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积累:落地生根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oyo7908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充分发挥教学功能,铺好积累基石
  
  1.掌握词汇,规范语言。儿童最初的语言积累主要是口头语言的积累,其他方面的积累在日后学习中不断得以提高和加强。儿童学习语言的方法主要靠模仿习得。在学龄前,他们学习的语言是在和成人交往中实现的,学到的大多是口头语言。入学后,除了通过社交继续学习口头语言,更重要的是在语文课上通过阅读课文学习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相比较,书面语言更加规范,表达方法比较严谨,形式也更为精彩。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采取最佳手段,使学生把当堂学过的词语融入自己的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之中,这样才能扩大词汇量,丰富规范学生的语言。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许多“词串”教学,这些词串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同时也激活了学生无尽的想象。如第三册的“识字1”中安排了四组关于描写秋天词语的词串:金秋、烟波、水乡;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每一组词串都描绘出不同的画面。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读边识字,边读边记忆,边读边想象:“烟雾弥漫的金秋水乡;荷塘边随风摇摆的芦苇,荷塘里的老菱、藕及一个个莲蓬;夕阳西下归来的一叶叶扁舟;火红的枫叶,组成了迷人的秋景。”这四组词语反映了江南水乡秋天独有的景物。学生借助图画诵读不仅能使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而且能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形象地感知秋天水乡的美丽。小学许多课文都要求学生熟读成诵,这样既引导学生在正确的语言中感受生活中多彩的画面,又帮助学生掌握词汇规范语言。目前的人教版教材中,均安排一组组的“积累·运用”,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有背诵的要求。通过有目标的背诵积累,学生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比如,带有比喻的对偶句,生活中所见的情景对联,关于治学、立业的古诗名句,珍惜时间的谚语,贴近生活实际、跟历史典故有关的歇后语,描写大自然风光的词语,人们游览观赏大自然美景时的行为表现的词语,以及日出日落时自然景物的描写词组,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的名联等。通过体验这些富于想象的写法,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随之增强,也为日后的语文素养奠定了基础。
  2.制定目标,帮助学生逐步积累。语言积累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没有这个“表达的基础”就谈不上“提高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语言在语文实践中正确运用的不多,因此,有目的地采用一些手段,制定目标,帮助学生逐步积累已是当务之急。就一篇课文来说,所学到的词语、接触到的句式很多,教师应确定本课的积累目标,再教给积累方法。比如人教版教材第八册的《火烧云》一课,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变化的词语很多,要求学生理解、熟读后,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如,金灿灿、红通通、半紫半黄、半灰半白、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接着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颜色词,归纳其方法,再通过练习帮助学生从少到多、从课内到课外逐步积累。积累句子的方法也一样。教学中,教师应把目光放在发掘课文中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没有的或者不常出现的句式上,寻找出课文语言和学生语言的差异之处。通过教学,学生通过课文语言的学习,丰富了自己的语言,在练习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语言储备”。这个教学过程正是学生“语言积累、生活积累以及人生阅历积累”的整合,也是一种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3.形式多变,激发学生积累兴趣。利用课堂资源,变化形式让学生积累不同的话言,从而引领学生走进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语言积累活动中。如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摘录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排比句,在规定的时间内分类写好规定的句数,分目标进行,一周一个方向。也可以结合一些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如:快到新年了,该准备哪些祝福语送给同学、家长呢?要求用“一到十”的数字写成语或者写句子。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查资料、询问长辈、与同学交流等,然后把自己准备的“礼物”(写好的)进行“包装”(装饰图案)、展示、评选。当然,理解语言最常用的方法是反复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还可以复述课文,这是一种模仿性的运用语言的训练。
  
  二、拓展教育渠道,养成读书习惯
  
  1.不动笔墨不读书。扩展学生的阅读量,教师要充分发挥书本的作用,提出每篇文章学习都要积累词句的要求,以使学生养成在阅读中注意积累词句的良好习惯。我采用了“阅读三步曲”:默读圈圈点点——讨论交流朗读——书面摘录仿写。默读圈圈点点,就是让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文章中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的词句或好的段落。经常这样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读时自觉地吸取文章中有益的“语言营养”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对学生语言学习将会起到积极作用。讨论交流朗读,就是交流自己积累的语句或语段好在哪里。这是提高学生理解和判断能力的举措。相互交流会促进学生取长补短,之后由我带头朗读,既鼓励学生又促进学生将语言材料存入自己的语言仓库之中。书面摘录仿写,就是将圈点交流后的内容进行摘抄归类,给所录用的内容进行装饰,形成有个性的“好词佳句”的“成长记录袋”。同时,定期检查摘录或背诵的情况,评选“读书之星”,使学生提高兴趣,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2.挽起手臂,齐头并进。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互相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与各学科挽起手臂,走一条真正的教育通道。如,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积累词汇有两个途径:一种是“老字新意”,如“功”对绝大多数小学生来讲并不是一个太难的字,但它在物理学上的含义对小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同类的词还有“共振”“压强”等;另一种是“生字新词”,如“纳米”“克隆”等。这些字、词的积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增加了对科学上的认识,而且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加强了他们对科学的情感。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科学词汇谜语开展生动活泼的“每周一字”等活动。当然,各学科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如果我们能利用现有的学科资源,不仅能帮助学生在读书中加强词汇量的积累,而且能为学生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为探讨补气健脾类方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研究白术茯苓药对及其配伍补气、理气、除湿药对脾虚动物胃肠激素以及粘膜免疫和体液免疫以及网状内皮吞噬功能的影响,为研究类
语文教师虽不是专门的德育工作者,但语文学科应是德育最好的伙伴.在教学过程中,语文形式的学习必然和语文内容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使工具的掌握同思想的提高一致起来.语文教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特别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话题。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同学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其中原因虽然很多,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是捧给他们一杯杯醇香的“酒”,而是端给他们一碗碗索然无味的“水”。如果语文教师不能重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语言艺术美,那么学生就得不到这方面的感染、熏陶和享受。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
水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维持机体生命和正常的生理活动至关重要.机体的水合状态与水密切相关,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决定着机体的水合状态.水摄入不足或体内水分丢失过多,都可能
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探究,可以是宏观,也可以是微观;可以是横向,也可以是纵向;可以是单篇,也可以是多篇(单元);可以是字词,也可以是篇章等,将有比较探究意义的几篇文章或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进行求同求异分析。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比较探究法教学,对学生来讲,其实就是一个搜寻异同、寻求认知的过程。    一、从比较探究中发现问题    中学语文体裁多样,风格各异,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表面看来毫无共同之处的作品的共性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要改革作业批语,作业形式与内容,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语文作业中得到进步,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语文作业教学效率改革    中学语文作业量大,作业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在一种不情愿,在抱怨中完成作业现象屡见不鲜。作文
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只有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才能更好地施展才华。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贴切地诠释了语文作业的重要。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
一、案例与思考    在这学期刚开学的前几周,我们专业的几位同学去了一个中学参观并听了几节课,其中有节初一语文课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引发了我的思考。  在一节语文课的第一课时中,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当学生初读完课文后,教师问:“大家有没有没读通的地方?”先后有几个同学起来回答并读书,其中有一学生说:“老师!我这地方没读通。”接着这位老师就让这位学生开始朗读了。读完之后,老师发现他读得挺通顺,还表扬
摘要: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规环节,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催生高效的语文课堂。本文提出,教师提问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能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情趣的激发、学习能力形成的问题就是有效的问题,具体而言,应具有以问促思、以问激情、以问引问、以问导学四个特征。  关键词: 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特征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规环节,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效率
目的:观察神门、三阴交单穴与双穴配伍对失眠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差异,探索电针不同腧穴配伍对失眠模型大鼠LC-NE系统及PG-MT系统的调整作用。方法:将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