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之思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wen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它以人们的肢体语言动作来传递人们的情绪,表达人们的感情。民族舞蹈里的动作来源,是民族族群成员对自身生活状态、传统习俗的再现,以族群客观生存环境为基础对生活进行加工提炼。中国民族民间舞在岁月长河中繁衍生息,曲折发展,但是毋庸置疑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民族民间舞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民族性缺失,审美情趣缺位以及脱离实际的创作,本文以民族民间舞的创作来源、民族性慎思上述问题。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民族性;审美自觉;臆想编创
  一、作为文化见证的民族民间舞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以其具有浓厚生活意味,不同韵味不同角度的表现从而深得大众喜爱,从影视剧作品,电视节目以及传统舞台上都能看到民族民间舞的身影。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也是活的文化见证。
  北方覆盖最广泛的民族民间舞——“秧歌”。秧歌多在春节正月十五进行巡游演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一种祈福性质的仪式。北方的秧歌大部分都以热情,狂放泼辣为特色;南方的秧歌就更为婉约,柔美。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民族民间舞遍地开花看似繁华的背后,可以看到民族民间舞的民族性的缺失,失去了自身的特色,民族情趣在作品解讀中的缺位。实则是民族民间舞的创作受到现代经济资本的影响和西方舞蹈审美价值观的介入,民族性的丧失乃至断层。
  (一)看似惊艳实则却是尴尬的“伪民间舞”。
  在众多舞蹈作品中不难发现一些另类之作,如舞蹈《羽化灵蛇》。表现了一条青蛇幻化成人形,来到人间变成一个妙龄女子的故事,编导试图用胶州秧歌来表现蛇的灵动,但是从观者角度来看胶州秧歌风格特性的不明确充满了许多审美盲点。胶州秧歌俗称“地秧歌”“跑秧歌”,当地称为“扭断腰”,基本体态是“三道弯”显示女性的柔美身姿,道具采用的是扇,配合身体的基本动律。而舞蹈作品“羽化灵蛇”,其标签是中国民族民间舞中的胶州秧歌,舞蹈的编导为了追求创新,选择了伞作为道具,但是在创新的同时抛弃了民族风格性和基本体态韵律感,标志性体态符号的缺失就容易误导观众,会产生“不伦不类”的感觉。试想当所有民族民间舞的动作、韵律、风格性,音乐、服装、配饰都不考究的话,这样的作品实则就是“文化毒药”,此类舞蹈并推进不了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反之却是引领民间舞走进了另一个歧途,模糊了大家对民族民间舞的认知,随之而来的是编导以臆想进行编创,民间舞将失去自身的特性。
  (二)“符合大众审美与大众预期”的民间舞蹈剧目作品
  舞蹈《奔腾》《红珊瑚》《一个扭秧歌》等,这些都是经典之作,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好的舞蹈作品之所以成为精品就在于编导是否在作品的创新方面尊重了本民族的文化以及舞蹈的风格性特性,和本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本族群的审美,以及观众的预期审美认知。创新是要在遵循大众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哗众取宠的作品并不能代表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精髓。全国舞蹈比赛中的获奖作品都会成为舞蹈编导创作的一个风向标。所以作为一个舞蹈编导从业者以及专家都要有着文化担当以及文化自觉。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是尊重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创作,以生活为基础加工提炼出的舞蹈动作才是有生活底蕴的,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作品《打蓝靛》表现了一群瑶族的姑娘们为了准备自己嫁衣的过程,这一系列舞蹈动作,让观众可以了解到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本民族传动文化的传承的作用,这样的作品保留了传统的生活习惯,用舞蹈的手段表现出了民族风格性,这样的作品是我们需要的作品,是植根于民间土壤中的舞蹈,脱离了民间也就失去了成长的养分。
  (三)编导以及文艺工作者的审美自觉
  在舞蹈作品中可以体现出编导的文化自觉以及审美自觉性,符合社会价值取向的作品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前进,而不是抹杀掉民族的符号与元素。我们深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民间舞的蹈编导应该找准本民族舞蹈元素中的内在点,深入到民间的采风,切身感受本民族的民族习性,饮食文化,图腾崇拜,服饰文化色彩,地域特征等,这样的切入点以及才是成功的一半,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对某种事物的观点或看法,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共通之处,这就需要编导有着异于常人敏锐的目光,以小见大抓准共性。好的作品就注定了它一定要建立在生活之上,找准民族的共通点,这样的作品才能呈现表达出内在哲理性以及普世价值观,不脱离观众,不曲高和寡,这才是检验文艺作品的唯一方法。
  三、结语
  对于舞蹈这类艺术作品,我们根据它们的某些特性或者值得注意的价值来区别于其它种类的艺术作品。民族民间舞的显性是属于哪个地区,服饰动作具有哪些民族特色,包含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性和精神状态,这是一个民族闪耀的光芒,也是精神栖息的家园。尽管文化发展需要现代化,但是更需要脚下坚实土地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韩萍,郭磊.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简圣宇.审美之思——当代语境下的艺术审美与批评[M].云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5.
其他文献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也叫《悲怆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体现了个人情感的主观性,音乐坦诚、浓厚、忧郁、感人至深。本文是我通过对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乐曲本身的了解之后,写的一些听后感想,希望对今后的研究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  一、作者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又译为柴科夫斯基,我们亲切的
期刊
(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1)  【摘要】:秦腔被称为中国戏剧的鼻祖,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坡地区。秦腔起源与西周时代,鼎盛于明清时期,表演风格朴实粗犷。秦腔有两种不同风格的曲调即“欢音”和“苦音”,欢音具有大调的性质,“苦音”更具有小调的色彩。秦腔戏曲中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他们各自有不同的风格和唱腔,诠释不同的角色,使得秦腔戏曲的表演更加立体丰富。  【关键词】:秦腔;曲
期刊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设计理论来源于设计师在实际探索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通过传承前人的经验和心得来获得更快的进步。因此,在真正开展艺术实践之前,要对设计学的相关知识有所掌握,这也是进行后续学习必小可少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在学习者心中构造出大体的理论框架,让学习者能够有迹可循。本文以视觉传达为例作为分析,分别概述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文化性、时代性以及民族性。通
期刊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自己身处的环境形成了全新的认识,视觉传达方面的设计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媒体具有独特的特点,在电影、电视和广告等多种媒体中获得了普遍的使用,对视觉传达方面的设计艺术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点,以及视觉传达方面的设计艺术的主要特点,其次探讨了新媒体的艺术对视觉传达方面的设计艺术所具有的
期刊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00)  【摘要】:元四家在中国历史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黄公望身为元四家之首,其代表作的《富春山居图》更是流芳百世,而这里面存在的美学观也是博大精深,而批评文艺现象、作家和作品的标准或者最高标准, 美学观点指衡量作家是否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作,及作品是否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较高的审美价值,通过这一系列的美学观剖析《富川山居图》中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键词】:《
期刊
(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摘要】:《小背篓》作为一首从1990年流传至今的经典,在创作方面必然是拥有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如何演唱才能够表现出歌曲的真实情感,怎样才能打动人心,是本文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其音乐创作背景、音乐表现手法、演唱者的艺术处理、声与情的结合等方面进行研究论述。旨在学习成功的演唱这首歌曲,体会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发扬和传播民族音乐。  【
期刊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本文选择中国美术院校第六届千里之行展览中湖北美院张薇《静》这一作品进行分析。通过和创作者的交流,结合对作品的理解,从形式分析出发,展开物性隐喻剖析,人物关系解读,精神状态梳理,论述对物质、精神、存在、关系的牵连,揭示作品所表现的疾病与社会观念的冲突,人在与疾病抗争中所展现出的价值。  【关键词】:装置;疾病;牵连;隐喻;生命  《静》这件作品中的情
期刊
(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3)  【摘要】: 艺术歌曲是一门外来艺术,其主要特征在于歌词大多采用文学性较强的诗词,并把诗词与音乐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和演唱者一起最大限度的去诠释歌曲中所创作的意境。二十世纪初,我国艺术歌曲是在欧洲艺术歌曲的影响下,结合了本民族的音乐传统和风格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艺术歌曲的特征也具体地体现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
期刊
(天津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天津 300457)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对于项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一种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本文对清水混凝土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装饰元素;室内设计;应用  前言:清水混凝土是混凝材料中重
期刊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天津 300387)  【摘要】:本农庄总体设计以营造中国古典园林为出发点,各个部分通过合理的交通路线有序的串联起来,最大限度做到以满足游客需要为宗旨,使该农庄集休闲、观光、赏景、交流娱乐于一体,体现出该景区多元化、生态化等特点,是娱乐和休闲兼备的综合性场所,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周围环境好,生态环境与自然条件优越。该农庄包含赏景,广场休闲,滨水活动,健身娱乐、居住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