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倾听的氛围搭建欣赏的平台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i830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了六年级的一节复习课,其中一道习题的教学,让笔者耳目一新,找到了久违的感觉。现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题目:果园里有桃树和杏树360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5/4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师:先思考。独立解答,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过了6分钟)
  师:汇报时,我提两点要求:1 说者,做到“两说”,即先说算式,再说想法。有说不清楚的可以请别人帮忙。2 所者,做到“四能”:能复述;能评价他人的解法,评价时要先指出对在哪里,哪怕是一丁点儿合理的成分,再指出不足;能从他人的解法中受到启发;能欣赏他人的解法,自发送出掌声。
  生1:设杏树有x棵,桃树有5/4x棵。列方程为x 5/4x=360,解得x=160,所以桃树有360-160=200(棵)。
  生1:我是这样想的:要求两个问题,先设1倍数杏树为x棵,桃树用5/4x棵表示,再根据第一个条件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生2:设桃树有x棵,杏树有4/5x棵。列方程为x 4/5x=360,解得x=200,所以杏树有360-200=160(棵)。
  生2:我是受生同学解法的启发,将“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5/4倍转化为“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4/5”,这时桃树的棵数为单位“1”,设桃树的棵数为x棵,杏树的棵数用4/5x棵表示。
  师:谁听懂生同学的解法?(指名学生复述)
  师(问生2):你能从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生2:生1同学在汇报她的解法时,我一边认真听,一边想:原题是以杏树的棵数为单位“1”,如果转化为以桃树的棵数为单位“1”。就有了另外一种解法。这里,谢谢生1同学带给我的启发。
  师:生2同学在倾听的过程中,能融入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学习方法非常好。课堂是个取长补短的地方,希望同学们能互相学习,彼此欣赏。
  生3:因为5 4=9,所以杏树有360×4/9=160(棵),桃树有360-160=200(棵)。
  生3:我是这样想的: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5/4倍,把杏树的棵数看作4份,桃树的棵数就有这样的5份,共9份,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
  生4:因为5 4=9,360/9=40(棵),所以杏树有40×4=160(棵),桃树有40×5=200(棵)。
  生4:我是受生学用按比例分配思路的启发,用归一法解。
  生5:列方程为4x 5x=360,解得x=40,所以桃树有40×5=200(棵),杏树有40×4=160(棵)。
  生5:我是间接设的,但我不知道怎样设,谁来帮助我?
  生6:我来帮助你。你求得x=40是指什么?
  生5:每份有40棵。
  生6:那你就应该设每份有x棵。你懂了吗?
  生5:我懂了,谢谢你!(学生们自发鼓掌)
  师:这掌声告诉我,同学们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会欣赏他人了。
  生7:设杏树有x棵,桃树有(360-x)棵。列方程为5/4=360-x/c,解得x=160,所以桃树有360-160=200(棵)。
  生7:我是用正比例求解的。先根据第一个条件设未知数,再根据第二个条件列比例式。
  师:听懂他讲什么吗?(指名学生说)
  生8:设桃树有x棵。列方程为5/4 5=x/360,解得x=200,所以杏树有360-200=160(棵)。
  生8:我是受生同学用正比例求解的思路想到的……
  生9:因为杏树有360÷(1 5/4)=160(棵),所以桃树有360-160=200(棵)。我是用量率对应法求解的,即找360的对应分率。
  生10:因为桃树有360÷(1 4/5)=200(棵),所以杏树有360-200=160(棵)。
  师:我们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这么多种解法的?
  生11:靠集体的努力获得的。
  师:你说得很对,同学们之间的互补丰富了这道题的解法。
  师:观察这些解法,它们分别是从什么思路来思考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说,略)
  师:通过解这道题,你有什么感悟?
  生12:我学会了用多种方法解题。
  生13:我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
  生14:要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从中得到启发。
  生15:不要只满足于自己的一种解法,要学习其他同学的解法。
  生16:要懂得欣赏他人,同学进步了或有创新的解法,我们要送出掌声祝贺。
  生17:你有一种解法,我有一种解法,他有一种解法,通过交流,每个人就有三种解法了,要学会取长补短。
  师:我用12个字总结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善于倾听,彼此欣赏,共同发展”(师板书)。
  反思:
  好一句“善于倾听,彼此欣赏,共同发展”,这不正是新理念环境下数学课堂所追求的吗?让我们来剖析这一教学片断,看执教者是如何落实这一理念的。
  一、营造倾听的氛围——注重倾听能力的培养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现代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协作、共事,是否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还关系到能否与他人建立起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课堂上培养。上述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倾听的氛围,注重倾听能力的培养。
  1 提出要求。倾听时要做到“四能”,这为学生指明了倾听的目标。
  2 言传身教。学生汇报时,教师认真板书;学生说想法时,教师走到发言者的身旁侧身倾听,并对发言者说“你说的我听懂了,你说的很好……”,为学生树立了倾听的榜样。
  3 适时点化。当生从生的解法中得到启发后,教师及时捕捉住这一信息,让生:说说是怎么做的。当生2说出想法后,教师适时点化:“生2同学在倾听的过程中,能融入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学习方法非常好。课堂是取长补短的地方,希望同学们能互相学习,彼此欣赏。”教师的适时点化,为下面学生的精彩表现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4 落实到位。教师深深知道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常以“你听懂他讲什么了吗?你来说说”等问题来落实学生的倾听情况。
  5 反思感悟。“这么多种解法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悟?”从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悟中发现,他们已然体验到善于倾听的重要性。
  二、搭建欣赏的平台——注重人文关怀的培养
  欣赏是对对方最高层次的肯定。倾注了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文关怀。在欣赏的过程中,时话各方实现了精神的相遇、相通。案例中,教师除了践行倾听能力的培养外,还为学生搭建欣赏的平台。如:“能列式,但想法说不清的可以请同学们帮忙;评价他人时,要先指出其对在哪里,哪怕是一丁点儿合理的成分,再指出不足;从他人的解法中得到启发,要懂得感谢,该送出自己的掌声时,要大方地送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平台,生生互动中才会出现具有人文关怀的对话及发自内心送出的掌声。的确,诚如爱默生所言:“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彼此欣赏是一种互动的行为,欣赏者必须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助人之爱,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吗?
  总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在倾听中让学生学会彼此欣赏,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惟有将理念化为行动,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中,理念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们的课堂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精彩!走在一线的同行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走出一条健康之路。
其他文献
既有冲突和对抗,但更多是合作与交流,才能反映中美关系的真实面貌  应何迪之邀,给中英文双语的《中美关系200年》画册作序,王缉思前前后后花了好几个月时间。  这算得上是王缉思耗时最长的一篇序言。他写完中文版后,没有找人将序言翻译成英文,而是自己又用英文写了一版。他担心,有些话如果直接翻译,在意思的表达上会有出入。  博源基金会总干事何迪是画册的两位主编之一,另一位是历史影像学者徐家宁。北京大学国际
你大概体会不到左撇子面對着怎样一个世界,如果你习惯用右手的话。  参加过学校的军训吧?左撇子的我在操练中受尽了教官的训斥——因为下意识使然操练中我永远无法出对脚!射击训练就更苦不堪言。为右手设计的步枪,如果用左眼瞄准、左手扣扳机,想想从右侧跳弹的弹壳会怎样?  我用左手写字,笔杆上印的字,对我而言永远是倒的。在阶梯教室上课,椅子上的桌板都在右边,别人舒舒服服听课的时候,左撇子的我不得不扭着身子记笔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概念,如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量与计量的概念、空间图形的概念、方程的概念等。其中,空间图形的概念多数是通过对给出的大量的具体模型和实例的分析、综合,归纳出它们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抽象概括而形成的。  空间图形概念的引出,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概念引出得当,就可以紧紧地围绕课题,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为学生顺利地掌握这个概念起到奠基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我的表妹三岁了,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头疼妹”。说她是“头疼妹”,不是她自己有头疼问题,而是她经常让别人头疼。  人们常说活泼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可我表妹已经不能用活泼形容了,是太不安分了。早在表妹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她就喜欢让人带着她到处玩。你若是陪着她玩,就得奉陪到底,直到她玩不动为止,结果就是把你累够呛;你若是不陪她玩,她就会又哭又闹——明明一件不痛不痒的事情,她却可以折腾大半天,你就算没被她吵死
案例背景:  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起点,也是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面积计算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出现了两类问题:一类是教师以电脑替代学生思考。有的教师用课件显示放大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缩小的1平方米正方形,让学生观察单位面积,这样不利于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体验中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我在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从建构主义学习观出发,在课堂上展开了情境体验、操作体验、欣赏体验、识别体验等一系列有序的学习活动,通过体验活动实现意义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一、情境体验——让愉悦与真实充
伊恩·布鲁玛  美国由新教徒创立,美国精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是新教徒。但自从1776年美国建立以来,最异乎寻常的局面发生了:最高法院8名现任大法官中有5位天主教徒,而且很快可能会变成6个。唯一一位新教大法官戈萨奇也是被作为天主教徒抚养的。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是天主教徒,司法部长威廉·巴尔也是。而可能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的拜登同样信奉天主教。  这么多天主教徒身居高位又该如何解释呢?至少可以认为,
黑死病橫行欧洲时,许多医生身穿泡过蜡的亚麻或帆布衫,头顶戴着黑帽,戴上可过滤空气、状如鸟嘴般的面具,眼睛由透明的玻璃护着,手着白手套,持一木棍,用来掀开病患的被单或衣物、或指挥病人如何疗病,他们认为这样的装备可以保护自己免于感染。  进入14世纪,欧洲社会迈入中世纪后期的门槛。随着小冰河期的到来,气温下降,植物生长季节变短,粮食产量受到影响。1315年~1317年的大饥荒动摇了欧洲的土地制度,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