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不同时尚元素 探求家居设计如何创新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具是人类文明发展进化过程中,人类生活实践活动的产物,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断发展,家具不再是一种为谋求生存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而是上升为集文化艺术生活及情趣为一体的大众艺术,是一种为大众所接纳所必须的一种生活艺术。家具的发展过程有其明显的阶段性,即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国度、不同的时代文化产生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家居艺术风格。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秦汉、魏晋、明清、罗马时期、雅典、文艺复兴,中世纪,近现代都体现出不同时代艺术风格。所不同时期家居艺术都会有不同的属于那个时代的时尚元素,设计师应紧抓时代时尚元素承袭其他时代优秀时尚元素,改革创新。
  关键词:家居设计;时尚元素;时代风潮;艺术创新
  一、不同时代时尚元素在家具造型上的不同表现
  家居设计不单单是家具和设计相结合,而是家具,设计,纯艺术,工业技术,人文等多种元素相结合的产物,家居设计与纯造型艺术的界限在一点点的模糊,渐渐融为一体。同时家具设计也受经济政治、社会生产力等时代因素所影响。中国古典家具造型普遍以威严大气为主,给人以人的尊严。以结构精巧,雕刻精美繁复,整体感觉清新秀丽,含蓄内敛,又不失庄严大气为特点。符合了中国古代人们崇尚皇权,含蓄内敛,追求含蓄委婉,文士风流的时代风潮。而中国家具所特有的榫卯结构则体现了当时社会生产水平和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之后的新是中国古典家具则继承了明清家具风格引进了西方新工艺新思想,更关注以人为本,打破原有传统造型过于呆板厚重的形式,加入了一些更为时尚的现代元素,造型更为灵动活泼,线条变化更为丰富团更加灵秀。西方家具以哥特式家具为例,哥特式家具也可以称它为斯堪的纳维亚式家具,兴起于12世纪风靡于14世纪,以封闭成箱的底座,座面带有铰链,垂直的线条等为特点,塑造高大威儀,雄伟气派的造型特点。这个时期人们崇尚宗教,家具雕刻也多以宗教题材为主。近现代西方家具以北欧风格家居为例,北欧家具承袭哥特式家具的实用主义和线条感,又融合了包豪斯简约自然,服务大众的设计理念,造型表现上更加简洁自然。无论中西方家居设计,近现代皆是继承古时实用主义理念,结合新时代以人为本的时代风潮,在造型上都以简约为主,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二、不同时代时尚元素在家居色彩上的不同表现
  家居色彩设计是一门学问。家居色彩紧跟时代审美时代风潮。中国古典家具色彩多以深色为主,深色中又更偏爱红木家具的颜色,以及黄花梨木本身所带的像鬼脸一样的木质纹理,都为当时崇尚含蓄,病态,文士风流的社会风潮所喜爱,发展到明清,在家居色彩上加如了彩绘镶嵌等技法,家具色彩不再单一。当然,家局色彩的选择也受当时时代发展水平所限。所以。新式中国古典家具在色彩的创新更为突出,颜色相对更加丰富,变化更加多样,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使家具纹理更为清晰,对称,整体颜色更为统一。哥特式家具受当时时代风潮所影响,家居色彩偏暗色调,以五金制品颜色为点缀,但家具色彩还比较单一,一切家具都保留其材质原有纹理。发展到后期形成欧式田园风格,采用纯手工雕刻,大胆地采用家具洗白处理,进行大胆配色,在家具配色上进行大胆的革新。发展到近现代北欧风格,形成了简洁简约,以纯色为主的简约风格。纵观现代家具色彩搭配,皆以简约,大方为主调。加
  三、以不同的时尚流行色彩以及有趣,人性化的小装饰也是非常必要地
  不同时代时尚元素在家具材质上的不同表现。不同的材质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材质功能用途舒适度等也都各不相同,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不同,人们的认知程度不同,诉求也不同。中国古典家具以红木家具为经典,而红木家具也分不同种类,其中,乌木以色泽乌黑发亮,不腐不朽不易侵蚀且带有大小不同,趣味横生的裂纹著称,一般用于制作高等家居摆件,为达官贵人所喜;花梨木的木纹“鬼面者”的别称,因其木纹酷似鬼脸,变化多端,被崇尚风流不羁,病态美的文人骚客所喜爱,其材色均匀,质感细腻,色泽柔和,程雨线状的纹理,较轻的质地用做家具、串珠都很适宜;紫檀木木质坚硬,呈赤色或紫黑色,入水即沉,适宜雕刻。紫檀木制作的物品打磨后无需漆油自身表面即可呈光滑如缎的色泽。紫檀木纹纤细呈丝状带有不规则的蟹爪纹,似是岁月的沉淀,诉说着光阴的故事,那份厚重,沉淀感伟大多人所喜爱,是红木家具的上品,但因造价昂贵,工艺繁杂,虽为大多人所喜,却不为大多数人所用。新中式古典家具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对木材进行处理,是木材质感更细腻,木纹更清晰,采用更环保,更物美价廉的新材质如,榆木、楸木等。哥特式家具也多以木材为主,但多以胡桃木,金高松木等软木,近现代北欧风格家居在材质创新上更为大胆一些,石材,玻璃,铁艺,棉麻等等都可以作为家具设计材料,用起来也更为舒适。材质肌理的不同,线条的粗细,分布密度的不同,材质本身色泽的不同都会给人以不同的直观感受,或庄重或活泼,或清新或典雅,或华美或简约各不相同。设计师应多多了解不同材质的特性,做出符合自己产品的家居设计。
  四、总结
  设计师应紧抓时代风潮,了解时尚元素,了解消费者需求,充分利用不同材质,进行大胆的色彩搭配,通过组合和对比等手法设计出符合时代风潮的家具艺术设计,从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大胆创新。
  作者简介:刘禹彤(1995—),女,汉族,辽宁鞍山人,主要研究方向:家居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数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科目,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它包含的概念、定理以及公式不胜枚举,是一个逻辑性强且联系紧密的完整体系。所以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如何让学生能有效性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这是个值得广大教师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探究  初中数学的教学展开,需要教师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思路和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不断优化教学手段,输出优质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的总目的之一是“能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为了体现上述教学理念,改变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使语文课堂和谐、高效,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了有效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实际教学经验的总结,认为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中专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工作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自主意识欠缺以及实训教学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针对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大语文教学观念的树立,并对信息技术进行巧妙应用,促进综合性学习空间的开放,提升语文和实践社会生活之间的关联;在信息技术灵活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注重综合性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才能更好地确保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得到不断地丰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学习与探索,促进信息资源和学习资源分享的同时,将语文学习世界得到有效的拓展;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要做到科学合理,才能给语文综合性学习的
摘 要:在我国教学体制改革大背景之下,古诗词审美教学也迎来新的挑战,古诗词审美教学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据此,本文简单阐释中学古诗词教学审美教学的困境和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育;审美教育  古诗词教学可以使人得到情操的陶冶以及心灵的慰藉。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使人烦躁的心情得到缓解,也可以使人紧张
摘 要: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技术的新型金融产业,在我国呈现出了非常迅猛的发展态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范围,推动了金融服务的普及,同时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进行了介绍,然后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对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便于学生沟通,有利于促优提差、互相启发,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的发展,对于知识的多方面的理解等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学;合作课堂;分组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数学学科是一门与生活实践紧密结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主要的动力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儿童视角”出发,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来营造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关注。使学生从传统的单一、枯燥的课堂中解放出来,通过营造兴趣点和关注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儿童视角;课堂教学;教学  一、挖掘课堂兴趣点和关注点  在大力提倡生本课堂,学本课堂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的文本解读,要
Cationic modifying agent ( PECH- amine) with lower molecular weight and containing less nitrogen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water-soluble cationic modi
摘 要: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是我国经典的文化精粹,既寄情山水,又感悟人生。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到“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人生的大起大落与社会的动荡变迁都在平仄的韵律中归于平静;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个大智慧都是从实践而来……而诵读古诗文是对学生学习古诗文最原始的方法之一,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意境,又可以让学生领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