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研究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应试教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素质教育的理念得到关注和推广,心理健康成为各门学科有效开展进行的基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学,有利于新的教育改革要求,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效能、促进教学全面有序地开展。本文是笔者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研究之初探。
  【关键词】  心理健康;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更加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集中体现在公式、定理、方程、推理活动中,往往看上去冷冰冰缺少“人情味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可以潜移默化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提高主观能动性,对学科教学的创新及学生的健康心理都有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本文就心理健康如何渗透进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做出了实践研究及分析。
  一、小学数学课堂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就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现状来看,低年级的教学根据儿童的认识发展规律多半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老师课堂上借助的教具、实物图形、卡通人物都比较多,课堂活动的组织也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竞赛、抢答、接长龙、拍手歌等游戏方式。在这个阶段儿童普遍没有太多心理焦虑的产生,他们愿意表达、思维活跃。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难度的加深,绝大部分课堂现状不再呈现低年级时的“虚假繁荣”。课堂氛围逐渐沉默,学生开始由于怕答错被同伴取笑而渐渐不愿表达。部分在初始学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尚未掌握的孩子,加上来自家庭和升学的压力,焦虑现象凸显。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学成为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校教育不仅要保证学生的对科学知识的汲取,更应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究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关系,力求关照儿童完整的健康心理
  小学阶段的孩子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展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逐渐开始对很多事情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缺乏社会交往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极其有限,当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容易产生很多不安和忧虑。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想要让学生“信其道”,首先要做到让学生“亲其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遇到部分正处于学习或家庭的关键转折期的孩子们,他们更希望受到教师的关注,但是有时候由于自己的成绩和表现会出现畏惧的心理,为转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选择“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用真诚的关爱打动孩子,达到“亦师亦友”的状态,及时调整学生不良心理状态,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二)课堂模式的创新,力求适应儿童自身的心理建构
  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提出:“心情良好则思路开阔,思维敏捷; 情绪低落则思路堵塞,操作迟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各种契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有意识地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情境,为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提供勇于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机会,用信任的微笑、期盼的眼神、鼓励的话语去激励和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增强其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
  (三)生活实践的增加,力求丰富儿童的积极情感体验
  儿童的智慧生长在手指尖上,同样,情感的体验也应该源于生活经验。在课程设计时,老师应该考虑到数学学习的实际价值和较强的实践性、可参与性。能让学生“做”的数学就尽量让学生实际去“做”。比如:折纸类的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折分数”等;操作类的 “美化我们的校园”“认识方向”(利用方向卡识别校园内的空间方位)“制作学具”;实验类的:“球的反弹高度”“怎样滚得远”(实验记录不同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动的距离)等。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设置提供了实际操作的空间,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而帮助他们奠定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
  (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并要在学科中进行
  新课改要求老师们摒弃一味的以成绩为侧重点的片面性评价,适时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你的见解很独到”“学会倾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听得真仔细”“胜败乃兵家常事”“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会给出更优质的答案”等话语。在激励他们时,又能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孩子必定不断进步、快乐地成长。
  (五)学校、家庭与社会有机结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小学阶段儿童的意志还比较薄弱,主动性、独立性和坚持性比较差,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家庭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都很深远,父母在日常交流中可以随时抓住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树立孩子健康的心理状态。一味地放纵、体罚、打骂等多种不良教育方式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此外学校可以通过创办家长学校活动请相关专家为家长们提供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心理健康知识,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冲突,促进学生心理的和谐发展。学校的教育者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随着社会的转变,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营造社会大环境,创设家庭小环境,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良好的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铁芳.现代德育的困境与德育向生活的回归[J].上海教育科研,2002(5)
  [2]朱正国.一个亮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广东教育,2004年04期
  [3]余煦梅.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M]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
  [4]徐丽华.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系统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A]..思维丛书(第二辑):让教学插上思维的翅膀[C].2012:7.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作者从建园、种植前的准备、栽植、土壤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架设防雹网、埋土、出土、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冀西北地区春光葡萄的露地栽培技术。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英语的学习也需要思维的支撑。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吸引学生学习,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教学的内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为英语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一、结合学生兴趣,创设导入情境  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也很短。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
“妈妈,我要迟到了,你开快一点儿!”眼看着奥数课上课时间快到了,我焦急地催促着妈妈。妈妈在我的催促下越开越快,仪表盘上的速度也在不停地增加,突然我听到“哧——”的一声
为探究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的Ledinegg不稳定性,利用计算机数控加工得到3种壁面的微细通道,分别是正弦波纹、三角形波纹与普通光滑微细通道。采用R141b为实验工质,在压力为4
该研究使用沸石-咪唑框架-8(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ZIF-8)多孔结构材料原位自封装皱褶假丝酵母源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CRL)制备固定化脂肪酶(CRL@ZIF-8
小猴老大、老二、老三一起到桃园摘桃。一会儿,老大摘了18个桃,老二摘了6个桃,老三摘了12个桃。这时猴妈妈走过来,要它们先回答四个问题,再分桃。要使老大和老二的桃一样多,
军队特勤疗养机构编制体制改革后,特勤疗养的组织结构、保障模式和保障任务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章通过对新体制下全军特勤文化疗养的调研,结合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的实践,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快速康复模式在高危妊娠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1日~2019年9月30日分娩的高危妊娠产妇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煤气化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化渣,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其综合利用势在必行。本文系统分析了煤气化渣不同密度组分的特性,明确了炭-灰分离是煤气化渣分质综合利用的前提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