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家庭背景的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报告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elf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阶段,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确立,是我们进行心理教育工作的关键时期,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合力,特别是不同的家庭背景要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家庭背景 心理健康 调查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初一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为了进一步了解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现状,从而探索符合新课程实施时初中学生心理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笔者全面、系统调查了初一级学生的心理现状与各自的家庭背景,对一些问题作了分析和探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初一年级112名中学生,其中男生62名,女生50名。
  2.研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
  首先,在设计问卷之前,采用座谈、个别访问等调查方法,找初一年级的各班班主任、任课老师搜集相关资料,其中包括学生的年龄、成绩、品德、家庭背景、学校背景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访谈得到初一学生心理状况和家庭背景的初步资料。
  研究的第二步采用定量的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在我校初一年级以整体抽样方法抽取了112名对象,共发出问卷112份,收回有效问卷110份,有效率为98.27%。
  3.调查内容(调查侧重家庭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①学生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家庭的经济情况。②学生的兴趣爱好。③学生的课余活动情况。④学生的不良行为。⑤学生的未来理想、职业选择。⑥学生的情绪与心理问题。⑦学生的学习情况。
  4.统计过程
  输入计算机的数据计84个变量,其中8个自变量,如性别、年龄、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家庭经济情况等;其余为因变量。数据分析采用SPSS10.0(社会统计软件包)。
  
  三、结果与分析
  
  (一)单亲家庭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单亲家庭与其他83题(变量)作相关分析,有显著性产异的如表1:
  
  独生与考试问题(31、35、53、58题)作T检验,有显著性相关:SIG.=0.030;独生子女在考试问题上明显应付自如,考试成绩也明显高一些。
  独生与学习方法(39、42、48、49、52、58题)作T检验,有显著性相关:SIG.=0.014;独生子女在学习方法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学习效率也相对高。
  由此可见,独生子女家庭一般比较富裕,家长文化程度较高,对子女的学习更加关心并会指导和影响学生,所以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有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技巧,成绩较高,自我感觉良好,在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也高。但由于父母百般照顾,形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意志较薄弱,性格任性,如果不加强教育会形成不良心理。
  
  (三)家庭经济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由表3的数据可知,多数学生家庭和睦,父母亲关系融洽。他们在父母的关心爱护下成长,部分学生容易娇生惯养,缺乏艰苦朴素和刻苦学习的精神,耐挫能力较差。少数家庭的子女更容易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影响其健康成长。
  
  四、讨论与结论
  
  (1)家庭教育中应重视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①家长要懂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性、自主性不断增强,他们要求父母能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因此要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②家长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提出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给孩子定的目标要有适度,使他们跳一跳能摘到苹果,就能鼓励孩子去奋斗拼博。
  (2)学校教育中对单亲家庭的学生应考虑:①生活上多给一些关心。尽力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②学习上多给他们一些帮助。③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注重对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向他们指出:第一,不要有自卑心理,应相信老师和同学不会歧视你。第二,要学会做人,尊敬长辈,与同学友好相处,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第三,要培养自己在逆境中成长的勇气。④经常开展家访活动,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互通情况,共商对策。
  (3)独生子女的教育,既有社会的、学校的,也有家庭的责任,只有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教育网络,才能更加有利于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然而在这三者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人都离不开家庭对他的最初影响。独生子女的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是每个家庭对社会应尽的神圣职责。
  总之,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阶段,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确立,是我们进行心理教育工作的关键时期,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合力,特别是不同的家庭背景要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江海燕等.《中小学心理教育丛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2]江东,许思安编.《教与学的心理教育—模式探索》.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
  [3]樊富珉.《二十一世纪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大众心理学(沪),2000.4.
  
  (作者单位:浙江乐清市虹桥镇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阅读作为从文字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被尊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向来居于语文四大能力之首。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
经济和社会的现实决定了民办高等教育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由于民办高等教育具有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空间,民办高校凭借其高效、灵活的体制优势,不断发展壮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基础。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可以探索多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学习词汇,有效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 方法探索    根据国家颁布的大學英语教学要求,学生经过大学的两年学习,应该掌握4500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其中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两个方面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源泉,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成绩好坏有直接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往往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生认
[摘要]当代大学生有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特征,他们知识面更加宽阔,思维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更加注重自己个性的张扬等,这些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他们还存在一些不足,给教育和管理带来很大难点。在分析当代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简要论述如何以职业规划为导向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规划 思想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
[关键词]学生  “乐”中学  “治”中学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更新观念,让学生在“乐”、“治”中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教师在教学中都应搞好乐
一“我们在干瘦的秋风里走出很远,看见田野里的枯草浑身抽搐,像天桥上的老乞丐等待着,在一场瑞雪中被埋入地下”这是彭敏那首广为流传的诗歌《我的同桌李梅英》的最后一段。在乡
借母溪的脚步声  一觉醒来,又是雾霾漫天。  窗外。一片迷蒙。我不敢推开窗户,浓浓的雾霾已经统治了外面的世界。我望不到蔚蓝的天空,也看不到窗外常见的建筑物,即使一米开外的树木,也是影影绰绰。  曾经,我以为雾霾离我居住的城市——长沙很远,我以为它只光顾北京、天津、上海,与我们遥不可及。然而现在,它仿佛远来的侵略者长驱直入地冲进我们的城市,用扑朔迷离的“武器”,彻底地把我们与外面精彩的世界徐徐分开。
《火鲤鱼》是姜贻斌十年磨一剑,精心打造出来的一部长篇小说。它既是湖南省第五届"三湘读书月"推荐的书目之一,又是第五届毛泽东文学奖唯一的长篇小说获奖作品,在文学界产生了
卓有成效的德育方法应该具有系统性。一要重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主导与主体相结合;二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发展,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三要重视道德能力的培养。道德规范教育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