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手段的创新

来源 :教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id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听”立足
  音乐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以听为基础。不管是单声部歌曲还是多声部即合唱歌曲的教学,都必须先通过听,熟悉它的旋律,感受歌曲中所饱含的情感,让小学生在歌曲中找到情感共鸣,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唱的兴趣。
  1.听整体
  教师在教唱之前,首先要找出这首歌曲的范唱资料,与学生一起静静地听,听过三五遍之后,让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如教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我就先营造了一个寒冬腊月寒气逼人的氛围,激发学生在心中渴望春天快快到来的欲望;然后我把这首歌曲放给学生们听,学生们听过两遍之后,情绪就有些激动了,我抓住时机,指导学生再仔细聆听,让他们说说这首歌曲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单声部歌曲有什么不同。学生们很快地找出了不同之处,说有两组声音在唱,一组声音音色清脆,一组声音音色低沉。于是我就告诉学生这就是合唱曲,他们的发现,正是合唱曲的精妙所在。这就是两个声部,两个声部高低音的配合把春天那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示在我们的眼前,多美啊……这时,老师就按学生各自的音色特点分成两个小组,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进入学唱的环节,因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找准了角色,那么这首合唱曲一节课基本上就能掌握。
  2.听声部
  很多老师在教唱合唱曲时,总是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然后就按高低两个声部进行教学。我认为,这样教学的学生会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无味,结果只会事倍功半。我们不妨把两个声部都让学生听听,让他们找出各个声部的特点,把各自对不同声部的理解和看法说出来,然后根据他们对这两个声部的理解,选择出适合自己学唱的声部,充分发挥学生对歌曲的想象力,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到学唱中,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听彼此
  合唱曲的特点就是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两个声部分开学唱,掌握好两个声部各自的特点,就是为了让这两个部分能更好地合二为一。在分声部学唱完之后,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声部的声音不留痕迹地糅合在一起呢?这就需要进行彼此聆听,在哪些乐段充分地展示出高声部的优势,把歌曲那种磅礴、雄浑的气势表现出来,哪些乐段由低声部的低沉、稳定表现出来,高低声部要配合得天衣无缝,必须彼此反复聆听,领会两个声部的要领,才能唱出协调统一的二声部歌曲。
  二“暗示”引导
  在合唱歌曲的教学中,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言行都容易受干扰。特别是低声部的学生,在教唱时还没有问题,可一到两声部合唱时就乱了方寸,低声部的都做了叛徒,直接跑到高声部的旋律去了,一支旋律优美的合唱歌曲硬生生被瓦解。面对这种现象,我想了许多方法,我发现用“暗示”去引导学生学唱合唱曲,效果很好。
  1.体态暗示
  在上每一节合唱曲的教学课时,我都会刻意穿上较为鲜艳点的服饰,并且还化点淡妆,这样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唱《两只老虎》这支合唱歌曲时,我一会儿用语言,一会儿用眼神,一会儿用手势,一会儿用身体做出各种姿势,暗示引导低声部的学生。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注意力非常集中,省去我很多理论的说教,课堂氛围好极了,学生学得饶有趣味,成效又快又好。
  2.榜样暗示
  榜样暗示也是我在合唱歌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合唱歌曲之前,我就物色好高低声部音色好、乐感较强的学生,把他们安排在一起,用他们的声音去带动整个小组,乐感差点的同学自然而然就受到他们的影响,在同学榜样力量的暗示下,很快就掌握了自己声部的音律。这样,我就能轻松完成合唱歌曲的教学。
  3.音乐暗示
  学习合唱歌曲,学生最大的障碍就是只关注自己的那个声部,怕熟悉了另一个声部会影响自己本声部的学唱,可越是这样,越容易受干扰。为了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我在指导高声部学生学唱时就播放低声部的旋律,在指导低声部学生学唱时就播放高声部的旋律,让学生们在学唱的过程中时刻处于和声融合暗示的氛围之中,他们发现自己不但没有受到其他声部的影响,相反,自己抗干扰的能力还增强了,同时与同学合唱的效果也好了很多。
  三、借“评”激励
  作为一个小学音乐教师,教给学生音乐知识之外,更要想法激励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合唱曲,单单由教师一个人的评价已无法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摆脱这一困境,我拓展开了评价方式。
  1.让学生自己评价
  我把录音录像系统引进了课堂,把学生合唱的样子、声音录制下来,再播放给他们看,然后把合唱范带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自己去评价,找出不足,提高自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让听众去评价
  学校举行合唱曲汇演,以班级合唱队为单位,站到舞台上,让全校的老师、同学去评价,给予肯定。有时还带着他们走出校园,去参加社会义演活动,让群众去评价。这样,把他们学习合唱曲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提高 文言文教学 效率  一、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
期刊
摘 要:考试是最有效的评价方式,是衡量教师教学成果、反映教学问题重要的手段。复习有效与否关系到教师职称的评定,也会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文化的背景下,笔者欲就六年级语文的复习策略进行有效的探究,特拟定如下的小学语文有效复习策略。  关键词:复习策略 有效性 反馈  一、如何实施有效的复习策略  要具体分析每个班级学生在学习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
期刊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1.促进学生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在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等多种感官参与下,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评价就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结果,而且要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关
期刊
一、激发兴趣,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为基础课教学的语文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为科技进步作贡献的兴趣和志向。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干巧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  二、鼓励质疑,培育学生的创新萌芽  在语文教学中,教
期刊
摘 要: 基于“任务驱动”的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并有效促进学生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形成学生的学科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化学实验 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一、教师为主导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之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同传统的行为主义强化学习理论相比来看,教师的作用发生
期刊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期刊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其小说中塑造的人物蕴含了鲜明的现代品格,集中表现在新的美学品格、文化观念现代性的确立以及开放的新文学传统的创建三个方面。  一、新的美学品格的体现  首先,体现在审美意识与艺术精神上对传统文化的重构,艺术地把握了世界方式的变化。  现实主义作品重视对客观现实的摹写,这正是鲁迅小说审美取向的显著特点。鲁迅受夏
期刊
初中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初中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作业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主战场。”没有作业的教学好比纸上谈兵,讲得带劲、听得有趣,用起来却茫然。所以应对如何开发与利用数学作业、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和创造才能等方面加以深入的研究。  一、
期刊
糖厂是耗能大户,搞好节能工作、降低能耗是糖厂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糖厂从原料蔗到成品白砂糖的生产过程就是一个耗能的过程,包括电能、热能等。糖厂生产用电是通过动力车间提供的。糖厂利用锅炉对水进行加热产生过热蒸汽,过热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供全厂生产所用。汽轮机排出的乏汽(废汽)送去蒸发工段,做第一效加热蒸汽对糖汁进行蒸发,糖汁蒸发时产生的蒸汽(汁汽)又供煮糖、加热糖汁用。由此可见
期刊
一、产生衔接不当的主要原因  1.教学内容方面。小学的数学知识少,内容浅,难度低,知识面窄,教材的坡度缓,直观性强,易于模仿掌握。而初中数学内容多,知识面宽,比较抽象,也触及到抽象的数学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逻辑推理、较复杂的空间立体图形等,教材还突出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一下子转过弯来,理解并掌握教材,决非易事。  2.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面。小学数学周课时多,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