才知世事之渺小。”站在玉皇顶上,纪晓萱张开双臂,抑制不住地从肺腑发出感慨。
  按计划,纪晓萱山东游的第二站是青岛。在离开泰山时,她在给父母的明信片上说,不几日,他们将会收到来自大海之滨的彩照。谁知,却在经过双子湖客栈时遇到了不测。
  不用说,此后的时间里,纪晓萱总是在吴大力的脑海沉沉浮浮地活跃着。特别是吴大力去西藏采风的时候,不管是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还是在布达拉宫,他总觉得纪晓萱就跟随在他身边。因为纪晓萱曾对他说,到世界屋脊去歌唱,是她神州行的最后一站。也就是这次,吴大力从青藏高原回来,收到一张来自日本富士山的明信片。烂漫的樱花背后,隐隐约约看见一把硕大的吉他。吴大力的第一反应,明信片是纪晓萱寄来的;可仔细琢磨,又觉得想法荒唐。更使吴大力感到困惑的是,此后,他陆续收到来自世界不同名胜地的明信片,而且在景色的背后,总会隐约有把吉他出现。   直到昨天,吴大力从媒体上得知,海岱市欲打造一个规模宏大的生态旅游带,双子湖也位列其中。吴大力不由得想到了当年挂职和遇到纪晓萱的种种事情,便打通了媒体上提供的客栈的电话。哪想到,接电话的竟然是纪晓萱;并且,纪晓萱告诉他,现在是她在经营着双子湖客栈了。
  于是,在初冬的黄昏里,吴大力再一次来到海岱市。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安顿下来,就接到当地同学的电话。
  “老同学,故地重游也不告诉我们一声。”老同学不知哪里得来的信息,嚷嚷着要在寒舍亲手做菜给吴大力接风。吴大力也没客气,赶到通衢镇,就直接到老同学家里去了。
  彼此寒暄后,同学问吴大力准备入住哪家宾馆,当听到吴大力说去双子湖客栈时,戏谑说:“快别一厢情愿了,那家酒店多少年前就不存在了呢。”
  “这怎么会?”吴大力说,“山庄经营得很好嘛,老总还是我当年向你打听过的那个纪晓萱,昨天我刚跟她通过电话。”
  同学目瞪口呆了好一刻,才颤声告诉吴大力,那年双子湖客栈的老板,逼迫一个前来旅游的女学生卖淫,女学生死也不从,结果被强奸后不堪羞辱,跳湖自杀了。前来收尸的父亲得知了真情,历尽周折,几次上告,才引出了全市的扫黄打非,双子湖客栈也从此废弃。
  “双子湖啊,万万沒有想到,竟是两个学子成全了它的名字!”同学说完,见吴大力愣着,就又向他做了一番解释。
  坐落双子湖客栈的莲花山,共有九顶,东西逶迤,不管从什么方向看,都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因而得其名。山上最为有名的则是桃花洞,洞位于山腰,面南而开,洞口高大,洞内开阔,可纳百人之多。洞的正中供奉着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泰山老母、莲花山山神等五位神祗。双子湖就在桃花洞的下面,最初是山里人打石头形成的一个状似弯月的石坑,经年累月,石坑蓄满了雨水,坑周围长满了松树,村里人就称它松月湖。几年前,曾经有个高考的学生落榜,一时想不开,跳进松月湖溺亡。后来,某老板开发建设酒店,请了个看阴阳的人,说这里犯天煞,只有在湖中心建一条栈道,才能改变它原来的风水。于是,松月湖变成了左右两块,改名为双子湖,酒店便叫做双子湖客栈。
  双子湖客栈开业之初,正是莲花山庙会之时,一时间山中百花烂漫,客栈彩旗招展,倒也着实热闹了一段时光。却万万没有想到,以一个婀娜女子的殉身,结束了它红火的日月。解释完了,同学又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
  同学说得吴大力将信将疑,又心里充满惶惑。整整一个夜晚都是迷迷瞪瞪,似睡非睡,蒙眬中,却又见纪晓萱时不时地来到面前,微笑的脸上蓄着忧伤,多少次对吴大力欲言又止……
  待到天亮,同学陪吴大力来到双子湖客栈。刚刚升起的太阳,病态般照耀着略结薄冰的湖面,残破的塑料桌椅散落在湖边,干枯的树枝上随风摇着破碎的方便袋,一把崭新的大锁,醒目地挂在吴大力曾经住过的房间门上。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六月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着无限生机的季节,池塘的碧波荡漾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随着涟漪泛起的是那一个个动人的情节。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六月的文学世界。本期四季评我们邀请了苏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奚倩、李珊,以及青岛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王田璐来为我们点评。奚倩从小说创作的可能性入手,认为在当下的写作中,小说仍然具有发展的空间,不论是从现实或是从人性出
期刊
1  那是一片草木绿得能照见人影的土地。  “嘉依娜,快来看呀,送你一条长长的腰带子。”伊斯哈说。  天山上的水银亮亮地流下来,淙淙地在草地的肚子上豁开一条口子,使草地像孕育分娩的母亲一样疼痛呻吟,河颤动着,微微晃,在远处从某一点看,又仿佛是静止的,但走近了,却看到它显示着生命的力。  嘉依娜格格地笑,勒转那匹白得滴雪的儿马子奔过来。  她的黑纱丽飘啊飘,在夏季没有一丝风的马背上飘,那条白色的腰带
期刊
1  我诞生于一位铁匠之手,在这之前,我的模样是一块“晶铁”,这是所有铁质中最上乘的材料,深埋在冰雪之下几千年,日月不见,滴水不沾。我每天只有通过跟自己说话,才能打发漫长的时间,我知道自己迟早有一天会变成一把剑,这是我们所有晶铁最后的归宿。  那位铁匠发现我时,我正在做一个漫长的梦,梦里除了冰雪再无其他,那些冰雪化身为一个个漂亮的孩子,围在我身边,陪我讲话,让我远离孤独。铁匠用双手把我挖出来时,我
期刊
在我懵懂记事的时候,祖父就离开了我们。他一生只留下一张陈旧发黄的照片,作为他来过一趟人世的佐证。很多年前,我偶然从母亲的相册里看到过它。那时它已经斑驳得不像样子了,祖父成了一片虚影,伫立在模糊的时间尽头。他好像戴着一顶旧时代的毡帽,似乎立于柴扉的一侧,弓曲着瘦弱的腰身,对世界惊慌失措地微笑着。那时,父母还偶尔谈论一下祖父。后来,祖父的虚影被时间侵蚀得了无痕迹时,关于祖父的话题也从祖母嘴边消失了。这
期刊
肿瘤科医生不是好职业,不说手术时一站半天的累,也不说看病人痛苦挣扎的痛。光是四季被满目沧桑的人群包围,已经够受,仿佛天天都是万物凋敝的寒冬,人生没有了春夏秋。  我是肿瘤科医生,在门诊一坐下,就被一群愁眉苦脸的病人包围了。他们衣着随意,神情憔悴,哀怨的目光编织出厚厚的遮阳布。我感觉阴森,整整白大褂,低着头看病历开检查单,心在胸口呐喊:上天啊,为什么不能来个年轻漂亮的。  拿到检查单的病人去做检查了
期刊
老郎手里拿着一支猎枪,把眼睛贴着院子大门的门缝往外看。门外除了茫茫的白雪之外,什么都看不见。凭借感觉,他感到那只与自己作对的瘸腿老狼来了,就在不远的地方。平日里能看到远处山头上的雷达站,因为这场罕见的大雪,雷达在蒙蒙雪尘中看不清了。这个小变电站就是为了远处山头上的那个雷达站建的。因为变电站太小,平时只有一个值班员值班维护,保证供电万无一失,雷达站是绝对不能停电的!  在这么偏远的变电站当运行值班员
期刊
我的聋汉叔叔是地主的儿子。  小时候村子不大。原来只有五六十户人家。所以我们那里的地主也不过就是有几十亩田地,和真正的豪门比起来真是寒碜死了。  因为村子小,所以地主也只有一家。地主家的大儿子因为受不了村人的歧视,早跑东北去了。聋汉是小儿子,他跑不了,拖家带口,两个女儿,二女儿比我大一岁,叫玲子。  聋汉叔是不是真聋子对此我一直持有怀疑态度。因为是地主的儿子,受人歧视是必然的,乡下人里,鸡毛蒜皮的
期刊
1  三叶把最后一屉包子架上蒸笼,忽然看见一只白色的大鸟远远从街口向这边飞来。三叶想,一定是雪白的包子映花了我的眼睛,不然镇上的男人怎么会让一只鸟白白飞在街上,他们早就会把它捉来煮进锅里。她的目光经过李大脚的布鞋店、孙二白的豆腐坊和吴三友的修车行,正要把大鸟看个仔细,头上的汗水却“骨碌”一下滚进眼窝,那只鸟和她打工的大嘴包子铺就一起掉进黑暗里。  这时三叶听到一个柔软的声音,你好三叶。这个声音像一
期刊
罗生有个朋友,是桑梓路上水果店老板。  罗生还有个姐姐。一个还很不一样的姐姐。据说她出生后一年三个月零五天学会第一句话而在娱乐圈声名大噪,成为童星。当时她就说:“我是娱乐圈的。”就这样备受关注。  她和水果店老板认识是在一个傍晚。当时无法确定方向的桑梓路上夕阳挂在天边,几丝浮云折射出一种悲惨的颜色。罗生看着那些红霞,觉得有些太阳血溅西方的感觉。空气渐渐凉了下来,这时罗生打了一个寒战。末日般昏沉的光
期刊
一、偷生  电话响了七八声,埋首听雨的唐先生才被惊醒。他深吸一口气,发出了一种探不到底的声音。  “曼玲……”  她不吭一声,只荡秋千似的喘气,一下一下,指望着无声胜有声。他知道,她借琴声做掩护,可拎起电话才想起挤不出话来。他们那根窄窄长长的电话线,被绕了好几绕,又将旁的声音绕了进来。他听到那边黄太太嘴尖撮起、舌舞飞快,如往常一般,同旁人数落儿媳在麻将桌上不识规矩、不懂让牌。黄太太是曼玲的书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