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线索演绎文本解读的多元性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是强调多元性的,问题在于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从何而来,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过于标新立异往往并不能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获得共鸣,而基于学生的认识去发现文本的隐性线索,往往可以在文本解读中另辟蹊径。本文试以《辛德勒名单》一文的解读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一、无意发现的隐性线索
  在《辛德勒名单》一课教学即将结束之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辛德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问题看起来没有什么思维含量,甚至有学生评价这是小学生提出的问题。但作为成年人,笔者深知当下许多学生其实在童年时代都接受过“好人还是坏人”的影响,多数影视或其它作品中对人的界定也是可以用好与坏来形容的,这种认识到了高中阶段依然根深蒂固。也正是基于这一判断,笔者敏锐地感觉到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于是决定展开讨论。
  很直接地,高中阶段的学生基于已有的解读,对辛德勒作出的界定并不是简单的好与坏:作为纳粹的中坚分子而言,辛德勒助纣为虐,自然算不上好人;但是作为入选语文教材且已经被多人传颂的辛德勒,显然又是一个好人。很显然,当好与坏集中于一人身上时,好与坏之间的界限就模糊了起来。而这种模糊,恰恰恰可以推动学生对本文的解读更为深入,“人性”也就成为本文解读的一个重要的隐性线索。
  当师生确定了“基于人性来判断辛德勒”的共识之后,实际上也就认同了这一隐性线索,于是对本文的解读打开了另一扇门。
  二、基于人性的文本解读
  第一个问题:辛德勒为什么会坏?又为什么会好?
  在对《辛德勒名单》的背景材料的研究中,学生已经知道了辛德勒实际上是一个服务于纳粹的商人,其贪财、好色,“不是好人”。在讨论的过程中一个很直接的问题被很直接地提了出来:如果你是辛德勒,你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学生的答案是多样的:有选择逃离的,有选择遁世的,而当学生发现这样的道路其实是极其狭隘——那么多著名的科学家尚且要靠他国的帮助才能逃离德国,一个普通商人还能有多大的选择究竟呢?再说,其实希特勒作为民选领导人(支持率不是一般的高),作为一普通商人的辛德勒未必就有多大的远见,能够判断出纳粹社会党竟会像后来的那般。因此,辛德勒的“坏”可能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坏,是一种无意识的坏——毕竟对财富的追求是人的本能,对美色的贪恋是男人的本能(有学生还以国内某著名电商CEO的话说“凡是男人想做的事,我都想做”来佐证,课堂一时笑声不断)。
  在面对人性中的“坏”(或者说是“恶”)的时候,并不回避这样的课堂讨论,本身就是文本解读多元性与包容性的体现。那么,辛德勒又为什么会好呢?通过对文本的重新阅读,学生发现了辛德勒的好是在看到犹太人即将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辛德勒权衡良久,最终作出决定要尽力挽救那些即将遭受灭顶之灾的犹太人。认真分析这段话,可以发现其中意蕴极为丰富:权衡良久,意味着辛德勒进行了无数次的思考与比较,而这本身就意味着辛德勒良知未灭;而“最终作出决定要‘尽力’挽救”,则意味着辛德勒的良知已经从火苗演变成火把,“尽力”意味着可以舍去身家財富;而“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是刺激辛德勒良知再现的重要引子,这也彰显了作为普通商人的辛德勒所显示出的伟大人性的一面,一个从“坏”变“好”的辛德勒也就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于是,学生对人的好与坏的判断也就有了新的可能:平常时代,每个人都会显示出人性中追求财富与美色的一面,这并不能完全认为是坏的;而在非常时代或时刻,当人性的光辉引导一个人作出非常之举时,这才是真正的好。世界上很多事其实都是人性的产物,国与国之间的利益至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至上,其实都是人性的体现。认识到这一点,或许可以帮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中的人与事。
  在这个背景下,有了第二个问题:其他的人又是什么样的人?则可以有更深刻的发现:高斯、普拉斯佐和克拉科夫、那个发疯了的德国军官、伊特兹哈克、将军……这些人在人性这面镜子的照射之下,都能显示出人性的多种可能,显然,不同人的人性更有助于学生判断人的好与坏:至少,像只有人性中贪与恶的将军那样的人,已经可以真的认为是坏人了……
  这里,其实文本解读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找到判断好人与坏人的依据,而是让学生拥有了判断好坏的另一把尺子:人性!
  三、多元性驱动深度解读
  当对《辛德勒名单》中的人的解读超越了好与坏的层面,而寻找到了人性这把标尺的时候,文本解读其实进行了一种类似于哲学思考的阶段:人性善恶本就是哲学范畴中见仁见智的话题,当这个话题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在《辛德勒名单》这一背景下进行讨论与深思时,文本的深度解读就已经开始了。
  于是,辛德勒拯救大批犹太人的伟大之举,成为“二战”中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最亮注脚,而对当时德国社会制度与当时整个世界的发展的思考,也纳入了学生的思维范畴:希特勒为什么会当选?轴心国为什么要扩展?当时的德国民众为什么会“盲从”?同盟国起初为什么会绥靖?……这一系列问题成为此文解读之后产生的一个问题链,虽然说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已经超越了语文的层面,但不可否谁的,正是如此深度的文本解读,才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是提倡学科核心素养吗?别忘了,学科融合原本就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意旨,因此这样的深度解读是容纳于语文课堂,允许于文本解读的。
  归根到底,此深度解读的根源,在于寻找到了文本解读的另一线索,而这就是多元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①周玉明.《文本解读向度的本体性与多元性》.《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34期第32-34页。
  ②张标.《浅议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河南教育 基教版》,2008年第9期第52-52页。
  [作者通联:江苏宜兴中学]
其他文献
《沙之书》入选人教版、苏教版和北京版语文选修教材。这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共识:让学生开启想象的翅膀,多元解读文本。通常意义,对于一篇作品,我们可以将它读少读精,读懂读透,可《沙之书》却相反,它使我们越读越多,越读越不解。这就是《沙之书》带给读者的一种阅读体验。  一、无限和有限  “沙之书”是一本神奇的书。它的神奇就在其无限性上,作者在行文之初始,就对无限和有限做了这样的叙述:“线是由一系列的点
审视时下的语文课堂,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多有窄化理解、单一阐释的现象。如一说到卖油翁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一说行道树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一说菲力普夫妇是“贪婪势利、自私冷酷”,一说孔乙己就是“穷困迂腐、好吃懒做”……这种标签式的浅层次的解读,把原本色彩缤纷的主题或丰富多姿的形象阐释得呆板而无味。这种话语的专利性质,来自于传统理论的浩大阵势和人们对它不容置疑的信仰,让不懂得独立思考的人长期受它的统
笔者在开设“私家文学课”这一选修课期间,尝试着举办了一次朴素的“经典推荐会”。因为是第一次,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为了做好示范,就给学生介绍了《牡丹的拒绝》《狗这一辈子》《怀念萧珊》等十篇散文,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篇文章进行赏读,然后写一段推荐词。让笔者感到比较兴奋的是,这样一种稍微花了点心思的尝试,我们的学生就写出了很多精彩的文字。有一个学生写了关于张抗抗《牡丹的拒绝》的推荐词,其中这样写道:  
新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一个极其重要的亮点就是——充分重视了“语言文字运用”。据统计,此次修订稿中“语言文字运用”出现10次之多。其中:导言中4次;“课程性质”中2次;“课程基本理念”中3次;“课程设计思路”中1次。而相关的“语言”一词就出现了43次之多。  本次语文新课标如此高频次、高力度、全方位地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意义重大。在这个课标中,首次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
语文难在哪里,难在过于琐碎。许多语文老师甚至某些专家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语文琐碎是客观的。这其实混淆了中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与社会大语文的界限,将母语使用的丰富意蕴、方法技巧加在中小学语文学科上,让学生们去认知、感悟,显然勉为其难。中学语文教与学,是可以繁中求简的。  一、“简”中求语文之道  语文是人文的,它源于生活,作为一门学科,语文以“简”的形态高于生活,方便人们交流,传递情感与思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育“泛人文化”的取向遭到批评和质疑,“语文知识”、“语言训练”等一度被淡出的词语再次回归语文研究的视域。2007年第10期的《中学语文教学》,集中刊发了一组讨论语文知识的文章,王荣生、王鹏伟、陈钟樑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2008年,吴忠豪在《关于语文训练的讨论》一文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不能没有训练”的观点(《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12期);20
[原有目标]  [教学目标]  1.生动具体的形象与深刻的思想;  2.幽默生动而富于战斗力的语言;  3.严谨的结构与严密的论证。  [升格思路]  这是广泛流行于诸多网站的教学目标,也是对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执教《春末闲谈》一课起了相当作用的教学目标。然而,教学目标的标准如此高大上,怎能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达成呢?笔者认为应当进行必要的纠正与升格才是。  至于三项目标都没有行为动词来陈述的问题则又当
就一般的读者而言,小说的表达技法永远是深不见底的谜。这是因为一般的读者并不是小说创作研究的专家。   但如果是语文教师,从教学的需要来看,从教师的素养来看,倒是非常需要用一些时间来潜心地研究、体味、欣赏小说的表达技法。它们是真正文学的东西,是真正高雅的东西。试想,如果一位语文教师,在小说的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指导小说的要素等基本常识,那是很难说得上是有一定教学素养的。   似乎可以说,能够懂得小说
于漪曾说,教师应该“把握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传之以情,并善于以情激情,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学得感动,学有难忘的收益”。①本文通过研究彭才华老师的经典教学案例——《凡卡》,再次品味其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探讨语文课究竟该如何带领学生造境悟情。  一、彭才华名课《凡卡》案例简述及评析  1.《凡卡》案例简述(教学实录详细过程略)  ①图片导入  彭才华的《凡卡》教学是以两张图片导入
当前文言文本解读中存在着流于浅层、缺乏内在逻辑性的现象,这导致文言教学内容单一化、浅层化,既不利于学生的文言学习,也不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文言文本解读也需要讲究逻辑性,需要往文本深处挖掘。解决好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的问题,有助于解决文言文教学中“文”不够深刻、“言”太琐碎、“文”与“言”相割裂的问题,以达到深化文言教学内容、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