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我眷恋的精神故乡

来源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1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到全国各地出差。每到一座自己未曾到过的城市,心里总不免产生“陌生”和“新鲜”两种奇特的感觉。
  对一座城市的新鲜感,通常来源于这座城市里市民口中难懂的乡音、独特的服饰、豪华的建筑、特色的饮食、繁华的街景、雍容的商场、著名的景点、罕见的古迹。但我对这些常人都很感兴趣的东西,并不“来电”。我只是对一种地方很感兴趣,那就是图书馆。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空,我总会去这城市里的图书馆逛逛。哪怕不借书,只是逛逛,都觉得很好,很舒服。那对我来说,似乎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虽然每座图书馆的建筑外观不尽相同,但里面的设施却大致相似,都是一排排书架,整齐地码放着一排排或新或旧的图书。最重要的是,在不同的图书馆,总是能看到同一个古人所留下的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图书馆,看到相同的作者,相同的书,难免会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这种感觉,足以使你忘却“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与寂寞。
  和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是在大学时代。那时,十九岁的我,独自一人来到南昌这座陌生的城市求学。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出远门,也是我有生以来去到过的最远的地方。刚入学之时,我和所有新生一样,由于人生地不熟而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幸好,当时有位室友在大学之前就在南昌上学,因此对南昌再熟悉不过。周末的时候,他骑着自行车带着我遍游大街小巷,逛图书市场、古玩市场等地方。有一次,他突然把我带到一个犹如世外桃源的大院子里头,里面坐落着一座很宏伟的大楼。我抬头一看是“江西省图书馆”。这是我这个农村娃第一次见识啥叫“图书馆”,也是我生平第一次走进这个神圣的地方。
  一进图书馆大厅,就看见正堂上龙飞凤舞地写着高尔基的那句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整个大厅安静肃穆,颇有某种“圣殿”的意境。往里走便是一间间藏书室,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各种或泛黄或崭新的书籍。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藏书,使我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也像一个穷光蛋,突然看见满地钞票似的,使我顿时兴奋得手舞足蹈,激動不已。
  自那以后,每个周末我均风雨无阻地来到这个图书馆复习功课,或借阅书刊。四年大学光阴,使我对这座图书馆产生了很深的感情。记得每次来这座图书馆,我都坐在北边最角落的那张桌子,除非此前已先被人占坐,不然绝不破例。这个位置光线较好,且安静。抬头就能看见墙上挂着一幅艳丽的红梅图。这幅图,恍若一次次提醒我: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寒门子弟,不刻苦勤学,何来光彩的未来?因此,我只要一坐在那里,就不好意思偷闲。
  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我的钱包皮夹里,一直随身携带着当年在那座图书馆办理的借书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一直带着它,或许是一种缅怀吧!缅怀它陪我在那里度过的四年光阴。带着它,就像带着一位能见证我往昔的老朋友。有它在身边,心里就觉得温暖、踏实。
  是的,图书馆是我朝圣的殿堂,也是我灵魂“受洗”的地方,它更是我眷恋的精神故乡。在这精神的故乡里,我愿意做个捉蜻蜓的孩子,快乐地捕捉智慧,捕捉每一个闪亮的精灵。
  【赏析】
  图书馆是“我”的良师益友,只要有它在身边,心里永远充溢着温暖与踏实;图书馆是“我”眷恋的精神故乡,只要身在书籍的海洋中,独在异乡也不再是异客;图书馆是“我”朝圣的殿堂,只要伫立在书籍的宫殿中,愚昧的灵魂便能得到洗礼。
  【写作方向】
  书籍的力量;阅读的快乐;精神故乡……
其他文献
廉颇、蔺相如的事迹广为流传,很有教育意义。京剧中有名的《将相和》,就是根据他们的故事改编而成的。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写《史记》时,设有《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合传的形式对二人的事迹进行了记述,像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等成语均出自或源自其中。廉颇、蔺相如生活的时代背景  廉颇、蔺相如生活在战国后期的赵国,疆域包括今天的陕西东北部、山西的中部和东部,以及河北的东南部
期刊
萧颖士是唐代名士,以过人的才华闻名于世。然而,据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载,萧颖士除了才华出众之外,还颇有节操与识见。可以说,他是一个高风亮节、有胆识、有抱负的人。  萧颖士的节操,体现在他敢于拒绝权贵方面。  萧颖士担任集贤殿校理时,当时的权相李林甫想召见他。李林甫权倾天下,别的官员恨不得想方设法巴结他,但萧颖士却很有风骨,他看不惯李林甫那一套,就拒绝了召见。李林甫因此非常生气。过了一段时间,李林
期刊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永州北郭有步曰铁炉步,余乘舟来,居九年,往来求其所以为铁炉者无有。问之人,曰:“盖尝有锻者居,其人去而炉毁者不知年矣,独有其号冒而存。”  余曰:“嘻,世固有事去名存而冒焉若是耶?”  步之人曰:“子何独怪是?今世有负其姓而立于天下者,曰:‘吾门大,他不我敌也。’问其位与德,曰:‘久矣其先也。’然而彼犹曰‘我大’,世亦曰‘某氏大’,其冒于号有以异于兹步者乎?向使有闻兹
期刊
政德,即为政之德,既指以德作为治国的原则,也指为官者应具有的德行。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天命靡常,惟德是亲”的认识,在政德教育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彳艮多宝贵的遗产。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铭文中有“正德”二字(“正”通“政”,“正德”即“政德”),这是“政德”一词最早的出现。此后,政德思想经由历代思想家、教育学、政治家的不断丰富,贯穿于学术研究、人生修养、治国实践等方方面面,嵌入了中国古代“修身、齐家
期刊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①。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②,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③,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史记·循吏列传》)注释:  ①晋文公:
期刊
南朝梁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批评专著(本刊2020年第2期“经典藏书”栏目已有专文介绍),它与同时代的《文心雕龙》堪称“双璧”。这部书以汉魏六朝的五言诗为评论对象,较为系统而又深入地評价了五言诗的作家和作品,其中体现出的诗学史观、诗歌发生论、诗歌美学和批评方法论等都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我们常言诗词,既然《诗品》是对诗歌理论的总结和评析,那么有没有专门评论词的专著呢?当然有,它就是
期刊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房、杜,即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辅佐唐太宗,成就了“贞观之治”,后世根据二人的从政特点——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而有“房谋杜断”的说法。姚、宋,即姚崇和宋璟,他们二人是唐玄宗时期的名相,“开元盛世”的出现,与二人所做的贡献密不可分。唐代诗人元稹在《连昌宫词》中就说道:“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一、“救时宰相”姚
期刊
初唐书法艺术的总体风格特征是瘦劲秀美,刚健凝重。从魏晋六朝二王书法的妍美流便,发展到险绝刻劲(如欧阳询),圆融遒逸(如虞世南),丰艳流畅(如褚遂良),结体遒丽(如薛稷),竞技争法,各有特色。产生这种现象,不能不受制于当时的文化环境,而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文化活动,也必须对原有的和现有的文化进行能动的选择。在唐初的历史背景下’儒的伦常礼教,道的淡泊无为,佛的兼得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神气,还有北朝敦实大度
期刊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②,乘六龙③,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④,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⑤,归江湖⑥,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⑦,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⑧,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⑨,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  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器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
期刊
位于浙江桐庐富春山麓的严子陵钓台  風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宋诗钞初集》)【赏析】  这是一首清新的小诗。题为“临平道中”,所写即“道中”所见。前二句,是近见;后二句,是远见。“猎猎”,既拟风声,又拟风中物态。此处应该侧重指小风中的蒲草一列列忽而正忽而斜的样子。试想,能将蒲草吹得发出声响的风,该是大风,而大风中的蒲草,便不会有“轻柔”之态,当然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