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织体作为音乐作品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它可以丰富、补充、烘托、渲染该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又可以弥补作品中旋律、和弦本身所表达不出来的情感。通过音乐织体表达的喜、怒、哀、乐,也可以想象到有关作品的一些画面,音乐织体丰富了人的头脑,增强乐曲的丰富性。
【关键词】织体;古典集训钢琴伴奏;纵线性思维
通过分析织体在古典集训钢琴伴奏中的运用,深入的了解织体对于古典集训钢琴伴奏的引导、丰富、衬托、深化等的重要性。
一、织体的定义与分类
(一)织体的定义
“织体”这一词,最早是一种源于 “Factura”拉丁文的外来语,在音乐中表示“声部的结构”,指的是在多声部乐曲中,旋律的技巧、规律和方法的搭配组织。
(二)织体的分类
古典集训钢琴伴奏中多用于纵向织体伴奏音型,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形式有三种:坚定有力的柱式和弦、抒情流畅的分解和弦与欢快跳跃的半分解和弦。
二、织体在古典集训钢琴伴奏中的类型
古典集训舞蹈在平时的上课中会通过钢琴演奏课本中的伴奏谱来做相应的舞蹈动作,不同的伴奏音型对具体的舞蹈动作进行演绎。
(一)坚定有力的柱式和弦
古典集训钢琴伴奏中所有的和弦音符同时发生,常用2/4或3/4拍子的音乐。在钢琴上弹奏出来的效果给人以坚定有力的感觉,例如:压腿、中跳、大跳,大踢腿等,伴奏谱中伴奏织体运用的是柱式和弦,共同点就是要弹奏出有力量感。
(二)抒情流畅的分解和弦
古典集训钢琴伴奏中以和弦的分解形式出现的一种伴奏音型。音乐常用3/4、4/4拍,给人以抒情流畅的感觉。例如:下蹲、擦地等,这些基本动作的音乐伴奏织体都是以分解和弦为主,要注意各音之间的连续不间断,这样才能突出其流畅优美的特征。
(三)欢快跳跃的半分解和弦
一种和弦的低音和另外几个和弦音交替出现的形式。特点为欢快跳跃,音乐常用2/4或4/4拍。例如:小跳、小踢腿等运用的就是明朗活泼并富有弹性的半分解和弦织体结构。手腕的力度、指尖与键盘的快速接触和音的间断性与跳跃性为特点。
三、织体在古典集训钢琴伴奏中的应用
(一)织体多是以横线性思维为主
以横线性织体思维为主,也就是说以单声部织体结构为主。在这类古典集训中,织体与乐律之间是彼此重叠的,而织体只是主旋律横向、水平的展开,同时还有多声部织体,这里多指的是复调音乐。
(二)综合采用纵线性织体思维
纵线性织体思维是指强调主调音乐的运用。不同的多声部音乐主要体现在音乐的旋律是基于纵向思维、主旋律的音乐表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之中。同时用和声的力度、色调与和弦模式的反复转变所组成的音乐织体构造。而这个织体结构主要是通过陪衬、丰富主旋律从而达到表现音乐艺术的目的。只有将横线性织体思维与纵线性织体思维相互结合起来并得到充分的运用,古典集训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论
在古典集训钢琴伴奏中,织体的引导性、主导性、丰富性、多变性以及混合性的综合使用,了解到织体对于古典集训钢琴伴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织体就是连接古典集训内部结构之间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只有通过丰富的织体结构才能表达出相应的古典集训的内容与情感。
参考文献
[1] 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131-135,221-225
[2] 刘聪,韩冬.钢琴即兴伴奏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7-8
[3] 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139
[4] 高为杰,陈丹.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2,48,71
[5] 于苏贤.复调音乐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3-7,27
[6] 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69-72
[7] 孟广城.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倩(1985—),女,陕西咸阳,本科,咸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
【关键词】织体;古典集训钢琴伴奏;纵线性思维
通过分析织体在古典集训钢琴伴奏中的运用,深入的了解织体对于古典集训钢琴伴奏的引导、丰富、衬托、深化等的重要性。
一、织体的定义与分类
(一)织体的定义
“织体”这一词,最早是一种源于 “Factura”拉丁文的外来语,在音乐中表示“声部的结构”,指的是在多声部乐曲中,旋律的技巧、规律和方法的搭配组织。
(二)织体的分类
古典集训钢琴伴奏中多用于纵向织体伴奏音型,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形式有三种:坚定有力的柱式和弦、抒情流畅的分解和弦与欢快跳跃的半分解和弦。
二、织体在古典集训钢琴伴奏中的类型
古典集训舞蹈在平时的上课中会通过钢琴演奏课本中的伴奏谱来做相应的舞蹈动作,不同的伴奏音型对具体的舞蹈动作进行演绎。
(一)坚定有力的柱式和弦
古典集训钢琴伴奏中所有的和弦音符同时发生,常用2/4或3/4拍子的音乐。在钢琴上弹奏出来的效果给人以坚定有力的感觉,例如:压腿、中跳、大跳,大踢腿等,伴奏谱中伴奏织体运用的是柱式和弦,共同点就是要弹奏出有力量感。
(二)抒情流畅的分解和弦
古典集训钢琴伴奏中以和弦的分解形式出现的一种伴奏音型。音乐常用3/4、4/4拍,给人以抒情流畅的感觉。例如:下蹲、擦地等,这些基本动作的音乐伴奏织体都是以分解和弦为主,要注意各音之间的连续不间断,这样才能突出其流畅优美的特征。
(三)欢快跳跃的半分解和弦
一种和弦的低音和另外几个和弦音交替出现的形式。特点为欢快跳跃,音乐常用2/4或4/4拍。例如:小跳、小踢腿等运用的就是明朗活泼并富有弹性的半分解和弦织体结构。手腕的力度、指尖与键盘的快速接触和音的间断性与跳跃性为特点。
三、织体在古典集训钢琴伴奏中的应用
(一)织体多是以横线性思维为主
以横线性织体思维为主,也就是说以单声部织体结构为主。在这类古典集训中,织体与乐律之间是彼此重叠的,而织体只是主旋律横向、水平的展开,同时还有多声部织体,这里多指的是复调音乐。
(二)综合采用纵线性织体思维
纵线性织体思维是指强调主调音乐的运用。不同的多声部音乐主要体现在音乐的旋律是基于纵向思维、主旋律的音乐表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之中。同时用和声的力度、色调与和弦模式的反复转变所组成的音乐织体构造。而这个织体结构主要是通过陪衬、丰富主旋律从而达到表现音乐艺术的目的。只有将横线性织体思维与纵线性织体思维相互结合起来并得到充分的运用,古典集训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论
在古典集训钢琴伴奏中,织体的引导性、主导性、丰富性、多变性以及混合性的综合使用,了解到织体对于古典集训钢琴伴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织体就是连接古典集训内部结构之间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只有通过丰富的织体结构才能表达出相应的古典集训的内容与情感。
参考文献
[1] 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131-135,221-225
[2] 刘聪,韩冬.钢琴即兴伴奏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7-8
[3] 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139
[4] 高为杰,陈丹.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2,48,71
[5] 于苏贤.复调音乐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3-7,27
[6] 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69-72
[7] 孟广城.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倩(1985—),女,陕西咸阳,本科,咸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