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物理激发学生兴趣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现在理科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品质是科学素养中非智力因素的要素,科学品质包括科学的兴趣,而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动力,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
  
  以“神奇”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八年级物理起始课上,我做了这样的演示实验:用准备好的一个大铁钉与部分大头针接触,并没有发生互相吸引现象,接下来,在大铁钉子上绕上较粗的漆包线,接通电源,再把它与部分大头针接触,学生发现大铁钉子能够吸引大头针了。简单的操作,神奇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的智慧大门在老师的启发下打开了。
  多年来,我自制了多种教具。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凸透镜,直径有25厘米,是从一个舞台专用灯上拆下来的。在物理课上,我找第一桌的一名同学站起来面向全体同学,把大凸透镜放在这名同学面前,让同学们观看他的面部。学生们看到被夸张的面孔,情绪激动。不断移动凸透镜与该同学面部的距离,学生们又看到了逐渐缩小的面孔,学生们感到疑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在疑惑中思考,产生求知欲,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产生了。
  在讲到“分子引力”一节时,我将两个铅柱的平面刮出新茬,再将两个平面平行横向推进,发现有一部分连接上了。接下来在下面挂10千克的大钩码,连接的部分竟然没有被拉开!我又将教室里的小水桶装满水挂上,竟然也被提升起来了!此时,同学们感到很惊讶,对这部分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堂课下来学生们收获不少。
  
  以“夸张”的语言描述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语言应该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物理现象的描述,要求学生能够揭示内涵于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深刻体会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其与生产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在课堂我经常采用“夸张”的方法去描述物理现象。
  例如,我在讲“动能”时告诉同学们:假如操场上有一个直径为3米的大气球,气球体积几乎和我们的教室一样大小,在大风的吹动下向前滚动,我们在操场上看到后会感到很恐惧吗?你会惧怕气球撞到你而逃跑吗?这时,有淘气的学生说:“我迎上去抢气球。”此时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我话锋一转:若不是气球,而是同样大小的实心铁球,在操场上向你快速滚动,你会怎么样?此时,同学们进入联想的状态,异口同声地说要躲开。这样比较后,总结出“气球的质量小动能就小,铁球的质量大动能就大”的结论,说明了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
  向学生提供直观材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通过各种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我在物理教学中常用到的方法之一。在“杠杆”这节课上讲到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比较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钓鱼竿属于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为加强直观理解,我画了这样一张漫画:在黑板上先把人画得很小,把鱼画得非常大,人和鱼的比例明显失调,这引起了学生的热切关注。此时引导学生判断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不难找出力臂的大小,于是很容易判断出钓鱼竿属于费力杠杆。
  在复习课上,我写下物理公式P = F / S,在黑板上标注力一定,面积减小的时候,把字母“S”写得非常小,压强增大,我把“P”写得特别大。当压力一定,分析面积增大,我特意把表示面积的“S”写得特别大,这时候导致压强很小,我就把表示压强的字母“P”写得非常小。这个小技巧活跃了气氛,增强了印象,学生的记忆非常深刻,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以“离奇”的遐想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是习题做得越多越熟越好,概念、规律背得越熟越好,应该指导学生在勤于思考中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找出规律,引导学生能够想象,甚至是离奇的遐想,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此,我经常在课堂上引入一些“离奇”的现象,展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教学实践中我逐步体会到:教师和学生都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谐相处,才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学生的学习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习的过程是教的依据,教的过程又是学的指导。教师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讲完摩擦力,我让学生想象:如果摩擦力不存在,世界会怎样?同学们纷纷议论:没有了摩擦,人无法行走;没有了摩擦,手就什么都拿不起来了……讲重力的时候,我让学生想象:如果重力消失了,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学生们可以说出:没有了重力,人离开地面后,就永远不能返回地面了;没有了重力,汽车过后飞起的尘土,就永远悬浮在空中;讲完光学,我们又一同设想,如果没有了太阳,人类会……在讲解单位换算时,我告诉他们,牛郎星与织女星相距16光年,距离是1.4473×1014千米,火箭的速度是2.0×104 千米/小时, 我让学生遐想利用人类现在的最快的飞行器,计算出乘坐火箭从牛郎星到织女需要的时间7.2365×109小时,每年为8.76×103小时,需要的时间是8.26084×105年,也就是82.6084万年。
  神奇、夸张、离奇的遐想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愉悦感,而愉悦感是积极情感的表现,具有主动学习的倾向性,它是物理学习最佳心态的催化剂。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愉悦感,学习起来就会兴趣十足,积极主动,思维的运转就会加速。用神奇、夸张、离奇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学生们就能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以实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
  
  课堂上,教师既要选取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的恰当活动,还要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在思考中,甚至是面红耳赤的激烈争论中,闪烁思维碰撞的火花,澄清认识,发现真理。
  一节光学课上,我示范左手拿一支铅笔,然后闭上一只眼睛,用右手指从侧面去捅触铅笔尖,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梁昊青:我非常认真地做每次实验,完全按老师的要求。第一次从侧面没有接触到笔尖,马上再接触,还没接触到,多次接触后,就很容易捅触到了。可是,再重复实验过程,就又不能够一次准确接触到。反复了多次,结果是一样的,并且,没有一次实验能够一下就触到,我感到非常奇怪。我们四个同学配合做,也没能一次成功。我认为必须从捅的方向看铅笔才能准确接触。是看的方向和手指运动方向不一致的原因。我们反复多次,只要方向一致了就能够准确捅触到了。
  陈戈:我自己思考了一下,老师告诉我们闭上一只眼睛,为什么要闭上一只眼睛呢?我完全按老师的要求做了2次实验,的确触不到。我刚才两只眼睛都睁开再去做这实验,很容易做成功的。我认为是跟一只眼睛和两只眼睛观察有关系(他的解释中出现了错误的概念),一只眼睛发出的光和两只眼睛发出的光不一样的,当一只眼睛观察实验过程时候,铅笔在一只眼睛发出的光线的直线上。究竟在这条线上的哪个位置不能够确定。但是两只眼睛发出的光线交叉点在铅笔上。因而,两眼很容易就把铅笔离眼睛的所在位置找到了。(老师纠正了说道:是铅笔将光线反射到眼睛。)
  李佳:我明白为什么了。我原来想老师强调闭上一只眼睛,结果陈戈不听老师话,睁两只眼睛做实验。原来,铅笔把光线反射进入人的一只眼睛后,人们知道了,铅笔在这条直线上,到底在这条直线的哪个位置?观察者是感觉不到的。当陈戈睁开两只眼睛做实验的时候,是铅笔上有两条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了。这是由一点发出的两条直线的交汇点。观察者才能够确定了铅笔所在的位置。由此,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是一只眼的人,那是不是就很难确定物体位置,那他的生活一定很不方便了。同学们,爱护自己的眼睛吧。
  
  编辑 王雪莉
其他文献
2007年秋天,北京高中全面实施新课改.在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强烈震撼中,历史学科由于自身学科体系的重大调整,可谓首当其冲.从2007年秋至2009年夏,回顾近两年的历程,我们欣喜
博雅教育的外延涉及很多方面,本文则集中于谈谈书法在博雅教育中的位置。为何单独拿“书法”来说事?笔者认为,这里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针对美术教育而言的书法的重
期刊
结合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数据库的网络化升级问题 ,分析了为较大尺度地学研究对象建立网络数据库的必要性 ;结合具体研究内容和当前数据库技术 ,提出了黄河流域网络数据库建设
服装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服装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各方面的较量,演变成服装企业整体品牌形象以及服装品牌之间的较量,服装企业的VI设计也在这样紧张的形势中应运而生.VI
摘要:相较于初中物理来说,高中物理的难度较高,这是因为初中物理只是研究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知识,但是高中物理则更加的深奥。很多学生都认为高中物理给自己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物理的学习中来,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高三物理;学习动机;教学策略  一、 引言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高三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几
改革开放30年,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方便群众生活、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
期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公益广告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特别是在传达政府意识、疏导社会心理,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政府和民众沟通的重要桥梁,有利
美术馆自身的藏品展览是其服务内容、通识教育和具体研究的成果.2012年起,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中,有越来越多的美术馆以主题的方式组织藏品,如中央
期刊
通过对收集黄庚的比赛技术参数 ,从绝对速度、助跑最后 10 m的分段速度即节奏和快速起跳的能力三大方面与鲍威尔等世界级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黄庚除绝对速度明显差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