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进步与计划生育

来源 :人口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_Dru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所谓家庭进步就是人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富裕、文明、健康、幸福的现代家庭生活的不断追求和逐步实现。家庭进步的特征以及对计划生育的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家庭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逐步走向富裕。(2)家庭职能的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3)家庭生活方式逐步转变,对文化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4)家庭观念不断更新。(5)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家庭进步的各个方面都和计划生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进步是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条件,只有家庭的不断进步,才能使计划生育得到更好的实现,计划生育工作也只有与家庭的各个方面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家庭进步,才能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家庭利益,即群众
其他文献
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并非是8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在此之前,虽然总体上无显著异常,但在不同的家庭原有子女性别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无男孩结构的出生性别比明显高于有男孩的出生性别比,且超出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出生性别比范围。另外,在无男孩结构中出生性别比随孩次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的出生性别比的异常是和我国传统的文化习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且这种文化因素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我国的出生性别比。在这一影响消除以前,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上升将是生育率下降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阶段。
通过建立区域人口城市化水平动态模拟的一种多因子确定性模型,解析了初始城市化水平、城乡自然增长率差异、农村人口转化率对城市化过程的影响,导出了城市化水平动态平衡的充分条件;作为这一模型的应用尝试,并以农村人口转化率为控制参量,预测了我国各省未来60年的城市化水平变化。
以组群式城市淄博市为例,深入探讨了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客观分析了满负荷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性,定性与定量研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乡村劳动力所产生的排斥力。
本文利用1988年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对中国主要少数民族(壮族、回族、维吾尔族、彝族、苗族和满族)的生殖状况作一综合分析并与汉族加以对比。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地理气候、传统习俗及文化水平的不同造成了各民族生殖状况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虽低,但实际人口绝对数很大,1990年有7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超过500万,其中壮族人口已愈1000万。由于历史发展、宗教信仰、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差异,少数民族的发展不平衡。做好少数民族的生殖健康工作,对提高少数民
赫哲族妇女婚姻、生育自主权是赫哲族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对赫哲族主要集居地的详细调查数据,从文化程度与择偶方式、文化程度与初婚年龄、择偶方式与对目前婚姻的满意程度、赫哲族现有孩子的数量看妇女生育观的变化、文化程度与意愿孩子数、文化程度与现有孩子数、不同时期出生的赫哲族妇女的文化程度与生育孩子数、赫哲族妇女的生育决定权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较具体的研究,得出赫哲族妇女已基本上具有了婚姻自主权,对目前的婚姻是较满意的,但部分还存在着早婚、早育问题,在选择生育孩子的数量上与丈夫协商的占有很高的比例,能够得到
<正>背景 目前,“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这一论断在国际社会已有广泛的认同。但人们也发现,“发展”(development)这一概念似乎是过于多义化了,涉及的方面太多,以致于显得有点儿难以把握。事实上,在现今所有试图阐明人口问题本质的最新人口理论中,都不能令人满意地对“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这一论断展开充分的论证和诠释。在这个意义上,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提出或许应该认为是一件幸事,虽然对此环境学家和经济学家之间依然
由美国学者Lee,Tulj(?)parkar和Carter于1991年提出的随机人口预测(LTC)方法,既弥补了传统的“高一低”方案所无法回答发生某个状态的概率的缺点,又解决了经典的随机人口模型不能处理按龄生育、死亡率的随机性时变的困难。介绍了(LTC)方法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将其中时间序列模型扩展为时间—区域序列模型,解决了该方法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常见困难即死亡率时间序列数据不足的问题。同时利用中国死亡率数据进行(LTC)方法的建模和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依据丰富的考古发掘资料及史籍记载,从宏观上对远古至汉代的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略作剖析。该历史时期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广泛性和不平衡性:客观的自然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以及历代统治阶级所实行的政策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
人口统计中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是根据反映年龄结构的统计指标按规定标准将人口总体分为不同的类型。由于传统方法确定人口类型常出现划分上的矛盾,以及无法描述同类型差异的情况,这里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法。目前模糊综合评判法分为两类:单对象多指标多等级的评价和多对象多指标无等级的评价。通过对这两类方法的改进,兼容它们的优点,扬弃它们的缺点,既能描述等级程度和排序,又能一次性地实现多对象综合评价。
<正>70年代以来,我国在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4‰。降至1990年的21‰,平均每年少生2000万人左右。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差异悬殊,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很不平衡。在广大农村地区,避孕药具种类落后,型号、规格单一,严重地影响了避孕节育效果。此外,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依靠行政管理措施,离真正做到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还有一定的距离,其工作方法和服务质量有待改进。 为了探索如何在我国引