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名心理老师,我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参加了心理学方面的培训,为了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我把学到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巧用心理剧“对话技术”解决学生冲突,有效沟通,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焦点解决 正性强化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积极的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剧技术;关系建立;正性强化;教育
  一、 巧用心理剧“对话技术”解决学生冲突
  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中,难免会有冲突,人都有自我保护意识,常常不说对自己不利的内容,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时,首先苦恼的就是弄清事实,很多时候绞尽脑汁,也很难从学生口中把事情问出来,巧用心理剧对话技术,就可以完整地了解到事件的经过。
  一次,三年级小浩同学说小宇打了自己的眼睛。哭的特别伤心,还说自己看不见了。问他原因,他说他看见小宇折纸玩儿,他去制止,所以挨了打。我把他们周围的四名同学叫到一起,用心理剧的对话技术,让他们把事件用倒叙的方法重演一下。我一个情节一个情节地追问,他们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演给我看。整个事件清楚地展示在我面前,原来,小宇玩折纸,纸掉在了地上,小浩告诉他把纸捡起来,说要讲卫生,小宇没有及时捡起地上的纸,小浩捡起地上的纸,把纸撕了,放在小宇桌上,小雨就打了小浩。经过对话和事件重演,我让同学们分析,讨论,两个学生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如果不用“对话技术”重演事件,就很难收集到事件的完整经过。着急处理,不容易弄清事实真相,巧用“对话技术”让事件重演,低年级孩子在成人监督下回放这个过程,让同学们参与分析,讨论,他们自己就会认识到事情的对错,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 有效沟通,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那么,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呢?老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的益友。
  1、要达到有效沟通,教师要有专心致志的态度,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与学生的距离等,使学生能 从中体会到教师的关爱、赞许或是理解;教师不要随便打断学生的话语,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通过简单的提问 ,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学生顺利地与教师沟通。
  2、不要急于下结论,抓住机会有效地教育学生, 教师要抓住每一次谈话的机会,在谈话中,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善于抓住契机,有效地引导教育学生。当面临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正确分析,正确归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要用良言美语激发学生的进取之心,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能客观地评价自己,鼓励和鞭策他们不断进步。
  三、 焦点解决 正性强化促进步
  我经常使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把焦点放在探讨问题不发生的状况,我们都是在不断的犯错改错中成长起来的,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我多关注学生的优点,让学生把缺点转化为优点。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更关注学生缺点的部分,想尽各种方法去修正,而焦点解决则是从优点的部分扩展,一旦优点的部分扩大,缺点的部分就减少,学生就会朝着积极的好的方面去发展。依照焦点解决理论, 重心是放在如何扩大学生的优点的部分。为了达到目的,我采取积极关注学生的策略,对学生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也就是优点的部分予以积极关注,从而使学生拥有正向的价值观, 因为每个人都有着向上向善的的动力, 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他们可以生活得更好。
  我在工作中是这样运用焦点理论的。
  1、正向重构,聚焦解决而不是聚焦问题
  所谓的正向重构是指在面对学生问题的时候,教师找出问题中的正向意義。举个例子,学生说:“老师,我害怕数学考试,这次肯定考不好。”针对学生的这句话,我进行正向重构,我说:“你觉得数学考试取得好成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样的提问能引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学生思考过后能很容易发现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会按照相应的要求去做,只是在后期还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帮助。
  我还有这样正向重构的例子:小雪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平时由奶奶照看,她不讲卫生,她的人际关系非常不好,没有人喜欢她,甚至大家都不想和她坐在一起。我们把这个问题进行正向重构:(1)至少小美还愿意来学校。(2)至少小美有勇气面对同学的不友善。(3)虽然同学不喜欢她,不跟她玩,至少同学没有欺负她。(4)、在老师的指导下,小雪也想改变自己,并且付诸行动,正在改变着自己。正向重构时从负向中找到正向的内容,目的是唤起学生自身的资源,便于学生对自己进行优势管理和潜能开发,因为每个学生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2、寻找例外,发现小改变
  小萌,女,五年级学生。其主要问题是动不动和同学打架并咬同学。我想这很可能与家长对待他的方式有关,经过了解,爸爸习惯于遇到问题就以打骂对她。我婉转提出建议,提醒家长不要打骂孩子,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长记性”,一切照旧。我只能从改变学生入手。我发现小萌体育好,集体荣誉感强,后来我运用短期焦点解决的技术,先赞扬小萌 训练刻苦,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表现出色。相信她的付出会有好的回报。与小萌的沟通很通畅,提高了她对我接纳程度,为接下来的交流打下基础。我说:小萌,刚刚听到你为了改善爆脾气做了许多努力,这里我想特别了解一下,有没有哪个时候爸爸的脾气会好一些?(寻找例外:什么时候这个问题没有出现,发生?)小萌:这个学期开学第一个月,我表现还不错,没惹事,爸爸对我也挺好的。 我说:听你这么说,我很惊讶那个月的时间里你都做了些什么,居然可以让他脾气好起来。(这个问题没有更严重,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 小萌:好像也没做什么。只不过就是像平常一样,我放学就回家,然后认真做作业。噢,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或许就是那个时候我表现也还好,爸爸还带我和爷爷奶奶到北京玩过一次。我说:你的意思是爸爸没有骂你打你,还陪你玩的时候你表现会比较好,是这样吗?(这个问题没有更严重,你是怎么做到的?)小萌:对!是这么回事,我得改变自己了 …… 这种方式强调孩子就是解决问题的专家,老师更多的时候不是指导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而只是引导孩子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做对的事情上,这样做不去过多的讨论孩子出现偏差行为的原因,自然也就不用去指责家长,因而比较容易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能充分调动一切有益的资源,从而推动事情获得好的改变。随着孩子的转变,爸爸慢慢地也变了。运用例外提问时可结合鼓励和赞美, 利用学生的一个例外,让学生发现自己也有成功的体验,然后仔细询问例外,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远比讲大道理有用的多,也不会使学生产生逆反或抵抗情绪。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教育发展进程的飞速,不单单关心于小学生在学习方面才能训练培养的层面,更加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对于心里没有发育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其年龄尚小,对外界环境缺乏一定完善的判断力,思想也不成熟,很容易受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对他们自身会有威胁隐患。因此,在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教师应积极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工作,但要提高教育效果,必须实现家校合作,以形成合力,实现共育。本文主要阐
期刊
摘要:本研究将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分为激励性评价、启示性评价、批评性评价、简单评价、消极评价五类,采用课堂观察量表为工具深入小学课堂观察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结果表明:教师普遍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评价语言符合课型要求,部分评价语言具有简单性和笼统性,启示性评价和机智的批评性评价有待加强。据此现象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语言  新课程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期刊
摘要:《纲要》中指明“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是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必要方式。绘本阅读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符合儿童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在长期阅读中,能潛移默化地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当代教育倡导快乐教育,还给幼儿学习的权利的背景下,寓教于乐的理论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持续关注。  关键词:小班绘本教学;寓教
期刊
摘要:通过情景导入提问,让所有学生发表见解,主动寻找原因,唤醒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思维力。了解“你信息”和“我信息”的不同和特点,知道“我信息”在沟通表达中的重要性;让全体学生自主选择进行角色扮演。老师给学生创设问题探究平台,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获得有效沟通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沟通中的症结所在,发展更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你信息;我信息;沟通  【主题确定理论依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期刊
摘要:一个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小孩子——总是状况频出的“捣蛋鬼”,不断犯错且情绪失控的“小恶魔”,自从他来了我们班级里,班里就像一片平静的湖水被投进一颗小石子一样涟漪不断……身为他的班主任,看到孩子的无助与彷徨,最初的我,心疼却无可奈何。后来,通过不断地学习有关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知识,通过与孩子的家庭的密切沟通,我找到了孩子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基点,帮孩子找到了自信,找到了融入班级的恰当途径,擦亮了这
期刊
摘要:教育实践表明,小学生上学后长时间的不适应是导致学习成绩落后、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怎样使儿童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小学生学习的成败、品德的发展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笔者从成因分析,对如何解决一年级小学生心理适应问题进行了策略研究,并从教育、教学两方面具体阐述了学生各种行为意识、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一年级;心理适应;策略;习
期刊
摘要:目前成长起来的一代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父母和长辈过多的包办与娇惯,很多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上有严重的依赖心理。这是摆在家长和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因为有严重依赖心理的孩子已经很难适应学校的正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如:他们每天写完家庭作业,需要父母陪着写,同时还要父母逐题、逐字的检查;碰到学习上的困难或难题,就要叫父母和长辈帮助;他们第二天要用的学习用具,需要父母和长辈逐样的
期刊
摘要: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初中生的调查,了解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现状,并考察家庭教养方式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通过对7097名初中生的调查,得到如下结果:(1)亲社会行为呈现出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2)家庭教养方式会影响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权威型教养方式与亲社会行为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而独裁型和心理控制型家庭家养方式与亲社会关系呈负相关。  关键词:初中生;
期刊
摘要:儿童由于年龄偏小,缺乏防性侵的知识、意识和技能,家长和学校又疏于对孩子防性侵的安全教育,他们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实施性侵害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儿童性侵害案件发生的原因、现状和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未成年保护法三方面出发,提出了儿童防性侵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儿童;防性侵;教育;未成年保护法  近年来,一系列肆无忌惮的“性侵”未成年案件时有发生,并呈增加的趋势。据中国少年
期刊
摘要:教师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取得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素质之一,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掌握必须的教学策略、教学技能,还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使得自己的课堂始终处于积极、健康、高效的心理氛围中。本文从抓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会技巧,适当运用幽默术;重方法,学会换位思考三个方面阐述关于教师和学生课堂情绪互动调节的策略。  关键词:健康课堂情绪;学生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