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难点与优化措施分析

来源 :审计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wy1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来自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冲击,竞争日趋加剧。部分制造企业面临重组和整合的命运,就制造企业资产情况来看,其资产持续增长,营业收入却呈下滑趋势。因此,要突破困境,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经营目标,加强成本控制成为制造企业的必要之选。本文主要围绕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展开论述,基于成本管控的难点,分析成本控制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难点
  一、引言
  成本控制是企業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制造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可以拓展利润空间,降本增效,在减少无效支出的同时加大对增值环节的投入,如此可以促使利润最大化目标实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难点解析
  现如今,在多元化、分工细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竞争模式,如技术竞争、人才竞争、成本竞争等。随着市场的同质化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的技术优势逐渐弱化,人才优势也不再凸显,而这对制造企业提出了新的考验。因此,要推动企业长效发展,扩大市场规模,成本管控尤为关键。然而当前制造企业实施成本控制仍存在阻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一)成本管控主观能动性不强
  制造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更关注显性效益,对于成本管控的价值性则重视度不高。例如,企业管理层更倾向于新产品研发、市场销售额提升、生产效率提升等,而对于各环节的成本压降并未过多关注,只着眼于业务效益,而忽视成本效益。部分管理人员片面认为“开源”是关键,“节流”收效甚微,因此对于推动成本管控缺乏积极性,由此导致全员缺乏成本意识。
  (二)成本控制缺乏系统性
  制造企业要推动成本控制落地实施,不能仅仅停留在战略层面、管理层决策层面,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案和规划。结合当前情况来看,部分制造企业对于成本控制只停留在下指标,即实施限额管理,如要求产品单位成本下降多少、财务费用下降多少,而对于如何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如何合理压缩财务费用,却未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系统性、可操作性的成本控制方案,导致成本控制趋于表面化。
  (三)未建立完善的成本信息系统
  成本信息是成本分析的基础,是制造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当前,部分制造企业尚未引入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成本数据的筛选、收集、分析等主要依赖于事后归集和事后核算,而事后分析往往只能反映制造企业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存在的成本问题,如成本虚增等,即只能揭露现象,不能解决问题,无法起到事前成本控制的效果。此外,制造企业内部缺乏兼容性、共享性的成本信息系统,成本信息无法在各部门之间实现实时共享、传输,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成本分析滞后,无法有效指导决策。
  三、制造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有效对策
  (一)树立精益成本控制思维
  加强成本控制要从思想上转变传统的粗放型成本管理认知。制造企业要从纵向和横向层面拓展成本管控空间,在传统的成本管控思想导向下,企业将成本控制局限于生产环节,一味地通过压缩人工成本、降低材料成本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但这种成本控制方法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制造企业应将成本控制从单一生产环节向全价值链环节延伸,向外可以延伸至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向内可以延伸至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立足于全价值链环节挖掘成本潜力,可以在降低无效成本投入的同时发挥增值效应。
  (二)制订科学的成本控制规划
  制造企业应以战略规划为导向,预测成本信息,制订切实可行的成本规划。基于实现发展目标要求和利润达标要求,制造企业可以对当前的资源持有量情况、产品价格信息、成本结构等进行全方位分析,设定科学的目标成本,制订详细的成本管理方案。在设定目标成本时,制造企业要对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进行评估,以销售为导向,预测成本最高限额,再进一步将成本细化分解至产品的研发环节、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联动各部门共同降低成本消耗,以确保目标实现;与此同时,应重视将虚拟核算从生产环节向产品研发设计、市场销售等环节拓展延伸。在测算目标成本过程中,应基于“期望售价—目标利润”来计算,将销售单价、销售营收、生产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设计成本、净利润、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要素均纳入预测范畴。此外,制造企业应采取“全员成本管理法”,通过目标成本分解的方式,将成本控制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并与奖惩机制挂钩,以保障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三)注重产品设计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属于制造企业产品形成的起始环节,加强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对于实现成本管控目标尤为关键。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设计环节的成本难以量化,不能直接呈现在产品中,因此常被管理人员忽视。在新产品研发设计成本控制过程中,企业研发部门应在立项之前开展全面的市场调研分析,预测新产品推出后的市场响应度和接受度,预测市场销量,评估是否具有可行性,如若可行,则确定研发项目,制订项目研发设计方案。出于成本控制考量,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要考虑材料、工艺方法、工艺装备等要素,研发要实现的目标是在保障开发产品功能、性能、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通过降低材料成本(选择可替代材料)、优化工艺流程等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四)强化材料成本控制
  制造企业的材料成本控制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重视供应商选择,在筛选材料供应商过程中,企业要综合考虑原材料价格、质量、供应商资质、供货能力等内容,不能仅仅关注成本,而忽视质量,在多方考量的基础上择优择近选择;为避免企业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议价被动,可以选择多家供应商,建立供应商名录。为确保达到最佳采购效果,在采购议价抑或是采购合同签订过程中,可以由财务部门、质控部门、技术部门等共同参与,以增强价格压降的主动性,确保采购合同合法合规。第二,科学设置安全库存量,库存过多容易增加占用成本,库存过少则不利于研发、生产的持续性,因此制造企业应联动多部门,精准预测生产预算,推测产品销售量,分析采购周期,适时灵活地调整库存量。
  (五)加强生产成本控制
  制造企业加强生产成本控制应做好投料控制、工时控制。首先,设计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的生产流程,减少无效繁琐环节,可以以设计图为基础,分析生产工艺,准确评估生产消耗定额,并据此测算出合理的投料标准额,严格控制投料量。其次,设立生产监督岗,制造企业应在生产车间设立监督岗位,主要负责对生产材料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避免材料滥用,增加无效成本,车间监督人员要定期分析材料消耗情况,针对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最后,做好工时控制,通过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因此企业应定期组织专业的技能培训,提升员工设备操作熟练度;同时,车间负责人应做好人员配置工作,通过分析生产订单情况、生产设备持有情况,对车间员工的劳动定额设置、工时安排、出勤率等进行合理筹划,以提升生产水平。
  四、结语
  制造业是强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必须积极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现如今,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制造企业要实现转型发展,不仅要注重技术创新、业务拓展,还应加强成本控制,以合理的成本压降提升生产价值,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梁海霞.加工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优化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0):56-57.
  [2]张玉洁.浅析中小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财会,2020(3):50-52.
  [3]张秋扬.管理会计视角下制造企业产品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0(2):24-25.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猛,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遇,但相应地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与冲击。企业加强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有助于实现对成本的优化管理和控制,也有助于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首先阐释了新形势下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地位,其次论述了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的作用,最后
摘要:为了以更积极的状态参与市场竞争,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在新形势下,企业需要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对成本标准进行必要的规划和设计,要在科学分析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建立合理且完善的目标成本体系,合理控制和节约企业成本。本文先探讨了目标成本法的基本特点,然后对比传统成本方法与目标成本方法的差异,最后分析目标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企业;成本管理;目标成本法  
摘要:物资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料,是维系生产运营的基础要素,离开物质基础要素的存在,企业也就失去了生产、运营、发展的必要依托和必要条件。由是,如何对生产所需物资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使之成为生产运营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粮”,既是衡量一个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风向标,也同时在考验着这个企业在市场大潮中的续航里程问题。煤炭是我国传统能源,有着得天独厚的储藏优势,煤炭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中流砥柱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企业由以往的资本竞争逐步转型为管理竞争。企业为了保持自身的盈利水平,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收入,另一方面要控制内部成本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内耗。本文从电网企业的需求和实际出发,从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分析、优化全环节入手,形成一整套基于成本储备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以大幅改善预算管理工作绩效,实现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提质增效
摘要:本文探讨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义以及构建现状,并据此提出了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从而推动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信息化平台  当前,国家持续增加经费投入到科研事业中,颁布实施新的法律法规,对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涉及财务管理理念、会计核算模式、会计核算领域等。在新形势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迈向信息化方向是
在新时代的企业发展中,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有效促进企业人才的招聘和培养,这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不但能有效实现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同时还能
本文通过对入仓不同水分梯度稻谷在地下库准低温低氧富氮条件下储藏进行研究,测定在一个储藏周期内稻谷脂肪酸值的变化情况,以期为地下库储粮标准提供参考。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其中公立医院是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其固定资产是公立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医院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医疗服务水平,是保障医院开展医疗服务的基础。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具有种类多、使用周期长、难管理等特点,容易导致公立医院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存在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的价值难以发挥作用等问题,制约着公
摘要: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涉及立项、申报、评审、实施、反馈等多个环节,而各个环节的管理是否到位,与其内控体系建设息息相关。本文从内控五要素的角度对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专项资金;内控体系  一、引言  近年来,财政对高校的资金拨付大多以“项目”的方式进行核定,国家将财政资金专项化已成为一种新的国家财政管理模式,要求高校对专项资金进行单独核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国家、社会各界还是个人对于环保都有了更高的觉悟.各市政环卫企业的诞生正是为了维护城市的整洁面貌,保持城市良好的环境卫生.市政环卫工程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