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2814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点。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好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语文的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培养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的人文氛围并不容易形成,但一旦形成这种活跃、向上、和谐、民主、平等、欢愉的氛围,课堂教学的多种教育功能就会被开发出来,它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空气”、“阳光”与“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在讲课过程中可走到学生中间,一边讲一边与他们进行眼神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适时地赏识、肯定或使用表示夸奖和钦佩的手势,如伸出大拇指、鼓掌等,这样做能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或一个赞赏的微笑就是一束灿烂的阳光,足以照亮孩子整个人生。再者,不强迫学生一定要接受老师的答案,学生的意见往往有其独到的、适于孩子理解的优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鼓励以及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二、教给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应该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能够掌握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都能得到很大的发展。但这种方式的形成并非易事,缺乏有效的引导、没有扎实的学习是很难展开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会高。
  1.导法。学法指导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领悟学法,循法自学。如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练习,不但要告诉学生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如抓住主要事件、联系课文题目、抓住中心句段等;还要告诉学生归纳中心思想的一般规律:写人的文章一般是歌颂人物的高贵品质,写景的文章一般是抒发作者的感情,状物的立意一般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等。
  2.导思。“思”即思维,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教会学生提问,鼓励他们大胆质疑。要知道善问的学生往往思路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在语文学习中要让学生自主做到“三思”:
  (1)课前思考:课前自主预习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课堂思考:学习过程中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去思考,这样一来,势必学生回答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肯定学生的答案,不要轻易否定他们的见解,从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和动力。
  (3)课后思考:课后让学生回去独立思考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技能、还有哪些知识或技能没有掌握。这样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以“自主”为核心,紧扣学习进程,进行阶段性的自主复习。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不信书、不信师、敢想、敢说的自主创新意识,使他们真正能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发展空间,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1.在合作中交流。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教师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分成多个学习主题,各学习小组自行选择,由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信息搜集、学习整理、讨论归纳等学习任务。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在全班汇报、交流、展示,小组间协作、交流、分享,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解决了选修课量大而时间少的矛盾,促进了学生自主性研究能力的提高。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可以说不胜枚举,如办墙报、手抄报、写字(书法)比赛、作文竞赛、朗诵、演讲、辩论、阅读和写读书笔记、听新闻、报告或演讲、社会调查、艺术欣赏等等。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爱好以及语文学科教学的需要而选择,就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多练习、多活动、增长知识、开拓知识视野的平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澜 《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
  [2]魏书生 《语文教学》.沈阳出版社,2000,7。
  [3]孙春成 《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出版社,2003,6。
  [4]郑梦如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福建教育》,2001年,第十期。
其他文献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1.促进学生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在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等多种感官参与下,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评价就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结果,而且要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关
期刊
一、激发兴趣,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为基础课教学的语文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为科技进步作贡献的兴趣和志向。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干巧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  二、鼓励质疑,培育学生的创新萌芽  在语文教学中,教
期刊
摘 要: 基于“任务驱动”的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并有效促进学生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形成学生的学科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化学实验 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一、教师为主导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之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同传统的行为主义强化学习理论相比来看,教师的作用发生
期刊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期刊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其小说中塑造的人物蕴含了鲜明的现代品格,集中表现在新的美学品格、文化观念现代性的确立以及开放的新文学传统的创建三个方面。  一、新的美学品格的体现  首先,体现在审美意识与艺术精神上对传统文化的重构,艺术地把握了世界方式的变化。  现实主义作品重视对客观现实的摹写,这正是鲁迅小说审美取向的显著特点。鲁迅受夏
期刊
初中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初中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作业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主战场。”没有作业的教学好比纸上谈兵,讲得带劲、听得有趣,用起来却茫然。所以应对如何开发与利用数学作业、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和创造才能等方面加以深入的研究。  一、
期刊
糖厂是耗能大户,搞好节能工作、降低能耗是糖厂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糖厂从原料蔗到成品白砂糖的生产过程就是一个耗能的过程,包括电能、热能等。糖厂生产用电是通过动力车间提供的。糖厂利用锅炉对水进行加热产生过热蒸汽,过热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供全厂生产所用。汽轮机排出的乏汽(废汽)送去蒸发工段,做第一效加热蒸汽对糖汁进行蒸发,糖汁蒸发时产生的蒸汽(汁汽)又供煮糖、加热糖汁用。由此可见
期刊
一、产生衔接不当的主要原因  1.教学内容方面。小学的数学知识少,内容浅,难度低,知识面窄,教材的坡度缓,直观性强,易于模仿掌握。而初中数学内容多,知识面宽,比较抽象,也触及到抽象的数学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逻辑推理、较复杂的空间立体图形等,教材还突出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一下子转过弯来,理解并掌握教材,决非易事。  2.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面。小学数学周课时多,每
期刊
一、以“听”立足  音乐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以听为基础。不管是单声部歌曲还是多声部即合唱歌曲的教学,都必须先通过听,熟悉它的旋律,感受歌曲中所饱含的情感,让小学生在歌曲中找到情感共鸣,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唱的兴趣。  1.听整体  教师在教唱之前,首先要找出这首歌曲的范唱资料,与学生一起静静地听,听过三五遍之后,让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如教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我就先营造了
期刊
一、失误  1.从提问内容看缺乏艺术性。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启发,启发学生发现。教师的启发体现之一是“提问”,“提问”被看成是激发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但一项调查显示:一般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1/10包含着未知性和矛盾性,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4/5的问题是针对学生的记忆。这说明教师的提问没有启迪学生的思维,而是限于死记硬背。一部分教师因为不能认真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实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